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有利于一个人的心智成长,读好书,读懂书,掌握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是关键,熟悉各类阅读方式,学习各种阅读技巧,才能达到有效阅读。图书馆员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技巧,让读者能体验到增长知识的快乐。有效阅读就是快乐阅读的奥妙。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覆盖及微信阅读、听书、APP阅读器、视频直播等的兴起,新媒体主导的现代阅读方式正全面冲击着传统纸质书的阅读.此时的读者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从而理解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很艰苦的,而精深的知识是不易得的;除非我们精研此道,走进阅读的深处,否则我们就无法打开表层,进入到一种可选择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阅”与“读”两个字入手,介绍了浏览式与精研式两类阅读法,并结合“书”与“网”的阅读与利用,探讨了阅读推广馆员的“知”与“能”,力求在网络时代建构以阅读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达到多种知识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更好地投身到阅读推广的实践.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阅读看起来已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大学生的阅读却似乎越来越少.文章认为,就阅与读两种阅读行为而言,读比阅更重要,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应当在书与网间穿行,立足于阅读内容,从专业阅读、人文阅读、休闲阅读三个方面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知道怎么做,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更好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海天出版社2013年问世的全民阅读推广新读本《阅读,与经典同行》《纸老,书未黄》和《近楼,书更香》进行评介,探究它们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在全民阅读政策的不断深入下,我国已经形成幼儿早期阅读相关政策引导的基本框架,并将对未来童书出版与儿童早期阅读的有机结合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展开研究,认为我国儿童早期阅读政策体现了对儿童为何阅读、阅读什么、如何阅读以及早期阅读发展的关键问题这四个方面的基本框架规定.基于此,研究进一步提出我国儿童早期阅读相关政策应从指导思想、内容建设、出版方式和童书评价层面促进我国童书出版走出特色化的发展之路,推进我国童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儿童阅读,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移民美国的英国新教徒.美国的阅读教育和阅读课本的演变,也从这时开始.从17世纪到20世纪,美国儿童阅读课本经过了角贴书、启蒙读本、拼写书、分级读本不同阶段,这些不同的课本格式也是各个历史时期阅读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徐雁是各种书话内容与体式的创新实践者,从<秋禾书话>到<苍茫书城>载录其读万卷书的成果,网络版<秋禾话书>又记录其行万里路的收获,他以多彩的书话精品、诸种新书话体式引导阅读.  相似文献   

9.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1,(8):25-27,30
从殖民地时期到1830年代,美国儿童阅读课本经历了角贴书、启蒙读本和拼写书这三种形式,1836年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儿童阅读课本:《麦加菲读本》.  相似文献   

10.
徐丽芳 《传媒》2021,(1):77-78
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认知行为,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群和社会的文化活动和现象.阅读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但其所倚赖的生理基础和其所伴生的消费活动都是物质维度的;阅读是社会成员自组织的利器,但也是开展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阅读社会学》一书从社会学视角研究阅读,深入、系统地揭示了阅读作为一种复杂人类活动所具有的丰富维度.  相似文献   

11.
“校园书香阅读文库”一套12册出版面世后,立即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其中《读书有方》一书是以“读书”为主题的随笔、散文和讲演稿的集成,旨在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意在启发青少年的读书兴趣.《读书有方》立意构思巧妙,在“阅读环境”“阅读多重价值”“阅读方法”等方面的阐述凸显了其专业价值,对培养大众的阅读情意、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让名著走进生活——读《名著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王余光教授致力于阅读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了几部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名著的阅读>是其研究成果之一.是书面向普通大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亦是阅读学研究的入门著作.在此,笔者不揣浅陋,作一简评.  相似文献   

13.
电子书的发展及版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个崭新的概念--电子书正悄悄走进人们的生活.狭义的电子书指的是手持的阅读设备;广义的电子书是指从书的写作、编辑、出版、发行到阅读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电子书既可以拿在手持阅读设备上浏览,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阅读.电子书不仅能展现纸书上的文字、图片内容,保持纸书的原版原式,同时还可以附带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许欢  罗永航 《出版广角》2021,(5):10-13,17
共享阅读的发展是全民阅读深入发展的一种体现.城市共享阅读环境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特点,在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和全民阅读的推广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云南省书理图书馆倡导建立一种以书籍为基础的新型社交理念,打造充满书香气息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的形体和内涵的丰富多样,给我们提出了"多读书"和"读好书"的阅读推广任务。阅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现代人必须养成读书、阅网、观景三结合的阅读生活习惯。"全民阅读"这一理念覆盖阅读客体、阅读主体、阅读本体三个重要领域,凸现了"大阅读"观的时代价值。《全民阅读推广手册》一书推介古今阅读理论的精华和中外阅读实践的经验,不仅总结了有关阅读的传统理论和成熟经验,而且展示了阅读实践的新方法和新进展,是一部开卷释疑、读之益智的重要工具书。  相似文献   

16.
从阅读量、阅读动机、阅读倾向及阅读障碍等方面,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利用图书馆;阅读动机多样化;以纸质阅读为主,同时网络、手机阅读在兴起;学业重、想看的书图书馆没有是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同时存在阅读量偏低、阅读缺乏计划性等问题.图书馆需在阅读环境、图书配置、服务模式、阅读指导等方面加以改进,促进和提升大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7.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该活动是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贴上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椅.无偿提供给拾到书的人阅读。拾书人阅读之后.再根据标签提示将书送回到公共环境中去。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城市(如沈阳、杭州发起该活动。我市在一些轻轨车站也有漂书活动.但由于这一漂书活动本身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如由于仅限于轻轨站导致漂流不畅——让图书继续漂流还得专门跑到轻轨站).  相似文献   

18.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1,(11):22-25
苏斯博士阴差阳错地被卷入美国的阅读战争,他最畅销的书都是儿童阅读课本.苏斯博士本人支持拼读法,但是他的书却是基于整词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江苏省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电子阅读情况、使用电子阅读设备以及进行移动阅读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特点.结果表明:与纸本阅读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阅读.大学生在移动阅读内容、常用电子阅读设备、移动阅读目的与阅读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提出了还书提醒、OPAC查询、手机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是大学生最需要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20.
"共同阅读"是美国大学的一类阅读活动的统称。文章分析了活动的组织及合作机构、目的、书的遴选、读者获书方式等,将"共同阅读"的特点总结为:学校重视,程序规范;与学生课程相结合;有激励机制;大学图书馆发挥积极作用。并归纳了4点启示:大学各部门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重视阅读推广的长效性,吸纳学生参与阅读推广的组织,着力开展面向大一新生的阅读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