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记录场理论是一种精细地描述电视拍摄现场要素对记录性质影响的理论.电视记录的场是拍摄现场诸要素(被摄对象、摄像机/摄像师、记者等)及其带有的权力关系共同构成的客观实在.电视记录的场因不同的质可以细分.这些场对电视记录的内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阐释了电视记录场理论及其在业界实践中的运用和具体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2.
<正>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贴近性"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新闻现场的生动表述与及时传播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受众与现场沟通的桥梁,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的能动性被进一步挖掘和激发,通过以出镜记者为核心的记录与表述,可以灵活地调动新闻导语、电视画面、配音、同期声、综述点评等多种电视新闻要素,并且通过过程化、故事化、情感化的表达,使报道主题得以深化。出镜记者在传播中对所传播的主体以及传播意识、结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采访的环境和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和细节是电视采访现场的重要因素。应该说,环境和现场是使电视报道的形象素材立体化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有了环境和细节的记录,现场才得以全面的展现和记录。一、环境地点是新闻五要素之一。电视采访的现场环境直接构成采访内容。  相似文献   

4.
富颖  程郁儒 《报刊之友》2012,(12):84-85
鉴于纪录片创作实践中虚构手法的运用和纪录片真实性理论边界的消失,基于作者创制的电视记录场理论,分析了纪录片拍摄现场的微观结构和内在机制,认为电视记录在被摄对象的自然状态下可以记录和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在被摄对象的自主状态等建构性场境中的电视记录也有真实性成分,因此纪录片拍摄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要遵循若干基本原则,理论发展需要扼守内容上的“事件本原”和方法上的“探索发现”的底线,以捍卫使纪录片区别于其他形态的媒体文本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期以来,温州鼓词经历了广播、音像和电视的传播过程。不同时期的媒介技术、权力话语在建构了广播鼓词、音像鼓词和电视鼓词等差异化文类特征的同时,亦形成了以文本为中心的"本子词"的演唱形式。凭借强大的传播能力,媒介形态中"本子词"的演唱形式逐渐为民众认可,并成为原生场域中鼓词演唱的主要形式。从充满新生性的"汤词"到依赖文本的"本子词",温州鼓词的现场演唱正退化为一种机械复制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电视包装是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根据节目内容和特点,采用新颖和鲜明的形式,对电视节目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字幕等)、颜色等诸要素。  相似文献   

7.
俞杭英 《视听纵横》2008,(4):99-101
近两年,叙事理论运用到电视研究中似乎成了电视文化研究的热点,融图像、声音、文字等叙事媒介为一体的电视,能现场同步地对事件进行记录描述,它已成为“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最佳叙事媒介。”  相似文献   

8.
夏光富 《新闻界》2007,(2):87-88
一、电视新闻中语言、声音、图像三要素关系分析电视新闻由语言、声音、图像三重要素构成,在这三重要素中,语言文字是基础,但并不一定是新闻的起始点,电视新闻记者是在新闻现场拍摄图像,然后在后期制作时进行文字稿写作并使之与声音画面对位,观众最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电视生产力的发展也是这样。"中国电视发展年度创新榜"今年已是第三届,本届评选新增了"年度创新人物"奖项。评委会的初衷是: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电视生产力的发展也是这样。在年度创新榜上,十大频道、十大栏目、十大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上星。而我们的十大人物不同于主持人,别说上星,就是上台的机会可能也不多,观众  相似文献   

10.
被人们誉为"第三代电视"的数字电视近来随着北京地区数字信号的试播而再次升温.数字电视是采用数字信号来表示电视图像信息,在电视信号的采集、记录、处理、存储、播出、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技术的系统.  相似文献   

11.
现代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从头至尾充满解说的电视新闻,希望能从屏幕上欣赏到有声有色的真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电视摄录采编人员,不仅要记录下客观世界的真实图像,还必须同时引进现场真实的音响——同期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记在拍摄中往往只重视画面的构图、色调等因素;在报道的字写作中,也往往只强调报道要素,而忽视了现场声音的存  相似文献   

12.
电视"面对面"由新闻现场、人际交往场和媒体传播场共同构成,电视媒介本身又具有能够传递立体场信息的特性,电视"面对面"在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场兼容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2.场描述内部各种力量之间的变动和冲突;3.场关注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与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专题片创作中,如何充分发挥电视诸要素的作用,更好地深化和揭示主题,从而摆脱"形象化政论"的说教,增强专题片的感染力,成为近年来许多电视记者、编辑不断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杜元  张滨 《新闻前哨》2006,(8):75-76
电视新闻的细节是指能够突出新闻五要素的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两个方面,它包括图像、现场语言、音响、屏幕字等要素。从观众角度上讲,电视细节就是电视节目精彩的瞬间,即兴奋点,好的情节最能吸引人,最能打动人。  相似文献   

15.
在党报具体经营过程中,党报经营必然要涉及到经营"目标"、"人"和"权力"这些经营运作中的普遍性因素,只有对这些党报经营中的诸要素加以有效管理,才能使所有这些经营要素都得到最佳的搭配和组合,才能进一步通过健全的组织程序进行有效的经营运作。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8):37-40
本文从电视图像叙事的基本规律出发,讨论电视图像作为一种媒介技术特点与其传播特征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为"时间"与"真实"的联系、"空间"与"现场"的联系、"形象"与"个体化"的联系。论文从上述三个角度,结合当下电视新闻报道实践讨论电视新闻的图像叙事中的时空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忆 《东南传播》2012,(7):144-145
电视现场直播节目作为对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现场直播的效果是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本文简述了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策划的题材划分,从"现场直播和现场直播报道的关系"、"直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新闻现场与背景材料的关系"、"演播室主持人与现场记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提出作者的看法,并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电视最强大的地方在于真实,而真实最强大的地方在于现场。在西方,现场报道被称为"镜前报道"或"站着报道",通过记者身临其境的"镜前"新闻叙述,以及对当事人现场的采访,以声音和图像的双重优势,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近感和参与感,这种现场报道方式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9.
全国现场短新闻研讨班给我的任务,是要求谈谈现场短新闻同短新闻乃至新闻的关系。这个题目看来不大,实则十分复杂。要弄清现场短新闻与短新闻、新闻的诸关系,首先需要弄清这三者的条件、特征、要素,以把握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1月我国第一档电视谈话类节目《东方直播室》开播以来,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走过了将近18个年头。到目前为止,我国电视荧屏上应该是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但是存在节目质量不高的现状,原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谈话最本质的东西——"谈话场"认识不够。本文从"谈话场"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谈话场"中话语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谈话场"的开放程度和"谈话场"的氛围这三个构成要素,认为"谈话场"是决定谈话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影响到谈话节目的成败,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