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父母来说,每天叫孩子起床上学是件麻烦事。孩子总是磨磨蹭蹭,让大人着急。怎样让孩子养成自觉起床的好习惯呢?以下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感恩教育,从感谢孩子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宝的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照理说受到潜移默化的孩子也应该自然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其实不然,“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很需要。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1.感谢我们的孩子,是培养孩子感恩心的起点看到“感谢我们的孩子”,也许有人会问:我生他养他,为他付出了这么多,还要感谢他?是呀,不妨回想一下,让我们这一生感到最富足的是什么?是拥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我经常告诉孩子:“你让妈妈做了一回妈妈,这种感觉真好,太谢谢你了!”是呀,生养过孩子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才会更加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孝顺父母;才会…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4.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国家负责。有些家庭里,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上学要经过一场“混战”。为此,许多年轻妈妈问:早上,孩子不肯起床怎么办?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他自己的事,妈妈爸爸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学生就应该按时起床、准时上学,根本不能迟到。遇上刮风或雨雪天气,要提早一些起床,早一点出家门, 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按时上课,这就是学生的责任。这份责任,父母有必要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让他们明白。孩子刚刚入学,你可以送他一件礼物; 一个可爱的、会叫的小闹钟,并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总是妈妈教育儿子,但有时,儿子也在教育妈妈。这是苏联一位年轻妈妈的体会。早上,妈妈还想多睡一会儿,儿子却催妈妈起床。“妈妈,起来吧,我想吃早饭。”“别吵我。”“该做早饭了。”“去拿火腿肠吃吧。”妈妈也知道,早上还是让儿子吃热的东西好,但又不想起来。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主张诱导吗?有时强制孩子干什么往往失败,但通过做游戏,可以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去干他们本来不乐意干的事。  相似文献   

6.
怎样做一位称职的父母?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许多父母产生了许多不解和困惑。有的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竭尽所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虚幻的空间,把孩子与现实生活隔离开来,幻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大温室里;有的父母时常摆出自己的权威,动辄就对孩子批评、责骂,或冲着孩子大喊大叫。这些都不是现代合格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和做法。(一)温和派的“关怀强迫”常见类似的情景:六岁的贝贝端坐在电视机前,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触手可及,刚买回来的面包就放在手边,妈妈站在旁边等待贝贝吃饭。“妈咪,这么烫的牛奶,怎么喝?”贝贝显然是…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每一个与他做游戏的人都会是他最喜欢的人。在家里我常和孩子互换角色做游戏,表演生活中的事情。有一次我当孩子,女儿当妈妈,表演吃饭时孩子留恋电视怎么办。“妈妈”(孩子演)走过来对“孩子”(妈妈演)说“好孩子,你看吧,看完了再吃饭,看电视会长知识。”我常阻止孩子在  相似文献   

8.
厉霞 《家长》2022,(34):31-32
<正>在孩子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究竟应为孩子做什么?是坐在孩子旁边做一个“辅导者”,还是陪在孩子身边做一个“引导者”,答案不言而喻。三年级的彤彤(化名)放学后便哭丧着一张脸,在回家的路上更是愁眉不展,不明所以的妈妈急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谁知彤彤叹了一口气说:“妈妈,今天数学作业特别多。”听完这话,原本还满面春风的妈妈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的压力,尤其是数学学科的预习与复习,更是让家长操碎了心。很多家长都向我反应:“不学数学母慈子孝,一学数学鸡飞狗跳。”这句话看似好笑,却反映了家长的无奈与心酸。  相似文献   

9.
强强是我好朋友的儿子,今年5岁,是个很聪明又好强的男孩,他常到我家来玩。一天他对我说:“做男人真没劲,我要做女人。”我惊讶地问:“为什么?”他气呼呼地说:“我和爸爸在家都要听妈妈的话,妈妈是女人,权力最大。”强强的话让我很吃惊,我知道强强的妈妈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性格外向,而强强的爸爸性格内向,家中的事多数是听从妻子的意见。可没想到,在儿子的心里竟然产生“要做女人”的念头。我该怎么来劝说强强的父母呢?上海管云答:首先我认为你对强强的话有误解。几乎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强者、优秀者,而这同样也是做父母所希望的。强强以…  相似文献   

