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太极拳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形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功用独特,愈来愈受到世人重视。太极拳在萌芽、发展变化过程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其拳理、拳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透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研究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太极拳理论,加快太极拳发展步伐,为建设现代太极拳理论体系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起源、内涵、属性、作用等方面对太极拳文化与太极拳进行了辨析。提出,太极拳文化与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有着不同的起源、内涵、属性、作用,同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文化特质与演变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中国武术重要拳种之一的太极拳,自诞生起就具有典型的高雅文化特质。其拳理是吸收了太极文化、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完善的太极拳理论体系。其拳法是博采了众多武术拳种之长,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拳技术风格特征。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理论体系成熟的体现,也是中国武术文明化进程的使然。在近代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太极拳技术上体现出由繁至简的演变特点;太极拳文化体现出由高雅到通俗的演变特征;太极拳受众体现了从少数武术精英修习到大众参与的特征。太极拳所具有的高雅文化特质被不断消解,从而影响了太极拳的文化形象。坚守太极拳高雅文化特质的本源,以“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共存的发展思路,促进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哲学与美学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提出构成太极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太极拳美学思想、起源、发展进程等不同侧面的分析研究,增进国人对太极拳的进一步认识,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太极拳理论体系框架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现代和谐社会与太极拳文化的相互关系,指出现代和谐社会应具备以人为本的六大特征,提出了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及作用,阐明如何弘扬太极拳文化,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太极拳理论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体系中优秀的拳种之一,她的一招一式表达了人与人在对抗技击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哲学。太极拳理论把技击、修炼、养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堪称武术理论中的精品。在以往对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的理论引用频率很高,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有距离感。其实太极拳的理论所包含的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和发扬,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借用了“太极”概念,建立在太极学说基础之上的武术拳种。为改变当前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中对太极文化的遗漏和疏忽,从文化本源切入,结合高等院校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肢体活动等技术载体来充分展示和表达太极拳内在的文化坐标,并提出符合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发展与创新改革的对策,以期在现代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将承载着中华博大精深文化传统的太极拳切实有效的运用到高校现代体育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的阐述,认为周易太极,阴阳五行,道教思想,孙子兵法,以至于道德伦理等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在太极拳中体现出来。具体剖析,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规范,道家的为人策略与养生技术,佛家的禅定方法,兵家的作战思路,最后简单阐述了太极拳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同构性进行分析,认为:《易经》作为中国哲学思想源头的同时也是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本体同构的思想源头;道这一内涵丰富的万物本体是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上的本真存在;气则是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文化形而下的道器载体.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了探讨太极拳本真的文化内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哲学、宗教学、体育学等理论,从修炼文化视角,分析太极拳思想、技术秉承《道德经》《道藏》等道家、道教文化精髓,探讨太极拳与道的辩证关系。研究认为:道家的“阴阳”“八卦”与“五行”演化太极拳的世界图式;太极拳承袭道家、道教的“身体观”“内景观”的内求文化导向;道家、道教命功的根劲、养炁、洗髓、蓄神构成太极拳的功夫机理;与道之本体的合和向度,决定太极拳修为之高低;道家的“道化德生”造就太极拳性功的客观效应;太极拳的终极价值是以武入道、拳道合一。对挖掘、还原太极拳文化的原初属性,传承并发扬光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世界普遍厌恶张扬、竞争、扩张的时代大背景下,追寻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正在兴起.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在这一世界性的追求中,满足着这样的文化需求.太极拳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文化典范,是休闲时代的必然需要,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出了上好的文化品味.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种族人群的健康,有利于教化世界所有成员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们应该自信和自豪地断言,中国的太极拳文化应该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运动是中国传统化中的瑰宝,她把中华民族传统化的人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本从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动作结构特点和技击特点三个方面,对太极拳动作表现出的传统人性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析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更注重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借此使人们对太极拳的真正文化价值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武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支,也在中华大地上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太极拳的盛行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当时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国力的衰弱;太极拳自身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民国时期太极拳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杨式大架太极拳的技术特征 ,从关节角度定义杨式太极拳大架概念 ,对杨式大架太极拳身型技术要求 ,下肢步型的膝角等关节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发现下肢的关节角度具有良好的发力、稳定特性 ,揭示出太极拳的诸多特点 ,并且认为 ,决定太极拳动作间架的第一成因是它的技击性 ,充分说明太极拳动作的技击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对16名优秀太极拳练习者的5个典型太极动作的脚底9个区域的压力分布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太极拳运动中,脚底第1跖骨头和第1脚趾的压力载荷显著大于其它部位(P<0.05);在太极拳的向前、向后和左右脚步动作中,足底压力中心的内外侧方向上的位移显著大于正常步行(P<0.05);在太极拳的向前脚步移动中,足底压力中心的前后侧方向上的位移显著大于正常步行(P<0.05).该研究认为太极拳运动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可能是造成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平衡和控制肌肉力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