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以词的语法功能和词的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其中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包括句法标准、分布标准和语法意义标准三个方面.这本《现代汉语》教材的词类划分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把副词划入虚词一类,划分出状态词,把感叹词和拟声词归入特类.  相似文献   

2.
词类的辨认     
词类是词的最基本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类别。一类词有一类词的共同特性,不同的词类,在造句时起着不同的作用。正确地掌握每类词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用词造句规律,恰当地选词造句,避免和纠正因词性误用而造成的错误。例如: ①听到这个喜讯,大家非常兴趣. ②我们要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阻碍。③我们要为坚强革命团结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早在二十年代,黎锦熙就对现代汉语的词作了分类。他是仿照西方传统语法,从意义上来划分的,提出了影响后世几十年的“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词类划分原则。后来的语法著作在词类划分上一直未走出黎锦熙的路子。但汉语的特点是词类跟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这种词类划分原则与方法同汉语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五十年代,我国语法学界关于词类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目的是找出适合于汉语词类划分的方法和标准。结果否定了词无定类说,指出了在方法上不能单凭意义,提出了结构关系是最重要的分类标准。八十年代,朱德熙进一步阐述了划分词类的方法和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否定了意义。 在教学语法方面,五十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词类划分标准有两个方面:意义和语法特点。八十年代重拟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词类划分的标准没变,但强调了语法功能为主要标准,兼顾词汇意义。高校教学语法在理论上更新快,不断地吸收语法研究的新成果,词类划分以功能  相似文献   

4.
霍晶莹 《滁州学院学报》2006,8(4):76-78,107
划分词类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只能在确定了词的同一性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划分词类不能根据个体词在句子里所实现出来的语法性质给它分类。  相似文献   

5.
1 怎样认识词类划分标准词可以从语法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各个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特点,分为若干类。因此,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标准。所谓语法功能,就是一个词在短语或句子中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就是一个词同别的词组合的能力。例如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勇敢"等可以同表  相似文献   

6.
《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出版)在代词一章里谈到代词的语法特点时说:人称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只在书面上偶然有“生活在新社会里的我”、“受到表扬的他”这一类说法),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都“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刘世儒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的“词和词类”一章中说:代词“一般不常受定语修饰(但五四以后有了新发展,如‘英勇的他’)”。新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教材《语文基础知识》(第三册)在谈到代词的语法特点时也说:“代词一般不  相似文献   

7.
<正> 词类划分是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现代汉语的词跟西方语言的词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这就便得汉语的词类划分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部权威的全面标明词类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不得不令我国的教师、学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者以及外国朋友们感到遗憾和焦急.从1898年(马氏文通)起,广大的语言学者为解决汉语词类问题作出了许多贡献.1953至1955年我国语言学界开展了词类问题讨论,中华书店出版了《汉语的词类问题》.1988年在北京槐树岭召开的“第五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的主题就是词类问题,语文出版社出版了《语法研究和探索(五)》.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聆听了吕叔湘先生、朱德熙先生等前辈和时贤门的高论,深受教益.槐树岭会议以后的八年来,笔者又学习了新发表的有关词类的论著,现在把自己对于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思考写在下面,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里,人们根据词汇和语法两个范畴把词划分为不同的词类。绝大部分词语都只具有某一类词的特点,很容易归入某一类,但也有少数的词具有两类或多类词的特点。在语法上,我们称之为兼类。例如:  相似文献   

9.
语法里所说的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其分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也参考词的语汇意义。从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词有各类词的特点,类与类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从归类的角度看,绝大多数的词,都只具备某一类词的语法特点和功能,很容易归入某一类词。如  相似文献   

10.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在语法上的一些区别特征对它们进行的分类。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方法,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的结构规则。汉语和德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在词类划分上是既有差异又有共性。  相似文献   

11.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它是指本来属于某一类词,具有该词类的词性、语法功能,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进入某一个句子后)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词性、语法功能,词义也随之产生一些变化,而这个语言环境一旦消失,它又恢复原来的特点。这种现象,语法学家称为“词类  相似文献   

12.
1 怎样认识词类划分标准 词可以从语法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各个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特点,分为若干类。因此,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标准。所谓语法功能,就是一个词在短语或句子中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就是一个词同别的词组合的能力。例如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勇敢”等可以同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如“军队”、“战士”等组合,不同其它词如表示数目的“二、五”等,表示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词类研究是从《马氏文通》开始的。马建忠凭自己对语言的科学卓见为中国语法学引进了词类这一科学概念,确立了适合汉语特点的划分词类标准,首次为汉语的词分出了语法类别,建构出汉语词类系统,这一系统已为近百年来的语法研究所验证。马氏首创了结合句法来研究汉语词类的方法,对汉语各类词尤其虚词语法特点的揭示达到相当准确精细的程度,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实词虚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词类的分类以及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它还影响到词的组成和短语、句子的类型及其结构的分析。现代汉语词类体系的构建始自《马氏文通》,一百年来,汉语词类体系问题主要涉及划分词类的标准、层级、数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微席叶的汉语词类。根据其语法著作《汉语初级读本:发音、书写、语法、句法》和中各词类归类,重点分析了其词类划分的标准。我们认为微席叶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朱德熙先生(1991)在《词义和词类》一文中再次强调了"词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并举出两个例子来向大家说明"如果不考虑词的语法功能,只从对词义的模模糊糊的感觉出发划分词类,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其中有一例是"出品".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这门课程中,语法学习是一个难点。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学习汉语的经验主要谈一谈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划分的标准及其运用,以供考生参考。划分词类仅从意义上分辨是远远不够的,通常大多数人认为它们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能力上来判断分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亦是如此。这三种词的划分看似简单,因为它们都是实词,并且有实在意义。但实际上也有许多词看似名词又好像是动词,很难判断到底要把它们归在哪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日常交际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类,因此掌握这…  相似文献   

18.
胡岸 《考试周刊》2012,(20):106-107
シダイ这个词,根据其前后所接续词、词的形态的不同,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词性即品词分类也不同。在各类词典中,将シダイ一词归类为名词、接尾词、副词、接续助词等。而国内语法书中大多将其纳入形式名词中。シダイ这个词,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词类划分?由于接头词和接尾词属于词的构成要素,即造语,不具有语法功能,不属于品词分类。综合不同的语法学说,根据シダイ的词形、词义和语法功能,可以断定其只属于名词一类。  相似文献   

19.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划分的。划分词类有三个标准-句法、形态、意义。其中句法标准应是最重要的标准。汉语中的部分词类有形态上的标志,是次要标准。意义在词类划分中能起一定作用,可当划分词类的参考标准。划分出的同类的词必须有共同的语法特征,异类的词必须有互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划分的。划分词类有三个标准──句法、形态、意义。其中句法标准应是最重要的标准。汉语中的部分词类有形态上的标志,是次要标准。意义在词类划分中能起一定作用,可当作划分词类的参考标准。划分出的同类的词必须有共同的语法特征,异类的词必须有互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