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继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热播后,类似的节目《爸爸回来了》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节目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男人在生儿育女中的角色如何定位,父亲如何承担抚养孩子的角色,以及男人如何打理家务。在两性组成的人类世界中,女性承担了生育和繁衍的主要任务,即孕育、分娩、哺育和教养孩子。那么,男性能不能担当这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2.
<正>危险!上升的生育年龄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似乎是现代年轻人最为烦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几件事情。长辈的抱孙心切、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压力交错,使得许多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生育问题。据统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第一次生育时的年龄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中国女性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龄为26.31岁,而2010年平均生育年龄达到了29.13岁,总共推迟了2.82岁。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存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久坐伤大脑美国一项新研究说,久坐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仅限于过去发现的会增加人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对中老年人的大脑也有一定负面影响。研究小组招募了35名年龄在45~75岁的志愿者,调查他们的身体锻炼情况及平均每天坐着的时长,并对这些志愿者的脑部进行了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结果发现,久坐不动的人,  相似文献   

4.
彭文 《百科知识》2005,(2S):39-40
俄罗斯专家最近发现,雌性老鼠生育年龄影响到幼鼠大脑发育、体质和行为表现,“晚育”的鼠“妈妈”生的后代智力发育更好。科研人员对不同年龄段的雌性老鼠生育的后代进行跟踪研究后,得出了上述结论。这些雌性老鼠生育年龄分别为9至10个月和3.5至4个月,  相似文献   

5.
张乾 《百科知识》2011,(7):39-39
如今,30岁结婚,35岁生育的女性不在少数,而大龄未婚女性则被时尚地称为"剩女"。研究发现,现代大龄未婚女性患妇科疾病的可能性比已婚、生育过的女性要高。  相似文献   

6.
国外劳动力市场表面上早就取缔了招工时的“限35岁以下”,因为有法律保护,招聘者不得搞年龄歧视。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却不仅把“限35岁以下”叫得震天响,而且大有扩展到“限25岁”以下之势。要说嘛,这也是有原因的,谁让中国人多,人力资源丰富呢?二则中国的法律也管不着这一段,如果国外有人用这样的年龄限制,不早让人告上法庭了。所以,劳动力市场才由着性子恣意高消费各类人才,用人单位才敢无论庙堂高低,非35岁以下不用;不论江湖远近,非博士不得入赘。两种招聘广告的比较人力资源的消费是可以比较的。25~35岁,也不过青苹果一个,无论价值和味…  相似文献   

7.
鞠钟鸣  万琪  刘素华  何娟 《西藏科技》2015,(3):27-28,30
目的调查西藏高原地区临床护士离职意愿情况。方法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对西藏高原某三甲医院244名临床护士离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离职意愿总体较低;年龄25~30岁护士离职意愿最高,且显著高于年龄﹤20岁和30~35岁护士离职意愿;大专学历护士离职意愿显著高于中专学历护士离职意愿;未婚护士离职意愿显著高于已婚且夫妻同城工作护士离职意愿;月均夜班数≧10个的护士离职意愿显著高于月均夜班数0~5个和5~10个的护士离职意愿。结论应尽量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尽量避免护士过度疲劳;充分重视大专学历护士这一群体的离职倾向;在招聘护士、确定骨干护士培养人选时,充分考虑其亲人或爱人常居地等。  相似文献   

8.
郭兴 《百科知识》2013,(6):12-14
一个人的健康或患病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遗传有关,但是,在具体的疾病上,父母的基因要负的责任却并不相同。过去的研究揭示了很多疾病与母亲的基因有关,例如,母亲的年龄越大(超过35岁以上),基因突变的几率越大,其子女患唐氏综合征(先天愚性)的可能性也越大。但是,过去的研究较少关注一些与父亲基因有关的疾病。统计发现,每88名孩子  相似文献   

9.
论技术使用者的三重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使用者是技术在使用阶段的主体,在STS关系之网中至少承担三种角色意义: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发展者、社会学意义上的技术建构者和伦理学意义上的技术责任者。技术使用者所承担的这些角色不仅彰显了使用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预示着技术与社会研究中的使用转向。  相似文献   

