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皓 《记者摇篮》2004,(8):26-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丰富生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媒体中的旅游专版、专刊、专栏正是为了适应读者需求面而不断“扩张”。如《大连晚报》每周设置4~8个专版,全称《大连晚报·大旅游》专刊,它使整个报纸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作为经济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新闻、社会新  相似文献   

2.
大连晚报总编辑赵振江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仔细阅读晚报内刊《今日简报》。通过这张晚报自己办的内部"小报",他要看看今天的《大连晚报》,在新闻质量上还有什么问题;新闻出版还有什么差错没有;与同城媒体相比,晚报当日的新闻优势在哪?还有什么差距。他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这个‘简报’主编在报社的影响力比我大啊!编辑记者都重视。"  相似文献   

3.
7月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是一座丰碑,其鲜红的血色润泽了一个新中国。15年前,《大连晚报》创刊,选择在这样一个让人们永远记住的日子,自然也让人们联想许多。新闻,有人说这是瞬间的历史,也是明天的历史。大连晚报人,作为新闻的记录者,作为其所记录新闻的历史见证人,15年来,他们在肩负着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的同时,无疑,他们也在创造和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我们在编辑这期特刊时,随着编辑工作,对《大连晚报》和大连晚报人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此生出崇敬,也生  相似文献   

4.
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各媒体为增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除保持原有新闻版块的拼抢外,更强化了对专副刊领域的争夺。沈阳晚报在2006年下半年对《沈水副刊》进行了改版,增强了《健康》《说法》《历史》等专刊;《辽沈晚报》在2007年也有了大动作,压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份,我大学毕业,进入报社工作。这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在《嘉兴日报》新闻中心、专刊中心和《南湖晚报》成长周刊部、嘉周刊部担任记者、编辑,现在是嘉周刊部的执行主任。两年中,我在报社这个大团体中扮演的角色较多。转换也比较快,因此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6.
1.1988年7月1日,经市委批准,出版了大连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张晚报——《大连晚报》。周三刊(二、四、六下午出版)。《大连晚报》是在《大连日报》出版的《棒棰岛周报》的基础上创刊的。1988年6月23日,即《大连晚报》创刊前夕,《棒棰岛周报》出版了最后一期。在3年多的时间里,共出刊198期。《大连晚报》创刊时总编辑为吴厚福,报社设6部2室,即新闻部、出版部、社会生活部、文化部、体育部、广告活动部、办公  相似文献   

7.
《大美晚报·记者座谈》周刊创始于1934年9月1日,自第二期起,每逢星期五出版,1935年后改为星期四出刊,直到1936年5月7日终刊。该刊共出89期,因中间漏掉了31期,一直错号到休刊,最后编号错作90期。《记者座谈》为恽逸群、陆诒、刘祖澄负责编辑,主要责任编辑是恽逸群。该刊作者为当时一些倾向进步的年轻新闻工作者,如袁殊、杭石君、章先梅、吴半农等。由于吴半农在《大美晚报》当编辑的缘故,这一新闻学专刊才得以在该报出版。  相似文献   

8.
自1980年以来,从大学直接分配和调到我们报社做记者、编辑工作的青年同志已达83人,占全报社记者、编辑队伍总数的53.2%。几年来,我们责成编委会一位成员专门负责,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做好培养提高青年记者、编辑工作。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当中绝大多数进步较快,有两名同志被评选为大连市劳动模范,有6名同志被提拔为部主任、副主任。去年以来,有9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3名同志荣获大连市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有36人次获大连市以上好新闻作品奖;有的撰写的经验性文章被《新闻战线》发表;有的采写的报道被《人民日报》转载。去年年底,大连市8万名读者评选出的“十大新闻人物”中,有4位新闻人物是由青年同志采写的。本报23个专刊、专栏,有14个是由青年同志采编的,他们富有热情、锐意创新,大部分专刊、专栏办得生动活泼,深受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2013年,《大连晚报》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创新经营模式,不再死磕版面,而是针对市场变化,创新经营,做好经营转型,开展多媒体运营,力保广告市场。以报带刊,出版高铁杂志2013年2月,《大连晚报》与大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合作出版高铁杂志,这本杂志定位为"东北的视角、大连的窗口",面对整个东三省及与北京对开的各组高铁。报社为此特别组建了专门的采编团队,得到合作方高度认可及良好的市场反馈。与此同时,报纸与杂志初步实现信息、客户资源共享,报刊联动,彼此互补和带动。增办"县域"专刊,打开县区市场  相似文献   

