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不能离开"职业"观和"专业"观,尤其不能离开西方职业化发展的长期历史传统。从新闻专业主义到专业主义,从专业到职业,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完整系统的逻辑和历史支撑,西方"职业群体"在社会中担负的角色与中国也有很大不同。作为新闻专业主义之前提的"专业性职业"并非是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历程和客观存在的准确描述,忽视这一点则可能加大我们根据西方范式书写自身历史的风险。由此,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具有局限性的"职业"和"专业"话语中移开,从具有某种封闭特性的"职业理念"中走出来,追寻一种更开放的"新闻理念",注意其与更广泛的人群和宏大时代主题的密切关联,涵纳所有新闻生产参与者们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当前新闻与公关职业关系的“囚徒困境”问题,分析了媒体-消息来源和职业社会学两个研究路径下新闻与公关的职业关系及认知现状研究.论文通过引入生态学的理论范式,论证了新闻与公关职业特性认知和职业生态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在生态学范式下,职业共生关系是新闻与公关走出“囚徒困境”的最理想选择,而“专业主义同构”是这种共生关系下最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何冬英 《新闻世界》2013,(5):303-304
本文由2012年底两则医患新闻报道,探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的对策。新媒体时代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几大难题:一是零时间信息生产对新闻时效性的重新定义,二是公民记者成为影响新闻场域的新兴力量,三是新媒体浮躁氛围下寻求存在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从传媒业、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与伦理等多个向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时期我国传统文化发生断裂,各种外来文化思潮纷纷涌入,传播生态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新闻传播事业开始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进入现代发展时期,呈现出新闻专业主义的萌发与扩散。新闻业务的专业化、报刊经营管理的企业化、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勃兴、职业记者的大量涌现等成为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特征。新闻专业主义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建构与解构的矛盾交织也成为它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线索与典型标志。  相似文献   

5.
栾轶玫 《视听界》2014,(5):36-38
面对传统媒体人才不断外流的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媒体人的两个心态变化:一是早期媒体人都带着"成名的想象",到了媒介市场化与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媒体人的职业荣誉感被职业倦怠感吞噬,成名的路径也不再依赖传统媒介;二是媒体人从崇尚"新闻专业主义"到"专业性失联"。文章还分析了媒介融合带来的多元业态、企业媒体化生存与企业媒体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闻专业主义是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创造的共同财富.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本文以“袁厉害事件”为背景,选取《人物》杂志和新华社为代表,对其在此事件中的报道进行分析。透过此次事件.来了解当前中国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表现形态.以期中国新闻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周敏 《编辑之友》2015,(2):65-69
在电视领域,娱乐节目的生产、传播,其专业性和社会影响在显著提升.因此,娱乐专业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实践或期许,值得中国传媒业界和学界所关注.娱乐专业主义指电视从业者在娱乐节目制作中必须持有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与职业伦理,它包括一整套电视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规范、职业伦理与运作模式,以及一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如果说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新闻商业化时代,那么娱乐专业主义产生于娱乐消费时代.文章从节目模式、制作团队、制作理念、营销手段等方面加以探讨.娱乐专业主义在中国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娱乐专业主义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会有越来越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8.
