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实施素质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模式不可忽视构建“学会学习”教学模式。一、“学会学习”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教育未来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衡量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学习。早在70年代,美国预言家阿尔涅·托夫勒就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如何科学地学习?怎样驾驭知识这匹飞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教坛上在教法改革方面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归纳这些林林总总的教改方案的特点,其共同之处就是始终没有跳出“教师是怎样教”的圈子。至于“学生怎样学”则很少有人问津。教育是教学、教养的统一体。所谓教育即教诲,养育之谓也,因此国家和有识之士历来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教育。笔者认为脱离“学生怎样学”,只片面追求“教师怎样教”的教改,没有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就要遵循学生是主体这一原则,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关键在于改变教学职能,也就是要变“教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手段”,把教法与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学从片面研究教法的封闭圈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学法探讨。下面就是笔者在探索学法方面的点滴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如何创造条件,把学生从这种被动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变“教”为“导”一种教育,如果它没有刻意地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那么它就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缺陷的教育;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如果他没有学会怎样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便带有致命性的不足。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学习作准备,教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和每个现代教师努力追求的教育最高目标。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2010,(7):8-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8月7日出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推动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洪冬玲 《考试周刊》2011,(33):182-183
如今.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开始不断深入人心。而在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应首要遵循的原则。而如今在高中阶段,尤其是化学学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闲生”,这些学困生的存在使得素质教育工作的推动出现了很大的障碍,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我们才把他们界定为“学困生”呢?所谓学困生就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厌学情绪严重,以致于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那么,这些学困生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法国人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上,首次提出人类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社会,此后人们便开始逐步地注重对“终身学习”的研究。可以说,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学校教育阶段,应如何贯彻和体现终身学习这一现实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怎样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呢?本文将针对学校教育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就怎样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这一课题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其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8月7日在出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推动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所在。“以人为本”是教育人本论的基础,“教育人本论”是素质教育的理论支柱之一,也是关于教育工作中如何看待人,以及如何按照人的本性及其发展特点与规律来处理教育问题的一种观点体系。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呢? 创设情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我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人的素质是人头脑中拥有的“认知结构”的表现,学习过程是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构建和完善优质“认知结构”的过程。怎样的“认知结构”是优质的?怎样引导学生构建和完善优质的“认知结构”呢?这里就传统教育中经常忽略的几个方面,谈谈看法。一、优质的“认知结构”应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课标的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怎样调动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怎样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去?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幼儿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在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中,明确阐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求知”是未来二十一世纪生存的第一需要。要求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幼儿,更要教会幼儿怎样去获取知识,怎样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李秀兰 《广西教育》2013,(38):81-82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终生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不能只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而更应重视如何引导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于真正做到自主化。所谓“自主化”,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怎样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呢?我认为需要讲究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兴起,并且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把“教育改革”与“素质”连在一起,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它依然作为整体教育的指挥棒,统领着中小学校的教学工作。就目前而言,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少教师还持有怀疑态度。有些人认为理论界对于素质教育还搞不清楚,实践上就无所遵从。因此,我认为只有弄清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和联系,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而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下面仅就自己的看法谈几点粗浅的见解: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1“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但这种教育很少关注那些不断被淘汰下来和绝大多数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人,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1.2“应试教育”在知识的传授中,是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容量、高频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当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则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一种智能因素与非智能因素综合作用的主动适应环境、独立学习、创新的能力系统。对于学生来说 ,也就是他们独立地、积极地学习 ,获取新的语言知识 ,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的目标不能只盯在眼前学生“学会”,而是要放眼他们将来“会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学习方法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学到什么” ,更重要的是“怎样学习”。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当代教育理论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所谓教会学生学习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到底是为了“人” ,还是为了“社会” ?这个问题人们长期争论不休。而美国流行的“开明教育” ,是其素质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玛莱特博士认为 ,“开明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培养“人”和“公民”。也就是说 ,素质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人。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的美国的品德素质教育是为了塑造人 ,美国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仍然是为了人。本文试图从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角度来看一看 ,美国的素质教育是怎样“为了人”的。从理论上看 ,人离不开社会 ,而社会又是由人组成的。人组成社会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不组成社会 ,人类就根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素质教育理论,简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以化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怎样教会学生学习,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忱,变“我要学”为“我勤学”;探索学习方法,变“我勤学” 为“我会学”。  相似文献   

18.
阿姆 《西藏教育》2010,(6):44-44
“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比较困难、进步比较迟缓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变工作是教育工作重心之.一。我们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淡为关注,唯有“全面提高,面向全体”才能让每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才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那么怎样让“学困生”转变学习的态度呢?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提出教育的本质以“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核心宗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双减”政策,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育生态模式,让教育均衡政策得以实现,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公平、公正、优质的教育。文章概述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图形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过程和解题应用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那种把学生当成等待灌输的容器的“满堂灌”、“填鸭式”且置之不论,就是那些所谓“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且有灵性的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