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程设计能力对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课程设计能力是在课程设计活动中形成、发展并直接影响课程设计活动目标达成及其成效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设计知识和课程设计技能构成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核心要素。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需要激发课程设计意识,以课程设计知识和课程设计技能为核心,外铄和内修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贯通教育日益重视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将课程设计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课程设计的必要性、课程设计在中高职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设计、如何进行中高职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教育的工科课程学习中,课程设计是大学生从理论知识到知识运用的过渡过程,同时也能检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将以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课程设计为例,分析介绍高校工科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设计内容的安排。同时也对课程设计安排者提出了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高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课程设计是工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课程设计在工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指出当前工科课程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提高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阐述了课程设计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针对课程设计对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课程设计的教学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近年来教学计划的修订,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很多新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大.以电类专业课程设计中的MATLAB仿真技术课程设计和电子线路CAD(Protel 99)课程设计为例,要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必须从指导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指导及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认真探讨,必须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完整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存在的各种问题,传统的课程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状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几年来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的实践,采取将课程设计化整为零的手段,让课程设计贯穿在整个机械设计教学中,从而促进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采用网络技术及三维制图手段,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同时结合第二课堂及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形式,调动学生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课程设计的前期安排、设计中期的进度管理、设计后期的考核办法提出了具体改革建议,以期提高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玉梅 《成人教育》2009,29(3):26-27
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文章结合上海电视大学《管理心理学》课程设计的实践,从成立课程设计团队、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设计评价与修改五个方面阐述了成人教育中课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同时分析了课程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提出了一种课程设计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从题目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内容及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不仅将课程设计贯穿到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到了课程设计中,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要想实现“课程思政”与高职招贴设计课程有效融合,就要强调思政教育内容的人文性,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亲和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招贴设计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对影响“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招贴设计课程的因素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招帖设计课程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陆与台湾高职教育机电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比较与分析,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大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术、素质要求并适度提高为基础;应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为主线,逐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应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就高职院校而言,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找出自身的特点,建设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4.
程柳  张景书 《成人教育》2013,33(1):126-128
文章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经济合作学院为例,从其课程观、课程开发、课程组织与结构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德国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到企业是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高效设置课程,严格控制学分;社会能力的训练;动态持续的多元课程评价机制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应该依据高职教育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职业分析、专业学习分析、单元课程概要设计、培养方案设计、单元课程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处于人生理想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何将素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以高职会展专业为例,从隐性课程设计角度提出了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几个途径,以期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把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展开教育逻辑起点的根本属性,使得“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受质疑。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切入点是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其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在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性课程要素进行开发和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改革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可以实现学生"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培养"实用人才"的教育,应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其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只有构建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才能达到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应作出顺应时代的改革,考察台湾职技类大学的艺术基础教育,对基础课程的设置、发挥作用和教学过程等进行调研,思考当今设计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师资结构、评价模式等方面的利弊,以此对大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提供借鉴,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