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于1989.4.29晚,在黄山市华山宾馆主持召开了关于“体育本体论”的讨论。到会的有来自全国各体院的专家、学者32人。中国体育科学理论学会主任委员轲犁同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何方生同志也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2.
<正> 福建省第四届体育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于1991年12月20日至23日在永安市举行。在会议开幕式上,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何方生同志传达了全国社会科学1991年年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和年会情况,与会者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由于这次研讨会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开得富有生气,自始至终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鸣争”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崇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闭幕词何方生我们举行了一次很有朝气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我们大家盼望已久的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了。让我们预祝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能有较大的贡献。这次...  相似文献   

4.
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21世纪初需要探讨(关注)的几个问题(续)@马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何方生$福建省体委!教授  相似文献   

5.
1987年1月22、23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简称中国体育学会,下同)在京召开了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扩大)。出席会议的有:学会常务理事及正、副秘书长黄中、张彩珍、赵斌、都浩然、曲绵域、陆绍中、王汝英、李晋裕、何方生、陈明达、黄宗成、阙永伍、武福全;全国性二级学会有关同志、轲犁、曹湘君、蔚继统、孙志安、马彬、肖天铎、杨天乐、王云德、丁雪琴、于道中、李寿棠、戴正雄、刘厚生、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体质研究论文报告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论文报告会于1987年4月10日——16日在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召开。来自体育、教育、卫生三个系统的代表共9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何方生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征集论文76篇,录选报告41篇。这次论文报告会采取大、小会结合,大、小会讨论,会上会下互相交流等形式,活跃了学术气氛,提高了会议深度。学会会委陈明达、张璿、邢文华三同志分别在大会上介绍了“中日合作青少年体质研究”、  相似文献   

7.
体育社会学(词条).何方生见: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体育社会学(sociologyofsportS)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起源与发展早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8.
研究应用系统科学提高工作与学习的创造性何方生(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350005)结合工作、结合学习唯物辩证法,研究并应用系统科学,是我们许许多多中国人的两大学习特点。我的切身体会是:“研究并应用系统科学,是一种迫切的工作需要,是提高学习效能的需要,是一...  相似文献   

9.
篮球     
G841 9412647美职业篮球选手的高收入[刊,中]/苏洁//国外体育动态.—1994(12).—95—96(SML)职业运动员//收入//篮球//美国G841.1 9412685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刊,中]/何方生//福建体育科技.—1993,12(4).—11—16参10(SML)篮球//技术//战术//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的体育究竟要走向何方?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本文立足于山东省体育的目前发展现状,对后奥运时代山东省体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山东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的贺信、贺电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袁方教授贺信何方生教授获悉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将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及论文研讨会,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原想能参加成立大会暨论文研讨会,由于教学工作繁忙,不能前往。失去这个机会,我感到非常遗憾...  相似文献   

12.
学会二届常务理事会于一月十四、十五日在京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总结学会1985年工作,研究学会在新的一年里如何为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作出贡献。会议贯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发出的第57号文件和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大会精神。出席会议的有:常务理事张彩珍、赵斌、都浩然、马启伟、曲绵域、陆绍中、邓宗琦,李晋裕、何方生、陈明达、黄宗成、阙永伍;副秘书长武福全;二级学  相似文献   

13.
改革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市教研中心体育部联合召开纪念《体育之研究》发表八十周年座谈会八十年前,毛泽东同志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较系统地论述体育的...  相似文献   

14.
作者张友龙同志是当体育教员出身的,他曾在中学和大学教过体育,也当过中学校长,后来更多时间是从事体育行政管理和研究工作。作为一个研究员他对体育教学有丰富的经验;对学校体育管理颇有研究心得;对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更是表示关切。本文是他在全国中学校长体育管理研讨会上的发言,我们节选刊登出来,希望对从事教育、体育工作的领导同志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事业胜利前进的精神支柱和科学指南.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尤其是对新时期体育工作;体育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一国两制“的奥运模式;以及如何坚持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方面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定量负荷运动下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心率变异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指标是否有差异,为提高大学生的心脏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女生15名,非体育专业15名,分别进行安静状态下、定量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后恢复期的HRV测试,应用MEGA心率变异性仪器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在安静状态下体育生心率变异性大于非体育生,但没有显著差异;在运动过程中,非体育生迷走神经降低程度大于体育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后恢复期,非体育生交感神经张力大于体育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生的心率变异性大于非体育生,非体育生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强调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笔者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近八个年头,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得心应手,伴随着自己初为人父的经历,逐渐悟得为什么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平时最让我们头疼的"体育弱势生",他们可能是我们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也可能是我们教育生涯中  相似文献   

18.
《体育之研究》与毛泽东的早期哲学思想广西工学院游毓发《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同志于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充分反映了毛泽东的早期哲学思想。文章一起始,即用唯物主义观点——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提出了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  相似文献   

19.
体育之舟驶向何方,在于社会之浪如何推涨。集体主义的强势凝聚,铸就了强国体育的辉煌展演;个体思潮的无声润透,带来了健康体育的悄然生长。但保健养身的服务生活,难掩健康体育的手段地位;唯有自由发展的精神价值,方能成就生活体育的终极登场。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五次体育课本研讨会暨首届专题论文报告会于1889年9月14日至1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6个省市的正式代表68人,列席19人。国家教委体卫司陈建华同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陈珂琦同志也专程来参加会议,并在会上讲了话。陈建华同志说:今后,国家教委将研究体育课本的问题,我国非常需要一套科学的体育教材,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有作用、有意义的工作。有大纲没有教材,体育教学工作就不规范,随意性大,结果完不成教育和教学任务。1988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同志对体育课本作了肯定。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