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敏 《中国教师》2005,(4):57-58
有一次,我去参加小孩的家长座谈会,班主任老师重点向家长汇报了学生近一段时间的学校表现,其间说到纪律,称赞班上女孩子很听话,老师对他们非常满意和放心,而对男生则责备其诸多不是:上课耍小动作,喜欢接老师的话;下课疯玩,有时让不得人,管不住自己,以至打架惹事……最后班主任恳请家长与老师配合多费心管教。我的小孩是女生,听完老师的话似乎应该庆幸才是,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说起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模式化,缺乏个性,驯服而无创造性,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过去以“是否听话”为好学生标准的观念也普遍遭到否定。但在具体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丰富多样,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地发展。我们的老师有时也很感慨:“做老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做好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意识越来越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人格,过去那种“师道尊严”。老师就是权威,老师说了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3.
工作中,班主任经常会碰到一些不“乖”的学生,他们对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否定;对思想教育和学校纪律消极抵制、蔑视对抗……这些令人头疼的学生自然不会像听话老实的学生那样受老师欢迎。但作为班主任,如果细心观察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些“反叛”的学生身上,其实有着许多闪光点:他们头脑聪慧,思维活跃;观念更新快,思想前卫;敢于质疑,富有创新精神……因此,那些一向视反叛学生为“另类”的班主任,非常有必要认真解读他们。“反叛”学生一般都具有逆反心理。什么是逆反心理?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4.
问一问 要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委,不要错怪学生。学生与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也有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批评,很可能会错怪学生,对学生造成很深的伤害。所以,凡事一定要进行调查,搞清真相。   缓一缓   学生的缺点错误,有时会让人十分气恼。班主任如果在气头上批评学生 ,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对学生身心是一种摧残。此时,最好缓一缓,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适当的方式去批评教育学生。   引一引   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学生犯了错误时,不会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像个慈祥而有经验的长辈一样,对学生…  相似文献   

5.
申淑敏 《河南教育》2009,(12):38-39
班主任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随着学生发育的提前和社会大环境的日益复杂,类似莫岩的“青春期躁动”式学生屡见不鲜。青春期的学生会有一些出格的言行,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的本质不好。莫岩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申淑敏这样用心的好老师。一个用心班主任,会让他的学生变得很幸运。  相似文献   

6.
顶嘴     
一直很听话的女儿,开始与我顶嘴了。女儿的顶嘴有时让我感到无奈,有时让我感到汗颜,有时又让我感到欣慰。女儿6岁了,在家里,我总是教导她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常只要她能做到的事,我就绝不出手。每当此时,女儿虽然很不情愿,也得乖乖地自己去做。当然,只要她做得好,我就会表扬她一番,让她有一种成就感,更加乐意“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很多班主任出于树立威信、从严管理的考虑,在学生面前从不敢轻易表露自己。这是班主任工人的一个误区,是玉主任角色意识的严重错位。众所周知,现代学生社会接触面广,信息接收多、思维活跃且波动性大,他们往往对“不苟言笑”、“不可接近”的教师敬而远之,而迫切希望班主任教师能够善解人意、和蔼可亲,他们希望接近老师、了解老师,希望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如果他们的这一愿望得不到满足,则会对班主任的教育反应冷淡,甚至“无动于衰”。班主任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工作质量和效率必将难以提高,事倍功半,还不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听到一个小故事。班里来了一位实习老师,学生们不明白,纷纷向自己的老师打听。老师为了"要挟"那群有时颇让人头疼的学生,就说":你们这样不听话,我不愿意教你们了!"谁知,一些孩子信以为真,当场就哭起来。还有一些写来了留言条,表示自己愿意听话,希望老师不要调走。此时,老师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做法伤了孩子们的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我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有的班主任很受学生的欢迎,而有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和学生产生了对立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想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班主任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和才能。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无限的时空都感兴趣,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因此,只有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生才会把班主任既看作自己的导师,又看作自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张伟  边洪莹 《班主任》2010,(3):17-17
处理学生请假是班主任的难题之。有时学生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懒惰或放纵,会绞尽脑汁地找理由、想办法向老师请假,佃老师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安令,一般不会轻易准假,有时甚至会千方百计地调查学生请假背后的“阴谋”,最终使正常的请假行为演化成一场场师生智慧的“博弈”。  相似文献   