“新闻观念”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观念主要是新闻是什么和新闻应该是什么的观念,其存在样态既可以是系统的、体系性的理论形式,也可以是感性的、零散的表现形式。新闻观念论的主要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关于新闻观念本身的研究;二是关于新闻观念与相关对象关系的研究。宏观的新闻观念系统在区分意义上有三种:宣传新闻主义、专业新闻主义和商业新闻主义;现实中主义(新闻意识形态)层次的新闻观念大多是三种主义的不同整合。在新闻观念研究中,应该确立超学科的、整合的、历史性的和问题导向性的方法论观念。  相似文献   

9.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职业化及其相关命题--新闻专业主义、中国新闻职业化进程、新闻职业精神--研究现状的扫描,发现西方新闻职业化的理论成果较多,专业主义备受关注;国内新闻职业化研究显得相对零散,评价标准不一:新闻职业精神研究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专业新闻报道(简称专业报道)是以遵循新闻采访报道的一般规律为前提,针对具体行业、专门领域的特殊情况、特殊现象、特殊要求,进行专业化采访报道的新闻传播活动。一方面,新闻报道有一定的专业性,采编中要遵循新闻自身的专业特性与职业规范;另一方面,几乎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涉及除新闻以外的其他专业领域,采编人员要对这一领域的新闻事件做出专业的诠释与传播。专业报道常常与新闻专业主义纠缠在一起,使知识认知体系与表达要求变得复杂,因此专业报道需要符合专业要求的文字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在专业主义之上强调新闻特殊的公共利益和记者的社会责任。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予系统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它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专业精神,一种新闻工作的专业智慧、专业操作能力。一言以蔽之,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社会责任与新闻实务能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吴菲 《今传媒》2011,(8):60-61
中国地市级电视媒体受技术水平及行业政策的限制,长期处于夹缝生存的状态。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其生存处境更加艰难,弱势地位加剧,娱乐势头难挡,媒体道德沦丧。该篇文章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出发,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和专业精神对中国地市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启示意义。结论认为,尽管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并非主导新闻观,但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其在不断建构和消解中体现出极大的理论价值。中国地市电视媒体唯有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才能有效应对生存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刚 《当代传播》2004,(4):86-87
学界对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颇多讨论。李金铨教授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到了新闻实务和记者素质两个层面上加以考量。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在理论上大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一是职业的伦理道德.这种职业的伦理道德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发现和传播新闻信息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19):23-30
作为经典自由主义新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社群规范与认同凝聚方面居功至伟。但是在对新闻专业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专业对比后发现,围绕新闻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专业"与"职业"之争,二是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本身的争议,三是新情境新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在全球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对专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本文在分析新闻专业化问题和英美专业主义理论模型理论缺陷的同时,探讨了全球新闻时代和全民记者时代,专业主义的合法性与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韩鑫 《传媒观察》2015,(2):44-45
从概念消解与建构的流变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以平衡方式达到专业新闻传播者理念与新闻生产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妥协共存的新闻价值理念。但网络时代新媒介的传播特质加剧了新闻在生产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造成"悬疑新闻"等不实信息大量泛起的主因。网络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再建构"需要着重强调以新闻客观性为核心的新闻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7.
朱启曼 《新闻世界》2011,(6):239-240
随着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新闻传播中,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日益复杂,作为舶来品的新闻专业主义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遇到了多重考验,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的学术与实践探讨也引发了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理念的思考。本文试图从中西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比较中来分析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来分析新闻从业者在新媒介环境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坚持和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西方媒体对我国西藏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报道,证明了他们一贯主张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新闻专业主义不是真空中的绝对存在,新闻媒体是一定阶级的产物,都会受制于国家和集团利益,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伦理也将影响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胡焱  王理 《青年记者》2012,(17):74-75
职业主义理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并形成了一套阐释新闻业职业理念和特征的“新闻职业主义”的专业话语.我国民国初期新闻事业逐渐发展起来,职业化进程也开始起步.但是由于民初报业的独立性脆弱,报人的客观性原则出现一定程度偏离,新闻团体的内聚力不强等因素,致使民初新闻事业虽出现职业化倾向,但较之西方的新闻职业化运作机制而言,远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1,(4):4-12
社会学曾在新闻研究的不同发展时期深刻形塑了这一领域的面貌,在数字新闻时代依然是主导的研究范式之一。本文着重从新"客体"和"新"理论两个层面呈现数字时代新闻社会学的发展状况,意在回答新闻社会学究竟能为数字新闻研究提供哪些助益。未来仍应加强新闻与社会学的再连接,以继续夯实数字新闻研究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