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世界和中国变革激烈、跌宕起伏、英雄辈出的世纪。在这众多的英雄或杰出人物之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晏阳初。杜学元教授等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晏阳初年谱长编》一书是对晏阳初一生事迹的详细记述,为我国第一部按年谱长编体例编写的晏阳初事迹的学术著作。介绍了该书的选题价值、史料选取情况、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该书做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王文岭撰写的60余万字《陶行知年谱长编》于2012年底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晓风先生生前即已为该书写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所长徐志辉教授皆慨然题序。该书付印之际,著名作家、与陶行知研究早有前缘的马识途先生欣然题写书名,亦为该书增色添彩!早在1980年代初陶行知被平反后,便有三种版本的《陶行知年谱》先后问世,为随后近30年学习、  相似文献   

3.
陶研界泰斗胡晓风先生生前在为本《长编》写的“序”中写道:“《陶行知年谱长编》将为人们展示陶行知三十年来精心绘制的一幅生活教育的生动画卷。”“阅读《陶行知年谱长编》,仔细品味这幅生活教育画卷的内涵,才能从纷繁的事件中,领会陶行知的思想、人格、精神追求,对于生活教育理论以及生活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定会有所裨益。”这是对本《长编》价值的适切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认真阅读《张伯苓年谱长编》,我认为当前我们学习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张伯苓的教育思想中,体现出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抓学校的硬件建设.他说:"欲使学生长进,设备方面不可不求扩充."学校只有具备了最好的、一流的教学硬件,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年张伯苓对学校的硬件建设是十分重视的,事实上,我们现在办教育,也必须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下工夫.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教学硬件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5.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王文岭编撰的《陶行知年谱长篇》即将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近60万字,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再现了陶行知先生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以期改造中国教育、尽瘁于民族独立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共和国家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6.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王文岭编撰的《陶行知年谱长篇》即将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近60万字,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再现了陶行知先生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以期改造中国教育、尽瘁于民族独立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共和国家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孔凡礼的《苏轼年谱》作了具体而又深入的评释, 指出该年谱在考稽纠偏、正本清源、创新发明上都有独到之处, 是一部超越古今的新型《苏轼年谱》。  相似文献   

8.
由高平叔先生撰著的《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已于近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蔡元培先生自己的著述和研究蔡先生的专著,在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已经出版的,不在少数,一个公认的看法是高平叔教授在蔡先生生平研究方面处于无  相似文献   

9.
可贵者,执着与坚持——读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头放着一部厚厚的四大本《蔡元培年谱长编》,这是一部洋洋洒洒长达200万字的巨著,是望九高龄、耄耋老人高平叔教授的传世之作,是他60年来目不窥园、手不停挥、体大思精、巨细靡遗的心血结晶,是国家教委“九五”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它不仅详尽地阐述了蔡先生...  相似文献   

10.
《张伯苓年谱长编》的出版在我国现代教育史研究方面是一件大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我国现代教育史的研究,特别是现代史早期的研究,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伯苓先生开创中国现代教育的实践是自觉的,是受其教育思想以及社会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指导的.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和启迪作用,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个人虽然不是教育思想的研究者,但由于我得以成长的中学、大学与张伯苓先生的历史渊源,我也写过一两篇短文章来阐发张伯苓先生的思想,如关于公能教育的思想.但张伯苓先生不是一个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极少留下由他本人执笔写作的文字,所以我在写作有关张伯苓先生的教育实践和思想的文章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读《王山史年谱》札记马明达《王山史年谱》是赵俪生先生的一部力作,初稿完成于一九四七年,历四十个春秋后,近年由齐鲁出版社出版。约二十年前,我曾有缘拜读《年谱》的稿本,现在再读刊本,不但有今昔恍然之感,而且从刊本的明显推进上,想到老一辈学者不息的求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1928年丁文江先生著作出版的《徐霞客先生年谱》(以下简称“丁谱”)、奠定了近代徐学研究的基础.被认为徐学领域里的“开山之作”.成为徐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作;六十五年后.褚绍唐先生又在吸收新资料、利用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丁编“年谱”进行了修订扩充.撰成《增订徐霞客年谱》(下文简称“褚谱”).成为当今徐学领域里又一崭新成果.近来.笔者在研究涂霞客交游的过程中.对两谱进行了一些比较,觉得《褚谱》虽然在诸多问题上对《丁谱》进行了修订.突破了《丁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在许多问题上则沿用《丁谱》.我们认为仍有商榷之处.本文就两部年谱中的一些史实问题作些简要的说明和考订,以冀徐学专家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张伯苓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版),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4.
真采于乾隆甲申年修成的《西山真夫子年谱》,为有关真德秀生平事迹的现存唯一年谱。该年谱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讹误.需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有助于对真德秀文献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于北山先生的《陆游年谱》是一部从内容到体例都有独到建树的谱学名著。此著较早地打破了传统谱学著作那种习为单纯史料罗列的做法,以客观史料为依托,在探索谱主历史命运的同时,把谱主的生命史重新激活了。全书材料丰富,考订审慎,融年谱、评传为一体,惠人良多。  相似文献   

