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语言交流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约束。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化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很多语言的基础知识必须从日本文化进行解读,否则学生的对日语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如何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利用对日本文化的解读讲解,是高校日语教师的一大课题,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本文从文化导入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出发,讨论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切入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背景下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而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已经成为日语教学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授日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领会不同语言表达包含的文化差异,因此,探究一种适合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文化教学模式,对日语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靓 《考试周刊》2014,(48):92-93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在日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日语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日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必要将文化导入应用到日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从文化导入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文化导入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若干实现途径,以期在日语教学中发挥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日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而培养社会文化能力主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所谓的文化导入,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语言教学融入社会文化之中,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结...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是进行日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如何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对日语的理解,增加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最终达成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日语语言知识,训练日语的运用能力,而且还要重视有关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因为,尽管中日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久远,但日本因其独特的民族性格、历史原因、地理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导入日本文化知识,对于日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张锦  刘禹 《华章》2013,(12)
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将语言和日本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建立独立的日语文化语言学科,这将会成为日语教学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们国内很多高校都对日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做不懈努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全面学习和掌握.本篇文章主要是论述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日语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导入,而文化导入应当充分发挥日语学习者作为文化理解主体的作用.利用学习任务法进行文化导入,不仅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更体现了日语学习者在文化理解中的主体性,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日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日语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日本文化的导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水平,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起源与生成、结构与形式、单位与组成、使用与演变,都会受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了解相关语言之相关背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外语教学不能忽视语言所依存的文化环境,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探讨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以期在日语教学中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会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师幼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基于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特殊性,从语用学的语言观出发,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内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的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说服顾客去购买某种商品,因此广告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特点。恰当运用语用学理论分析广告语言的特点,就可以理解广告英语中的内在含义,获悉其中所蕴含的各种产品要表达的文化背景和作用,从而最终理解整个语言所具有的特殊的说服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期言语行为理论出现,为文学语言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但是无论是创始人奥斯丁还是后继者塞尔等言语行为理论家,他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对言语行为本身构成的研究,尤其是言语行为如何成功实施,却忽略了隐藏在言语行为表象之下的说话人的社会心理及目的意向。试图从文学语言的性质去分析言语行为理论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和非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的外语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表现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了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外语思维的变化、语言行为表现能力与学习外语的时间和语言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掌握一门地道的外语,除了解所学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之外,用所学国家的语言方式习惯性思维等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人际交流过程中,语言成为交流中的一个沟通桥梁,但是要与人沟通,首先必须学会倾听,良好的倾听行为是人际交往成功的重要因素,反之不良的倾听行为影响到幼儿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本研究以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通过观察制定方案计划对案例的不良倾听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行为与语言修养,并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优美和谐的语言陶冶、教育学生,才能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非参与式观察,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课堂志与开放性访谈法为辅助研究法对大班额英语课堂教学中生动的师生言语活动进行了记录分析,揭示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大班额英语教学课堂语言互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交际时反映客观世界和心理行为的载体。语言的选择使用表现了人类交际的目的性、语言的功能性和自然性,反映了发话主体的言语行为和心理行为,即理性行为和情感行为。科学语言是发话主体的理性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属于发话主体的审美行为。它表现为一种情象,即意象方式。它反映情感时的核心是借助于情感因素的互渗的表象,这表现了艺术语言的情感的运思过程和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含记者,下同〉在镜头前如何把握言行,多年来已有大量的评述,国家广电总局也出台了《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主持人的言行进行规范。亲切自然,落落大方,含蓄风趣,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模式。那么选择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手段实现这一模式呢?我以为,主持人在镜头前应首先确立一种媒体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们来说,研究国际交流的实际需要是使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能顺畅、有效地彼此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研究显得日趋必要。我们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间的互相交流称为跨文化交际(Lany A.S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 2000),如何有效、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非言语交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作者从肢体语言包括目光接触和身体动作以及环境语言包括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