10.
<正>性别年龄19-35岁青壮年人群为主,男性相对更多QQ浏览器用戸的男女比例整体约力6:4,相比CNNIC第41次凋查报告中整体网民的性別分布来说,男性占比相对更多。从年龄层次来看,19-35岁的青壮年人群占比超过六成。"80后、90后"是用户群体的中坚力量,比"00后"更成熟,又比中年人更年轻,正值刚刚步入社会或者事正在起步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消糜栓治疗100例带下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100例中,年龄20~29岁26例,30~49岁66例,50~68岁8例;带下病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经临床诊断为宫颈糜烂者60例,尚有40例为阴道炎。100例中白带涂片发现脓细胞(﹢~﹢﹢﹢)38例,脓细胞少许16例。分泌物可见霉菌的20例,分泌物可见滴虫16例,有4例确诊为老年性阴道炎,全组病例做了阴道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对照组86例,年龄19~65岁,其中年龄19~29岁48例,其中年龄19~29岁30例,30~49岁48例,50~65岁8例;带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经…  相似文献   

12.
韩璀璀  韩璨璨  彭丽艳 《科教文汇》2010,(25):172-172,185
已有调查研究指出,女性偏好比自己大3.42岁的男性,而且新娘与新郎的平均年龄差是2.99岁。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1)女性对年龄稍长的男性的偏好对她们的婚姻有实质性的影响;(2)男性对年轻女性的偏好也影响了女性与年长男性的婚姻。  相似文献   

13.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4):17-18
正认知衰退始于45岁英、法研究人员以5000多名男性和2000多名女性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持续10年的研究,结果发现,人的认知能力可能从45岁开始衰退。这些研究对象年龄在45岁~70岁之间。10年间,他们接受3次记忆力、词汇量、听觉和视觉测试。结果显示,45岁~49岁男子在未  相似文献   

14.
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因其症状轻微,常易被人们忽略。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8例慢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本组28例病例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均为藏族,发病年龄35岁~40岁,其中上腹痛11例,上腹胀、早饱9例,恶心、呕吐5例,嗳气3例,经控制饮食、制酸、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39.2%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2.8%的患者症状好转,25%的患者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15.
杨雄雄 《百科知识》2001,(10):11-13
过去对老鼠的许多研究表明,雌鼠选择伴侣是靠嗅雄鼠的气味来进行,反之亦然。雌鼠青睐的雄鼠常常是那些气味迥然不同于自己因而免疫力也不同于自己的雄鼠,因为气味不同免疫性也会截然不同,而这些特性都是基因所决定的。所以对老鼠择偶选择迥然不同于自己气味的解释是,这有利于它们的后代,能生育出健康强壮的幼鼠,因为这符合基因互补,取长补短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田成诗  郝艳  李文静  曲本亮 《资源科学》2015,37(12):2309-2318
近年来,将人口年龄结构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驱动因素的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也只是将人口年龄做简单分类,由此导致对年龄结构影响碳排放的考察不够深入和具体。本文细化了人口年龄结构,将人口年龄划分为0~14岁、15~29岁、30~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五个组别,并基于扩展的随机STIRPAT模型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以达到更好地解释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机制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不同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不同,对碳排放影响不同。其中,30~44岁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15~29岁人口的影响不显著,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对碳排放的影响为负。分析还表明,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渠道看,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都有减缓碳排放加速的可能。本文最后提出了从消费渠道降低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不仅是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敬,也是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的标准;教师在承担自己“法定”的社会角色和使命时,就须做好自己“教师”、“母亲”、“朋友”和“学生”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发病是不知不觉的,颇有点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方式,骨质疏松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甚至有的人称其为“寂静的疾病”。无声杀手青睐谁骨质疏松与人的生活方式、职业、性别、年龄等都有关系。一般来讲,高龄女性骨质丢失较多,是骨质疏松的多发人群。但是年轻女性和男性也会随年龄的增长有程度不同的骨质丢失。因为从自然生理现象看,人在30~35岁时骨质便开始减少,而且女性的骨架和骨质量原本就比男性小,因而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要比男性大。临床发病的病例统计可以看出下面一些人群容易患骨质疏松。从中可以看出生活方式、职业、年…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0,(12):48-50
10月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表明,今年已84岁高龄的爱德华兹与他的同事们所研究和实施的试管婴儿技术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至今为止,世界上已有400万个试管婴儿问世,而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露易丝——所生育的后代也顺利诞生而且已经健康地成长了近4年。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奖,证明辅助生殖技术经过30多年的实践考验,最终扫清了伦理障碍,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当初关于这项曾备受质疑的技术的争议,似乎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月1日,中国正式终结了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两孩"时代。2016年12月,全国妇联发布了一项针对北京、辽宁等10省(市)21个市(区)0~15岁儿童父母的调查显示,53.3%的受访一孩家庭不想生育第二个孩子。生育的正反馈为什么现在中国人不愿再生育?调查的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