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术界通常是把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作相互对立的理解,本文在对本体论的含义作初步分析后,结合自己对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认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之中.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创新之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主题的转换,从关注自然转移到关注人,以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或者是创立了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把实践引进认识论,把实践理解为沟通意识和对象、主观和客观的中介,等等.这些理解并没有正确地、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在哲学上的真正创新.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实现了哲学出发点的根本转换.旧唯物主义是从自然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直观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实践,即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心理意识的源泉是物质,不是精神。心理意识的内容是精神,不是物质。把物质和精神混为一谈,必然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对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的非科学理解,是错误对待心理意识的“源泉和内容”问题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立场。坚持世界物质统一论,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举足轻重。尤其是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提出,更是事关唯物论的存亡。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在此重点阐述了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物质所下的定义,一直是我国哲学界公认的唯一科学的、十分完备的、经典式的定义。在目前发行的哲学教材中,对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笔者  相似文献   

6.
《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关于物质定义之我见》(以下简称《我见》一文,对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的几处物质定义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我见》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见》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点:其一,列宁在第一处物质定义中,既说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又说物质可以为人们的感觉所感知,这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其二,列宁在第二处物质定义中说“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感觉到的客观实在”,这不仅没有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线,而且也为唯心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其三,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时,不能把认识论问题扯进去,否则怎么也不能成为科学的概念。下面我们就上述观点逐一试加分析。一我们认为,《我见》之所以会得出第一个观点,是由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造成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  相似文献   

7.
贵州少数民族《古歌》中,不仅蕴含有的人类早期社会文学艺术的资源,而且还蕴藏着早期人类朴素而又极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它在关于世界形成的问题上,认为“气”,“风”,“雾、之类的物质元素是世界的本质,由于这些物质元素自身固有的运动变化而造作产生天地万的。这种哲学思想,尽管还是自发的,粗糙的,但是却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并且颇具民族特色和本土色彩。我们对之深入研究,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我国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各种“胚胎”和“萌芽”。  相似文献   

8.
张载是十一世纪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使我国唯物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国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系统化者。这两位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自然观有不少相似之处,笔者试对其自然观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是宇宙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而是历史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其关注的不是整个宇宙,而是人类世界,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他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创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曾有保留地接受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但他绝不是一个人本主义者,而是在批判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观,继而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对宇宙观问题失去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评价波普尔的世界3时,有人提出:“世界上似乎存在着一种既不完全是物质现象,也不尽然是精神现象的‘第三态’”(《波普尔的“世界1、2、3”理论评介》,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2期。以下简称《评介》),并力图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我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之外,本质上根本不存在第三种现象,因而“第三态”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对波普尔世界3的具体评价,而且直接涉及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一哲学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革命性、批判性、阶级性和实践性,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而存在的。而其中实践唯物主义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本文就将重点阐述实践唯物主义建立的发展,其所包含的主要内涵及基本特点,以及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主体哲学 ,也是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哲学。实践唯物主义不仅立足于实践去理解自然、社会和人 ,而且也以实践作为检验和发展自己的标准和动力。理解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性、主体性和革命批判性 ,才能阐明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生机勃勃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孔子教学理念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教学理念有着深刻的哲学性。启发式教学符合内因和外因关系的辨证原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要求;以“仁”为核心的德育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14.
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存在原则性差异,并由此推论出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则退回到直观的旧唯物主义立场上去了,这样的"差异论"缺少文本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共同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他们的哲学不是新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差异,而是基本哲学立场、观点、方法一致基础上的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内部的分工、视野和关注点的差异和互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诞生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上,从主体性视角出发,走出了形而上学的思辨迷雾,确立起以实践为中介来说明主客统一的分析理路,进而在对“现实的人”的本质之揭示中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以此说明意识是人的生产活动的观念再现、精神变革取决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正是在这种强调历史变革的生成论视角下,马克思以“实践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从“现实的人”及其对象性活动出发阐明了社会历史作为“人类生产史”的本质,从而在历史生成论视域下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一、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 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过:“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实事已证明,自然科学工作者已经到了非自觉应用唯物辨证法不可的阶段。法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朗之万逝世前不久,在“机械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报告中说道;“我认为只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才能是我们在面临长期紧张劳动中的指导思想,它把我们同人类进步的广阔道路联系起来,只有了解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才完全理解物理学史”。从无数科学家奋斗一生中得到的教训和启迪,使我们看到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对于自然科学工作者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体系中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是以现实和实践为出发点去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注意到现实世界的唯物主义。不能简单地把现代西方哲学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继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改革创新看作是相同的,应正确的面对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与同时代的哲人相比,赫拉克利特素朴的唯物辩证法在西方哲学史上体现出了巨大的进步性。首先,在对唯物主义的研究上,赫拉克利特把火作为了万物的始基,并把火与灵魂和神同一,从而开辟了一代唯物主义的新风;其次,在辩证法的研究上,其逻各斯所体现出来的现代辩证法的思想,使其成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但是,尽管如此,他的哲学仍然是素朴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并把实践观点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之中,对当今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中不断创新,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为建立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从认识论角度出发,马克思首次提出来了正确地了解实践及其意义,这是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内容,具有重要的立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的指引下,遵循实践哲学的方法原则,正确对待真理的主观特征和主体本性,挖掘深藏其中的主观意蕴,是关乎真理论研究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要求。真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即科学的理论,它包含认识和正确的认识两个规定性,简而言之,真理是特殊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