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怎样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山村小学校长,山村小学校长的成长必备哪些品质和素质,如下几点我体会特别深刻。一、热爱是前提山村小学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差。教育教学设施简陋,文化气息淡薄,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教育对象零起点,良好家教环境缺欠,教育风气形成难。这些都是不由得我们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14,(17):7-8
“小手牵大手”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开放式教育”新模式……这些创新举措的发起人,是云县大寨镇箐门口完小教师罗恒忠。从教18年来,他扎根山村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实际,务实创新,开创了一条促进山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山村教师是山村里平凡而伟大的群体。山村教师一肩挑着农活,一肩挑着山里孩子沉甸甸的希望。山村教师朴质得就如山坳上那一丛山花,默默开放,从不自炫芬芳;山村教师清癯得就如岭脊上那棵苍松,却劲拔有神,刚性内聚;山村教师忙碌得就如山溪中那架吱呀转动的水车,终年纺着疲惫而欢悦的歌谣。山村教师就是山村里勤劳的车夫,  相似文献   

4.
教育微博     
《教育文汇》2013,(18):8-8
日前,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揭晓名单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吴家坦教学点教师潘立华获此殊荣。在海拔1500米偏僻山村的4个教学点,潘立华一个人坚守37年,先后教过700多名学生。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普通的特岗教师。当我走进山村学校,真正融入到山村教师队伍中时,我才知道,山村教师是山村教育的脊梁,是大山深处的丰碑。  相似文献   

6.
2000年 ,正 值 金 菊 绽 放 的 10月 ,我加 入了 山村 教师 的 行列 。 山村 的落 后 和贫 穷并未 削减 我 献身 教 育 的信 心, 是 激情 开启 了我 初 为人 师的 航 程。 作为 一 名教 育新 手, 我 被分 配教 五 年级 语文 兼 班主 任,面 对 一群 从未 接 触过 的调 皮 学生 ,  相似文献   

7.
宋升会 《云南教育》2007,(12X):10-10
我是一名普通的特岗教师。当我走进山村学校,真正融入到山村教师队伍中时,我才知道,山村教师是山村教育的脊梁,是大山深处的丰碑。  相似文献   

8.
于媛媛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142-143,139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本文针对创新教育中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素质的价值,教师素质的提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闽西广袤千里的崇山峻岭间,数以万计的教师植根山村。他们尽管在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不懈地攀登,尽力追赶,贴近当代先进的教育科学;他们那种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地传承人类文明的精神,推动着闽西教育的繁荣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国模范教师、省杰出人民教师陈文明和全国模范教师陈明达的动人事迹,便投射出这一印记的夺目光华。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素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教育素质,教师的教育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科学理论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方县举办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赛课活动的分析,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山区农村中小学的应用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既看到了优点,又看到了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技术在山区农村中小学推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地区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有效满足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难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应健全农村教师“出入”机制,严格农村教师准入制度,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规模,保证足量合格农村师资的供给,以有效解决农村师资缺乏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现今,农村教育非常薄弱,家庭教育也显不够,开发有创新性的教育资源是当今农村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拥有的家庭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我们如何有效地把农村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并且利用起来。这需要多方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一现状,电大应对体育课进行改革,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中培养兼职体育教师,以满足农村中学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在全新的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形式下,面对工作在最基层的山区、农村学校教师这样的特殊群体,地县级电大班级辅导员应履行哪些职责,如何开展好“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工作,更新管理观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好每一位学员,使每一位学生能达到试点项目培养人才的目标以保证试点工作质量,是一个有必要也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优质中小学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不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使原本就尖锐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越发突出。构建公平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是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能力是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包括农村教师应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旨在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让农村孩子"学有所教"的教育质量得以提高。面对农村教师这个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群体,其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和认证体系的特殊政策与实践运作方式,要根据《标准》,结合实际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农村教育质量与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之间的矛盾,论证一种滋养村小的城乡统筹教师管理创新机制。认为从多层面建构城乡统筹教师共同体,寻求一种多方共赢的联系,可以吸引优秀年轻教师农村任教,缓解基层农村教师缺乏专业发展机会,英语、音乐、美术专业教师长期结构性缺失等问题,而疏通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农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如何能尽快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教师的培训和教师应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方法、途径等。  相似文献   

20.
现行教育投入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主要源于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明确中央、省、市、县对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中的主要责任,健全教育经费投入监督体系,保证农村师资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平稳、快速、持续发展,有效体现教育公平和教育与社会的互进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