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心理健康、自我控制和人格的关系,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对枣庄学院的1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的各维度和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等四个维度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大五人格的严谨性和神经质维度与自我控制的各维度和总均分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控制的各维度及总均分和心理健康的各维度及总均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自我控制在人格的严谨性维度与心理健康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人格的神经质维度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初中生学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学业情绪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及回归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286名初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对初中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情绪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第一、二、三、四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0.746、0.536、0.089.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九因子及总分和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四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1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0.667、0.424、0.072;对其进行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中生人特征与学业情绪之间相关性较高;以学业情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艾森克人格的三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内-外向(E)对学业情绪没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神经质(N)、精神质(P)对学业情绪的四个维度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及总分与学业情绪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典型相关性显著,说明学业情绪在所调查的初中生群体中,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广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817名大学生施测,得出如下结论:广州大学生人格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总体社会责任存在显著负相关,分别是-0.286、-0.172;内外向则与总体社会责任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2);回归分析表明,内外向对总体社会责任倾向存在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精神质和神经质都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男、女生的社会责任心理与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存在相关.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理与人格特征的不同维度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EP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5270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除恐怖因子外,高师新生SCL-90其余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内外倾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人格特征、对专业的满意度、生源地、体育运动、是否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缓交学费、学科类别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特征及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现状,及对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探讨。文章利用各种相关量表,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上网程度较深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得到结论:PIU大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内外向(E)维度、掩饰性(L)维度得分低于全国常模,神经质(N)、精神质(P)维度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IU大学生的神经质(N)、精神质(P)维度得分与网络依赖性呈正相关趋势,而内外向(E)、掩饰性(L)维度得分与网络依赖性呈负相关趋势;PIU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PIU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性与SCL-90的各项因子分(除其他因子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探讨人格倾向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省长江大学300名大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显著高于常模.大学生的焦虑与神经质有相关(.268★★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367★★P<0.01),与掩饰有相关(-.170★★P<0.01);大学生的内外向与神经质有相关(.369★★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133★P<0.01);大学生的神经质与精神质有相关(.286★★P<0.01),与掩饰有相关(-.276★★P<0.01).结论 大学生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恋人格量表、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广州某高校2013年入学的6126名新生不同自恋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显性自恋特质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t=5.81,P〈0.001);隐性自恋特质无明显性别差异(t=-1.75,P=0.08).在控制自尊变量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与SCL—90的10个因子、UPI均相关显著.结论 控制自尊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衡书鹏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6):82-84,90
探讨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大五人格各因素上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F<0.01);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而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职单招生与统招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异同,研究采用症状自评清单(SCL-90)、网络成瘾表和人格特征问卷(EPQ)对3708名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单招生的SCL-90问题检出率略高于统招生,单招生的敌对因子分数显著高于统招生(p<0.05);单招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及问题检出率均高于统招生;在人格特征方面,单招生在内外向、神经质及精神质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统招生(p<0.05)。这表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单招生与统招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88题成人版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近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聋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残疾人群体 ,本文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自编的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我国第一所聋人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 1 5 8名聋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 1 )聋哑大学生SCL - 90量表的大多数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心理问题检出率也明显高于非残疾人群体 ;( 2 )家庭经济状况和所学专业是影响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而性别、年级、城乡地区、残疾等级、残疾年限等因素对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应关注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加强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高校2010级2 214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得分与常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掩饰程度量表得分上与常模无显著差异;有161人的神经质得分大于等于65,占8.0%;男女大学生在精神质、掩饰程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90后"与"80后"大学生在内外向、神经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而,"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了解5.12震后志愿者的人格特点和灾后心理健康状况,为将来志愿者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依据.采用大五人格简表、SCL-90、PTSD-SS量表在北川做过志愿者的12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友善性和外倾性在性别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较高的利他性和道德感水平;(2)心理健康状况上女生好于男生;(3)表现出高SCL-90症状的志愿者往往伴有PTSD症状;SCL-90焦虑、强迫、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上检出率较高,表现出中轻度的PTSD症状;(4)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和友善性对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得分低,友善性得分高的志愿者灾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94名南京工业大学工学院本科生综合幸福感问卷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状态良好;除正性情感与抑郁、敌意和SCL总均分无显著相关外(其中正性情感与抑郁t=-1.21,P〉O.05;正性情感与敌意t=-1.91,P〉0.05:正性情感与总均分t=-2.27,P〉0.05),生活满意和正性情感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均显著负相关,负性情感维度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均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是影响90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90后大学生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自卑感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对35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性别比较。结果:女生SCL-90总分,除躯体化、敌对、偏执外7个因子分均高于男生,除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外存在显著差异(t2.321,P0.05);EPQ中,除内外向外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3.629,P0.01);FIS中,女生的自卑感总分、五方面因子分均高于男生,除学习能力外,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3.629,P0.01);性别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自卑感多个因素存在弱相关;男生的自卑总分、内外向、掩饰性进入心理健康回归方程,女生的自卑总分、神经质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女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男生差,比男生情绪稳定性差,掩饰性强,比男生自卑;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多元回归方程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来自湖南省9所高校的1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领悟社会支持与人格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2]总体上而言,随着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责任性和神经质对忧郁以及焦虑的影响均逐渐减弱.结论: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春英 《成人教育》2012,32(1):68-6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某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大学生样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症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对5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维度与SCL-90症状各因子及EPQ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消极情绪与SCL-90症状各因子和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SCL-90症状各因子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偏执、恐怖、个性的内外向得分、神经质得分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密切相关,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不利于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个性养成,减少消极心理症状、养成积极个性品质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