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发生在欧洲十六、十七世纪的那场科学革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转折,而引爆这场宏大革命的则是一位业余天文学家①所写的一部不业余的著作,这就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的《天体运行论六卷》(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Libri Sex,以下简称《运行论》).哥白尼一生小心谨慎,他十分清楚"日心地动说"与正统学说存在冲突,所以在生前迟迟不愿系统发表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在书中提出了与基督教地心说完全不同的日心说。此后,科学与宗教,正确与错误的宇宙观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支持哥白尼理论的伽利略遭到了迫害,  相似文献   

3.
哥白尼学说在当时影响了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的人对哥白尼及其革命的印象是:哥白尼生前始终不敢发表其历经几十年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只是到了在他临终时(1543年),他的书才出版,当时他激动地抚摸着自己一本刚刚出版的书,1个小时后他死去了。《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引起宗教当局和社会的巨大震动,它不仅动摇了以托勒密地心说为核心的教会统治阶层,同时标志着从此科学与宗教冲突的开始,这场冲突到今天是以科学代替宗教成为大多数人的信仰为结局。布鲁诺这位坚定捍卫哥白尼学说的学者是这场冲突中最早和最著名的牺牲者,他在1600年被残忍的教会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  相似文献   

4.
“科学及其与之相随的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革命性飞跃而进步的,这些飞跃亦即巨大的跃进,使得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焕然一新。”——科恩《科学中的革命》一“哥白尼革命”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倾注毕生心血,于1543年出版了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引起了天文学的一场历史性革命,它向教会权威发出猛烈的挑战,使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开端的标志。二、“牛顿革命”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把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综合在一个严密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次革命,一次是无机科学界的“哥白尼革命”(代表作:1543年的《天体运行论》):另一次则是有机科学界的“达尔文革命”(1859年的代表作:《物种起源》).前者首次证实了地球不在太阳系中心.使长期统治人类思想观念的“夜郎自大”式的神学自然观受到质疑,从而不断激励人们去探索一个“天外有天”的真实的宇宙世界.后者的影响则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从1776年建国开始,至今只有223年的历史;而欧洲,不算文艺复兴,就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日心说"算起,到现在已有456年了.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具有400多年科学文化传统的欧洲,怎么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比不过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呢?一时间,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纷纷都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图在研究差距中获得满意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地的古文明显示。人类因对天文现象的好奇.产生出各自的神话。这时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天象的变化。 从观察的结果中。制定了不同的历法。中国人从夏朝开始,便有了原始的历法。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旧心说”,并提出数学运算的证据。一J户尸~一、、鑫澎彝攀,予铭》羹耀黯然搔l凳鱿夕之备七认奢睿辈夔,魏弩安晚赚的太次周距三一和的转方离公次距星ee-均比行的平正 间的成 时阳方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 一是行星是在椭圆的轨道上绕太阳公转。 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一、第二\定律。_叫但是此…  相似文献   

8.
1.地球绕自转轴的周日旋转。 2.地球绕太阳的周年运动。哥白尼确立了地球的这两种主要运动的存在。在他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1543年)中详尽地研究了这两种运动和它们的结果。 3.地球自转轴方向的变化。从天极的位置和天球赤道与黄道交点的位置的变化观测出地球的这种运动。地球自转轴由於圆锥形的摆动(像陀螺的运动),每26000年旋转一周。这个现象称为岁差。公元前二世纪,依巴谷发现了天球赤道与黄道的交点每年移动50″的现象。哥白尼确定了地球自转轴的圆锥形运动。牛顿(1687年)阐明了岁差是由於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在非完全圆球形的地球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多如繁星,其中著名的也数以万计。然而,与钞票上出现肖像的其他名人相比,科学家出现在钞票上的数量并不太多,以下是在各国钞票上出现的,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的20位著名科学家。1."‘地心’杀手"哥白尼(1473~1543)波兰"业余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大名之所以被我们熟知,是因为他创立了更正人们的宇宙观的"日心说"——虽然有"古代哥白尼"之称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在早于他1700多年的公元前3世纪就提出过类似的猜  相似文献   

10.
蒋道平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13,31(9):1281-1286,1295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距今已470年,这部著作的问世及其所引发的科学革命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我国科学精神亟待弘扬,科学创新亟待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重温哥白尼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历史意义,对全面塑造科学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发现海王星     
自古以来,人们就看到星空里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运行。1543年哥白尼的日心说公布以后,人们才认识到地球也是一颗行星, 于是称“六大行星”。那时人们认为土星的运行轨道就是太阳系的边界了。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怎么发现的呢?  相似文献   

12.
正(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1B)(1)小行星是天文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人类对这种天体的探索已经持续了200多年。发射小行星探测器是探测小行星最为重要的方法。(2)小行星探测器"尼尔·苏梅克"号访问的是433号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爱神"。"爱神"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它原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成员,后来在木星和其他行星引力的扰动下,才  相似文献   

13.
近代科学技术是指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中心是指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占有全世界当时科研成果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个国家就称为科学技术中心。在近五百年来,科学技术中心发生了五次转移。即从意大利,到英国,再到法国,然后到德国,最后到美国。每个时期内都有一批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意大利(1540~1610年)开创了自然科学新纪元的《天体运行论》这部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所撰写的向教会神权宣战的“挑战书”,刚则出版作者便与世长辞。他的伟大学说由意大利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所继承、捍卫和发展。1584…  相似文献   

14.
科学历程     
正1610年1月7日——伽利略成为首次利用望远镜发现天体的科学家1609年5月,正在威尼斯进行学术访问的伽利略偶然间听到一则消息:荷兰有人发明了一种能望见远景的"幻镜"。同年8月,伽利略制造出了两架望远镜,更不同寻常的是,他把望远镜指向了星空。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后来借助于望远镜,他还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18世纪,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了《天体运行论》、蒸汽机、水力机;18世纪~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物种起源》、发电机;19世纪末,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今天,水立方入围06年最佳科技成果,祥云火炬的诞生、鸟巢的建设成为展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窗口和舞台.……  相似文献   

16.
王晨 《青海科技》2013,(4):89-92
陈危冰:1962年生于苏州,先后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校、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苏州市画廊协会副会长。1995年创作的《秋云》入选全国山水画展。2001年《极目青青》获中国美协"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黄泥田塍菜花风》入选中国美协"21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黄花染江南》入选"江苏省第二届山水画大展"并再获铜奖。自2000年以来,他举办了"陈危冰书画展",参加了"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画家作品邀请展""中国画名家精品展"等。  相似文献   

17.
房孝园 《知识窗》2009,(7X):46-46
<正>蒙田在他的《论对孩子的教育》中说:"他(孩子)受的教育,他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看法。"其中蒙田提到"形成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时代》杂志最近评出了2007年10大科学发现。内蒙古确认发现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也入选第7号榜位。1.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权威期刊《细胞》和《科学》同时刊出来自美国及日本的两份研究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4,(3):32-32
<正>近日,《四川省科技厅关于公布2013年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川科人〔2013〕50号),我市推荐的汇宇制药公司丁兆入选四川省2013年度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是四川省计划从2013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于20世纪30年代初发表,自问世以来激起了学者们广泛讨论,学者对《手稿》的评价也是褒贬参半。本文旨在勾连马克思自克罗茨纳赫时期所著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手稿》时间段的著作,从主要著作所涉及的私有制思想的角度,来对《手稿》做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