11.
曾珊 《教书育人》2013,(11):64-65
班主任就像一个家庭的家长,所要做的工作琐碎而繁杂,既要负责班级学生的学习,又要关注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当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难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常常会觉得烦躁。如果此时再有某些学生犯些小错误,便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失去耐心,向他们发火,有时甚至还会搞点“小暴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心理咨询培训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向培训老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咨询过程中,有时我很想帮助那些学生,可是我不知该怎么帮他们。您能不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建议?”听到这个问题,同样作为学员的我,感慨万千。许多初涉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尤其是从其它岗位转到心理咨询工作上的),往往都带着极大的工作热诚,在内心都希望能迅速帮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过度的热情会使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目标,甚至是脱离实际的“幻想”。例如:学生的问题应能迅速地被自己解决;我可以为…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教育学生,抓住时机很重要。有经验的班主任,决不是当学生出现什么问题了,立即拿来“问斩”,就事论事,批评一顿了事。他们十分重视教育的时机,十分重视事情的“火候”,因而虽没声色俱厉,却能使学生口服心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笔者了解,班主任老师一般都很重视如下的一些教育时机:一是某种不良行为刚露头的时候。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养成,往往与第一次发生不良行为时末能被及时指正分不开。小学生认识水平低,社会阅历浅,有时做了错事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错;有时虽然也觉得不太对,但并无人指责,所以也就不认为是回事了…  相似文献   

14.
西西信箱     
过去 ,班主任老师很信任我 ,现在却很信任我的一个好朋友 ,他也因此而春风得意 ,经常奚落别人 ,班主任也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对我发脾气 ,我该怎么办呢 ?阿亮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老师也是一样的。当然作为老师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应该对同学表现出厚此薄彼 ,但其实上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却很难。比如你的班主任老师过去很喜欢你 ,信任你 ,你是不是也很得意呢 ?会不会也奚落过别人呢 ?别的同学是不是也看不惯你呢 ?其实 ,很多事情如果我们能够进行一下“换位思考” ,那么我们会变得更明理、更清醒。现在班主任冷落你而信…  相似文献   

15.
一、以公正的处理消除对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积极要求上进的.他们在学校里要求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看待,即便是所谓的“差生”,在许多方面也希望得到同学,当然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学生的对立情绪,大都与学校、班主任的处事不公、不讲原则有关.班主任有时也会因为受某种环境影响、情绪原因而草率行事.但是班主任必须严以律己,不能寻找各种“客观原因”为自己的过失辩解,原谅、开脱和迁就自己所犯  相似文献   

16.
一位家长曾经说:“孩子快满2岁了,他一直都很乖,但是最近却很不‘听话’,好缘故意跟我们对着干,让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弄得我们很生气,有时着急了,恨不得揍他一顿。”其实,出现这种抗拒行为,主要是因为这时的宝宝已经开始初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了自我的意识,而且正处于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会显得非常任性,不大爱听话,有时甚至不接受成人的  相似文献   

17.
刘海燕 《新疆教育》2013,(4):115-115
目前学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是“耳目型”,他们是班主任的“耳目”,只会将同学中的不良表现报告老师。这些干部同学在班上一般“人缘”较差,难以根据班主任的意见开展班级工作。有的是“领导型”,他们有“官架子”,优越感、领袖欲很强。他们说话居高临下,做事指手画脚,俨然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忘了自己的学生角色,在同学中也成了孤家寡人,不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任务。还有的是“算盘珠型”,班主任拨一下动一下,工作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情况的存在,说明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培养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处理这类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耐心和爱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应当做好“五大员”。1.“消防员”自己的“辖区”出现了问题,而且如此恶劣,作为班主任,心中自然会升腾起一股无名火,但此时最忌讳的就是情绪激动,行为偏激。因此,班主任首先应该自我提示,用“冷静水”浇灭自己心中刚刚燃起的火苗。学生虽然犯了错,但对遣送他进办公室的任课老师定然心怀怨恨,对眼前的班主任也会产生  相似文献   

19.
一谈及班主任的威信 ,一些班主任自然以“严”字当头 ,认为无“严”则不“威” ,所谓“严师出高徒”嘛。而一些班主任的“严”主要是以“罚”来“镇住”学生 ,如罚站、跑步、抄作业等。一些班主任更是以“枪打出头鸟”的方式给学生来个“下马威” ,认为只要制住了“猴王” ,其余的“猴子、猴孙”就会“乖顺听话了”。然后你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幅景象 :只要班主任在场 ,学生便鸦雀无声 ;只要是班主任说的 ,学生就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班主任一不在场 ,那就是放“猴子进桃园了”。更有甚者 ,一些班主任在学生中培植“亲信…  相似文献   

20.
<正>李希贵校长在《教育现代化与教师职业转型》演讲中说道:“2035年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根本上是学生的现代化。学生要现代化,就要求老师首先实现现代化,就需要老师成为情绪管理者、和谐关系构建者、领导者,并具备成长思维。”结合自身的班主任经历,对这段话很有共鸣,班主任首先需要修炼什么?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如果班主任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