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明清时期从国家到地方实行各种政策提倡节烈思想和鼓励节烈行为。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烈的风尚。这一时期在国家和颍州地区倡导节烈思想的措施作用下,颍州地区的广大女性践行这一思想,颍州地区形成节烈风俗。  相似文献   

2.
节烈传虽然是一种表彰封建社会妇女的节烈之行,宣扬封建节烈观的体,但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其内容往往对宣扬节烈的主题有所突破。戴名世节烈传几个方面的“题外之义”表现了他超越宣扬节烈的更大的视野,从而赋予其节烈传独有的特色。同时,从总体上看,清代节烈传以大量鲜活的献资料,反映了礼教的兴盛、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因而有着值得重视的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两条主线:一是按逻辑体系编排的知识所构成的显性主线,它是数学学科的外在形式,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另一条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它蕴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是隐性主线,它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不管  相似文献   

4.
明清徽州节烈现象异常突出,这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节烈旌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明清时期非常重视对贞节妇女的旌表。明清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表彰,级别愈高,其程序和过程就愈复杂。我们从徽州方志、谱牒等历史文献中可以发现中央政府旌表制度在地方的执行过程;中央朝廷对旌表条例的调整往往会得到地方的积极响应;同时,地方政府的表彰成为中央朝廷旌表的有力补充。妇女节烈旌表制度在徽州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明清徽州突出的节烈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和数学思考方法是数学教学的两条主线。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它被明明白白写在教材里;而数学思考方法则是一条暗线,需要教师挖掘、提炼,并贯彻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对人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两条线,第一条线是,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总的指导思想而确定的一节课的主线(或叫红线)。这就是教学大纲中所说的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性原则。具体地说,贯穿每节课的一条主线就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人翁思想的教育。备课时,就是要依据这条主线使用教材和编选补充材料,从而将这条主线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儿童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贯穿着两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这是一条明线,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条暗线。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等。  相似文献   

8.
李国承 《快乐阅读》2013,(10):25-27
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精彩纷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主线应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思想政治教学总体目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组合形成的清晰的教学思路。"主线教学"在实践操作中必须遵循准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生活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必修2到选修3系列,贯穿了一条高中物理教科书历次版本都贯彻的主线——“功能关系”,且功能关系这条主线在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比历次版本更为凸显,通过功与能量变化的因果效应和能量守恒的思想,将高中物理知识及应用围绕这条主线展开,以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红学研究领域关于《红楼梦》情节主线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提出了《红楼梦》三条情节主线说的观点,并对三条情节主线的流动过程以及作品独特的艺术结构的思想意义、美学意义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宋元时期的贞节观念,历史学研究者存在较大争议。宋元统治者从现实统治需要出发强化贞节观念;社会精英大力宣传贞节观念,男女之别愈趋严格;宋元社会对贞节观念的接受和贯彻逐步广泛深入。宋元时期完成了贞节观念由理论走向集中实践的过渡.致使妇女节烈现象在明清得以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2.
南宋至明代广东书院的祭祀系统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南宋至明中叶的以祭祀岭北学者为主,转向明中叶后以祭祀陈白沙等广东本土学者为主。这一祭祀系统的改变,标志着广东书院走上自主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旅顺是海路咽喉,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明与后金为争夺旅顺进行了反复较量,最终以后金的胜利而告终。后金占据旅顺,解除了后顾之忧,并在军事上取得了主动权;明朝丧失了旅顺,使第二战线失去了基本保证,在军事上陷入极大的被动。  相似文献   

14.
相较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研究,《西游记》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游记》续书的研究则更为寥寥,文章以明末清初的三本《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和《后西游记》为研究对象,拟从《西游记》续书对原著在主旨、故事建构等方面的继承来对明末清初的《西游记》续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关汉卿杂剧在明代的传播和接受的考察,我们发现明代的文人并不十分喜爱关汉卿及其剧作,这既和关汉卿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滑稽佻亻达、玩世不恭的个性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其杂剧作品具有过于浓郁的俗文学品性,与明代文人在戏曲创作中崇尚雅化的审美趣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汪藻生前,虽著述丰富,但其作品在时代变迁中,有较多散佚与变更。在宋代,汪藻别集有《浮溪集》六十卷、《龙溪集》六十卷、《猥稿外集》一卷流传;至元代,《浮溪集》六十卷尚在流传,而《龙溪集》、《猥稿外集》则不见著录;至明代,《浮溪集》亦散佚,流传较广的是后人辑佚编成的《浮溪文粹》十五卷。《浮溪文粹》在明代主要有四次刻印,分别在正德元年、嘉靖十年、嘉靖三十四年、万历年间,后三次刻印皆以正德本为底本。至清代,《浮溪文粹》十五卷又有被重新整理刻印的康熙七年汪士汉居仁堂刻本;此外,汪藻的别集在清代又有大的整理,即乾隆年间,从《永乐大典》辑出的《四库全书》本《浮溪集》以及陆心源、孙星华所做的补遗。汪藻别集的现存版本主要有《浮溪文粹》十五卷,分别是明正德马金本、明嘉靖汪拭本、明嘉靖钱芹本、清康熙汪士汉本、清《四库全书》本;《浮溪集》三十二卷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全宋文》本。  相似文献   

17.
明代从中期开始, 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 立国以来一直困扰统治集团的“北虏南倭”问题更加突出出来。在边防危机的刺激下,出现了大批有关边防史地的撰述。这些作品在思想上具有批判现实弊政, 要求改革的色彩, 在编纂方法上亦表现出丰富、生动、注重文献考实的特点, 与同时兴起的“实学”思潮有一定的联系。而因海防危机引发的海防海权问题的讨论, 意义尤其深远。对中国史学中专史的发展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学批评白居易论的轨迹表现为:中唐至宋初,诗论家们对其诗作各方面基本持称扬态度;大致从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不小规模的对其诗作审美表现的批评之声;进入明代,诗学批评的意气化色彩明显增强,白居易及其诗作基本处于被否定的境局;清代,白居易论最终进入到较为全面深入的辨析之中。  相似文献   

19.
明代女官制度之机构完备。明太祖朱元璋将女官制度纳入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并作为强化君权的措施。它对于禁女宠、贬外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历史时期赣南起了关键作用。一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湘赣闽粤边区的百姓和蛮獠多次联合进行反抗封建官府的斗争,其中心舞台在赣、汀二州,所以起事者通常被称为"赣寇"、"汀寇"或"汀赣贼"。这时的汀赣两州之地,犹如一座大温床,积极孕育着汉族的一个新的民系———客家民系的诞生。二是明中叶,湘赣闽粤边区再次爆发大规模的畲汉人民大起义,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剿抚并用,平定了起义,并采取措施,促成大量畲民转化为客家人。在这一过程中,赣南是湘赣闽粤边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对客家民系迅速发展起到了中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