16.
来新夏先生新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以下简称《知见录》),是一部查找近三百年来我国历史人物资料的重要工具书,凡六卷五十余万言.前五卷是书录,依时间顺序次第:卷一,明清之际人物;卷二,顺治、康熙、雍正时期人物;卷三,乾隆时期人物;卷四,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时期人物;卷五,生于清而卒于辛亥以后人物;卷六为附录,包括《知而未见录》和两种索引.书前有序言、凡例,介绍了清人年谱总的情况、年谱的史料价值和编纂体例.《知见录》共著录年谱800余种,约1,200余卷,简介谱主684人.  相似文献   

17.
论述编撰《林纾年谱长编》的总体构想。课题尝试运用现代史学方法对近代闽籍历史名人林纾进行知识考古和重诂,涉及谱主一生四个不同特质的时期。介绍这项课题的选题背景、动机和主要任务,同时提出年谱编撰方法方面的新观点。研究的目的是以新的历史观重构特定时期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8.
黄世仲是清末民初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民主派中首屈一指的小说家。他在广州辛亥光复后被陈炯明以莫须有罪名枪杀,他的名字不像近代一些著名小说家那样彰显。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颜廷亮所著《黄世仲革命生涯和小说生涯考论》一书对黄世仲冤案作了详尽的考辨,对黄世仲作品在近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了更充分的论说,是近代文学研究界有关这一论题的代表性成果。《宋濂年谱》系徐永明所撰,它吸收了既有宋濂年谱著作的优点和长处而更为丰赡、完备,征引广博,纪事繁富,是一部集宋濂年谱大成的新著。  相似文献   

19.
肖阳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08-109
赵兴勤教授新近出版的《赵翼年谱长编》(全五册),是一部富含创新意识、具备较高学术水准的厚重之作。它的出版,是清代文学研究的新创获,代表近年国内外赵翼研究的前沿水平。是书之学术贡献,约有如下三端:一是对谱主传世作品逐一加以编年考订,使读者能比较清晰地看出赵翼思想演进的轨迹;二是将赵翼交游人物考订出95%以上,纠正各书疏漏达上百处之多;三是在文献考订上,凸显出“细”“慎”“精”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香港吴天任教授所著《杨惺吾先生年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年版,以下简称“吴著《年谱》”),以创新的体例,丰富的资料,被大陆学术界评价为“郦学”研究的“巨构”。我因忝列《杨守敬集》整理小组,又承担杨守敬自订《邻苏老人年谱》(以下简称“自订《年谱》”)的整理工作,因而多次拜读吴著《年谱》,深佩其博洽,于自订《年谱》阐发綦多。随举一例,如自订《年谱》四十五岁条下原有:“又黎公本文章之士……”一段文字,吴先生认为此段文字事涉《古逸丛书》,系“有关书成序跋”,故吴著《年谱》将此段文字改录于杨守敬四十六岁——即《古逸丛书》刻成年条下,就极具见识。当然,即便是一部优秀的著作,也难免错讹。吴著《年谱》也是这样,存在着一些不尽妥善之处,爰及所见,择要辨商如次,以就教于吴天任先生及诸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