10.
崔巍 《当代传播》2000,(1):58-61
《北京晚报》《民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的发行量在京、沪、粤三地分占自费币场的鳌头,这充分说明了晚报在三地群众中的影响力之大。三家晚报之所以能赢得城币居民的喜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的社会性、服务性、趣味性等特点以及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的风格。但是,由于三地发展历史、地域环境、文化氛围等的不同,三家晚报在风络特色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各有长短。笔者试从总体结构、新闻版、专版专刊、副刊及同类报道等方面对三家晚报作一些比较分析。一、新闻版面及新闻报道比较──《北京晚报》:侧重地方新闻凸现百姓风格──《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1.
天津《今晚报》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新闻时效快,赢得了好评,人称“晚报奇葩又一枝”,在天津和全国晚报界有相当影响。《今晚报》有哪些办报经验呢?前不久,我们访问《今晚报》总编辑李夫和副总编辑郭长久的时候,他们谈了这方面的体会。“《今晚报》是1984年创刊的。”身材高瘦、两鬓银丝的李夫同志对我们娓娓道来:“说到晚报,我认为全国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大连晚报·体坛星期四》早在大连人的心目中形成了名牌栏目(专刊)和拳头产品。4年的《体坛星期四》之路,由于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不断地拓展,使得广大读者以星期四一天抢购晚报的阶段,升华到了晚报体育天天抢人眼的局面。4年的《体坛星期四》之路是充实而不平凡的。4年来,《体坛星期四》以独特的视角,记载着悉尼奥运会、十强赛、世界杯等体坛的每一热点,见证着中国体育每一次变革的历史,引领着大连足球由1999年后的谷底反弹的大潮。  相似文献   

13.
陈兴来  李花 《今传媒》2012,(7):143-144
作为在上海出版的唯一美报——《大美晚报》供职最久的主笔、总编,高尔德(Randall Chase Gould)(1895-1975)在其长达45年的新闻从业期间,身兼数职。而在中国尤其是《大美晚报》近二十年的新闻编辑生涯中,高尔德所表现出的杰出编辑才能与管理才能,使该报迅速步入上海报业佼佼者之列。此外,他对新闻专业主义"执拗"般的坚守,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值此《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之际,谨向大连晚报社的全体职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给予《大连晚报》大力支持的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大连晚报》自1988年7月1日创刊以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受众群体广泛,发行量日益扩大,发展形势喜人,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报纸,为大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专刊副刊是报纸的“半壁江山”。专刊副刊办得好,可以给报纸增色、添趣,使报纸可读、耐读,增强报纸的竞争力。《工人日报》的副刊《人生驿站》(原名《人生之旅》)在诸多专刊副刊中可称为佼佼者,受到报界同行的称赞和许多读者的喜爱。《人生驿站》副刊有三个特点:一、定位准确、恰当。新闻定位,是专刊副刊的生命。没有准确、恰当的定位,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注目,在报业竞争中就站不住脚跟。定位,就是明确办刊宗旨,界定本刊内容,找准读者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编辑方针,使自己的专刊副刊显示其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个性。《人生驿站》好就好在定位准确、恰当。它根据母体,即《工人日报》的办报方针和读者群来确定本  相似文献   

16.
李明明现任大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兼大连日报社总编辑。从担任大连晚报总编辑起到任职大连报业集团,李明明先后荣获辽宁报业发展奖——重大贡献奖、中国晚报杰出贡献总编辑奖;被评为大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2,(8):137
随着客户端新闻、资讯质量的提升和客户端影响力的提高,手机门户也会逐渐赢得用户的认可。合作企业的报道借助客户端巧妙植入,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近日,搜狐新闻客户端提出"指尖上的奥运"移动互联网整合报道模式,引起行业关注。本次搜狐新闻在奥运方面做足文章,利用手机随时随地的特性,量身定制奥运专版,在订阅服务中升级《搜狐早晚报》、《奥运专刊》、《全景奥运》三大刊物供用户自主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河南省《平顶山晚报》推出《鹰城周刊》,晚报的周刊从当初的一周一期8个版,发展到今日的一周五期每期8个版,分别是健康视界——医疗·健康专刊、财经纵横——金融·旅游专刊、车行天下——汽车专刊·教育博览——教育·楼市·家装专刊、品质生活——鉴宝·美容·情感专刊。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大报社为适应市场需求,扩大读者群,专刊专版都在不断创新,《平顶山晚报》周刊自2009年起全新改版,每周五个行业专刊,内容涉及医疗、金融、教育、汽车、家居餐饮、情感等多个领域,而如何把这类生活服务类的版面办得有声有色,让读者常见常新,最关键的就是让专刊“动”起来,赋予它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