10.
当你问金鑫:“每天早晨是谁叫你起床的呀?”她会很神秘地说:“阿姨,是录音机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每天早晨孩子起床时间一到,金鑫的妈妈就打开录音机,让孩子喜欢听的录音来叫醒金鑫。起初,金鑫的妈妈也是用传统的方法——自己喊或拉孩子起床。不过,这种方法不太奏效。  相似文献   

11.
父母爱孩子固然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报答,不是为了向孩子“索取”爱,但是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辛勤劳动之上的,让孩子知道应该用自己的行动给父母长辈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烦大人,帮助妈妈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有些事情看来虽小,例如妈妈摘菜时,孩子给妈妈搬个小板凳,爸爸下班回  相似文献   

12.
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了,在家中观看激烈赛事的同时,您也可以带孩子“走进”冰雪赛场呢。妈妈的脚背、爸爸的手臂就是最好的冰面,不妨一起在家中玩一玩亲子游戏,让孩子感受和表现滑冰运动的美,在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发展身体素质,体会专注、坚持和克服困难的快乐,感受奧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3.
适用年级三年级第一学期。设计理念家是我们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如果孩子是这个港湾的一叶扁舟,父母就是风雨无阻的舵手。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正因为这样,孩子们往往认为父母爱的奉献是天经地义的。在家中,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不懂得尊敬和关爱父母。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更好地体谅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活动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2.情感目标:感受家庭的幸福,感受父母的爱。培养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培养家庭责任感。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让…  相似文献   

14.
有些孩子在学校揽下事,回到家就把事交给父母做,做好后孩子再拿到学校交差。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因此,对待孩子揽下的活儿一定要小心谨慎。有的孩子确实是希望为班集体服务,这样的想法首先是值得肯定的,但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到他揽的活当中来,尤其是他能独立做的,就让他自己来。比如有个叫张帆的孩子,揽下了出科技小报的任务,他本想让搞美术工作的妈妈帮他完成,但他妈妈说:“既然是你答应下来的,你就应该自己干,妈妈不管。”没办法,张帆静下心来,思考构图,翻箱倒柜找资料,忙了一个晚上,竟完成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科技小报。张帆笑了,妈…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高喊榜样的重要性的同时,却意识不到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榜样。与其苦口婆心地说服孩子,不如妈妈先给孩子做一次表率,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6.
走上幼儿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有几年的光景了。在做幼儿教师工作的历程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的艰辛。尤其是我们幼儿教师,要扮演多种角色: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孩子;要像爷爷、奶奶一样疼孩子。总之,教师既要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到家的温暖,还要使其体会到集体的温馨,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养育自己时的辛苦,激发学生对父母爱的情感,从而懂得应体贴、孝敬父母的道理。2.开展“每人为父母做一件事”主题活动,并把对这件事的感想写下来。教学过程:一、感受爱,讲故事激情感每个爸爸、妈妈都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你们想了解这些“爱”的故事吗?(一)课外小记者活动1.采访爸爸妈妈,请他们讲“爱”的故事,听后写下自己最受感动的故事和感受,准备选出最动人的故事全班交流。(如有的爸爸妈妈下岗了,为了孩子上学,不论严寒酷暑,买菜、蹬三轮挣钱,起早贪晚,天天一身汗…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上半年,我和学生分别到10所幼儿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315名幼儿进行了“你比较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为什么”的调查。从孩子们的回答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1.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互树成信 “爸爸不好,妈妈说爸爸好凶。”“妈妈不好,爸爸说妈妈小气。”“爸爸不好,妈妈说爸爸又胖又懒又贪吃。” 父母在孩子面前互相贬低对方,这势必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教育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教育孩子,父母应在孩子面前互树威信,多表扬对方的优点,多说说对方如何辛苦、如何为家庭或社会做贡献等。 2.对孩子的态…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孩子。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一些父母常常产生疑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是应该严格一些还是宽容一点?是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教育孩子,还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这就是父母的教意态度和教养方法问题。 在心理学中,研究者们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把家庭分成了四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两个坐标把平面分成了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代表四种家庭类型。看一看,您的家庭是哪种类型? 其中,“温和”和“冷峻”代表了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是温和…  相似文献   

20.
我知道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父母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母亲节那天,我体会了一次做妈妈的辛苦。清晨起床后,我走到妈妈面前,递上了我亲手制作的贺卡,真诚地说:“妈妈,节日快乐。”祝贺的话虽然简单,却给妈妈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今天是我的节日,我怎么忘了?还是女儿关心我。”妈妈热泪盈眶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