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公共图书馆的形象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上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形象,而且人们观察或认识事物往往也是以其形象为视角.图书馆作为一项社会事业,自然也有社会形象的问题.长期以来,图书馆以其社会性、公益性、开放性、服务性以及宁静舒适的文化知识氛围作为自身应体现的社会形象.图书馆的这种社会形象以其独特的形式被人们所认可,从而也成为人们认识和评价图书馆的一种形象尺度.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由于一些公共图书馆在定性与定位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自身原有的、应有的社会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或扭曲,已引起社会和读者的不满.  相似文献   

2.
构建平衡发展的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科学的图书馆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或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图书馆是社会公民终身受教育的学校,图书馆事业是传承文明、传播文明和创新文明的崇高事业,只有构建平衡发展的图书馆文化,对外才能全面提升图书馆形象和图书馆员工的社会地位,对内才能产生一种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约束作用。构建平衡发展的图书馆文化需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整合与创新,需要图书馆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形象也如企业形象一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树立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大、重要的工程,要引起重视。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图书馆形象的几个因素,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论 对于国家形象的定义,鲁宾斯坦从传播主体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人或群体传达给另一个人或群体的信息"①.金灿荣则从形象接受者的角度提出国家形象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侧面,客观形象(image)是多数人认同的、相对固定的心理记忆,而主观形象(perception)指的是个体主观的知觉,多个主观感觉的集合构成形象②.法国学者巴柔则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出发研究形象,他认为国家形象应该包含文化和社会两个侧面,即形象是"在文化中,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一国认识的总和"③.因此,国家形象的研究是对一国现状和国家实力的整体认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则是文化建筑,在文明建筑中更占有重要位置。它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甚至把图书馆建筑物本身看作是文化艺术的象征。现就此谈如下四个问题。一、图书馆建筑形象的性格特点建筑内容赋予建筑形象一定的性格特点,这是建筑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一面。第一、图书馆建筑形象应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概括反映。作为精神文明象征的文化建筑一座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地区、学校、科研机构或某个系统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围绕塑造图书馆馆员社会形象这一论题,从图书馆馆员塑造社会形象的重要性、图书馆馆员需具备的素质、塑造图书馆馆员社会形象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营销、品牌创建与图书馆形象关系,不同媒体、文献中的图书馆形象,不同观察者(主体)视角的图书馆形象,新技术应用与图书馆形象,特殊活动、措施与图书馆形象,以及图书馆形象价值等六个方面对国外学者有关图书馆社会形象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边述边评和简要总评.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工作感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书馆工作是极平凡的工作,但确实是崇高的工作;图书馆人是极普通的人,但确实是高尚的人;图书馆人应继续发扬图书馆精神,做到敬业、奉献、甘为他人做嫁衣;图书馆人一定要坚持图书馆的社会公益事业性质和形象,一定要坚持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不能丢.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图书馆员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形象对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图书馆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怎样塑造良好的形象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领域的互动认知是推动图书馆学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图书馆意象”为主题,梳理文学视野中的图书馆意象描述,分析图书馆如何被作家想象、夸饰或曲解,并探讨背后深层次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背景,以此勾勒出图书馆在文学领域的形象变迁史,拓展图书馆学研究视野.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