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指出了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第一次把创作主体心灵的虚静引入文学创作构思中。虚静状态,是创作主体进行构思的心理条件,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境界。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意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轼以自己的创作经验为基点,以历史的经验为参照,更以其作为诗歌创作天才所独具之感悟和描述能力,对诗歌创作中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探究,形成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从而充实、发展了传统诗歌理论。关于诗之本质,苏轼认为诗是诗人主体在感物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自由呈现;关于诗的价值功能,苏轼提出了"诗须要有为而作"的命题;苏轼接受皎然、司空图等人的"象外"说、"味外"说,进一步发挥了司空图的"美在咸酸之外"的诗美观;苏轼吸收借鉴道家的"虚静"说和释家的"空"、"静"观,对创作过程中主体"空静"、"物化"、"神授"、"兴会"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做出了揭示,形成了具有一定系统的艺术直觉理论。  相似文献   

3.
苏轼和程颐都是北宋易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比较二人易学动静观,显示出理学和庄玄之学这两种解《周易》思路的差异.关于宇宙化生,程颐、苏轼皆承认阴阳之"动"生出万物,而程颐从宇宙运动中抽绎出"理"作为最高法则,苏轼则归之于造化无心.落实于性情论,两人皆突出"静"的高明之境,然而程颐的心之安静是以长时涵养的道德自律为前提,而苏轼的"静"缘于应物无心、淡然自若的处世情态.体现在符号化的表征--卦爻上,程颐的动、静合"理"体现于爻位的嘉善,苏轼的动、静自然则体现于卦爻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推出了杆在临界静平衡状态下,静摩擦系数与支座位置关系,提出了一 种测定静摩擦系数的新方法、实验装置及制作。  相似文献   

5.
笛法兰 《阅读》2013,(3):50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懂就要去问,不会做就要去学;即使有能力去做一件事,也要懂得谦让,这是成为品性高洁之人的基础。这就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就要谦虚好学、懂得谦让。《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况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战国末年思想家荀况曾去齐至秦,见到秦昭王与秦相范睢.①《荀子·强国》中载应候范睢问荀况"人秦何见?"荀况回答说: 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通"佻".言不为奇异之服),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音"苦",滥恶也),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清闲,因其百事随时处理,不积压),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侥幸)也,数(必然的道理)也.是所见也.故日: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为便阅读,摘王先谦·卢文弨等人注于相关文句之后).  相似文献   

7.
指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应是纠正不正之风的根本所在。《先秦儒家思想三论》的中心内容是论述光秦儒家孔、孟、荀的诗教乐教思想、道德教化修身思想、以及美育思想,这些内容对当前我国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培养“心灵美”的一代新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内功是人体在松静状态和非剧烈运动的情况下,通过调身、调息、调心,周天诸法,使人体有序程度提高的健身功法。它是在中国尚柔、主静、贵尢的哲学思想、中医脏腑经络说、各家导引行气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功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养生内功和武术内功诸法。练功中,它重主体的自觉性,讲“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主静、追求返本归元,故有静而复动,以退为进的内倾超越特点。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与内功相同或相似的功法,因此它代表了东方体育的一大派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中的语词,特别是静词性词组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俄语语言角度来分析静词性词组的所指关系,文中以所指理论及静词性词组的概述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俄语静词性词组的指称类型,分析了词法及句法等因素对语言中静词性词组指称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京女作家李伶伶的新著《荀慧生全传》是继她的《梅兰芳全传》、《程砚秋全传》、《尚小云全传》出版之后,又矢志不移地创作的《京剧四大名旦丛书》的收官之作。文章致力于把国粹名伶的人品和艺品有机地融为一体,鲜明而生动地展现出一代菊坛宗师荀慧生先生的学艺成名、为人处世、舞台生活和表演风格的历史画卷,并深入剖析荀派艺术的魅力所在,扼要而中肯地阐明德艺双馨是艺术家必须恪守的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的情景说和李普斯的移情说所谈的都是情感与外物的关系问题,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对相类似的概念,但是从他们对主、客体的界定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来看,情景说主要是创作论,而移情说主要是审美欣赏理论,二者貌似而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只有坚持以民为本,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广大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反对个人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处理好一些重大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佛家说一切缘起性空,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将关系看做一种先于存在者的本体,本文以关系为视角,论述马克思关于人和社会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所言,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之缘在于他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可见他的诸多理论依旧是从关系来着眼的。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终极关怀是人,是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了人的自由和幸福,他提说了著名的共产主义社会,希望建立一种以人性为需要人的方式为依据的社会关系,也即以关系建构关系。这是怎样的一种建构方式呢?本文试图从关系的角度来对于马克思的哲学做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美的规律"说,就其内容而言,是指人们的审美观念从产生到现实化、对象化的过程。因此可以把"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理解为,人使自身的审美观念可见。就本质属性而言,美的规律是人的类本质所包含的两种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动与静是中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哲学命题,动静学说的形成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试图用现代科学知识对武术运动中的动、静关系进行剖析,阐明动静学说在武术运动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宾虹是现代山水画大师,同时擅长花鸟绘画.他的山水画气势雄浑,富有神韵;花鸟画则淡、静、古、雅,意多闲逸.在其花鸟画中,所取物象不求形似,注重传达物象的内在美感和情趣.他强调书法入画,并把太极图的内在哲学原理巧妙地纳入绘画理法之中,在石涛的"一画"说之后提出了"一点"说,使中国画的笔法认识论重新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年—前二三八年),名况,又名荀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之一。荀况的著作《荀子》,现存三十二篇,保存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著作。他提出“法后王”,主张社会变革,反对开历史倒车;他反对“复礼”而要求变礼,对“礼”作了新的解释,坚持“法治”路线;他批判了儒家的天命论,否定有意志的天的存在,认为天就是自然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著名思想;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反对儒家“生而知之”的先验论,等等。他的思想,在法家反对儒家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公司章程性质的学说有多种:契约说、自治法说、折衷说、宪章说、自治规章说。笔者在批判和借鉴上述几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折衷说的观点,即以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来对公司章程的属性进行分类。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中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用契约说来调整;公司章程中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章程细则)部分用自治法说来调整。笔者认为这一分类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拳理中刚与柔、虚与实、动与静、快与慢所蕴含的辩证思维进行了分析。1)刚与柔体现了阴与阳的辩证关系;2)太极拳中身形变化的虚实,劲力变化的虚与实,攻防战术变化中的虚实也均渗透着深刻的辩证思想;3)动与静、快与慢也体现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快离不开慢,慢离不开快的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道”是宇宙的本源 ,它的根本特点是“虚静”、“无为” ,大自然是在“道”的虚静产生的 ,所以它充满勃勃生机。人顺应自然就会获得无穷的创造力 ,企图改造自然结果适得其反。西方哲学背“道”而驰 ,已为现代哲学家和艺术家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