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4月,国内两档明星跳水秀节目《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高调亮相后,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从传媒文化角度来看,这两档节目的制作反映出电视题材的项目奇观、包装奇观和视觉奇观,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情感关注和身体关注。  相似文献   

2.
《星跳水立方》作为国内第一档明星跳水类竞技节目,集极强的专业性与较高的明星关注度等特点于一体,为体育运动推广模式开辟了新的视角。2013年4月7日,第一期《星跳水立方》在江苏卫视开播,5月3日起,由创办之初的每周日晚22点播出改为每周五22点播出。这档由《非诚勿扰》幕后制作团队打造的国内首档明星跳水竞技节目,经江苏卫视引进德国Banijay International模式公司的版权改造制作而成,原版德国综艺节目名为《Stars in danger:High diving》。体育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并非  相似文献   

3.
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播出后,这个新颖的节目形态立即在观众间引起强烈反响,明星的朴素装扮、入水姿态以及各种跳水花絮成为舆论的焦点。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档明星跳水节目备受关注的理论落脚点。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规律及其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传播心理的双向选择性,包括了传播者心理和受众心理。这里以《星跳水立方》为例,分析明星跳水节目的双向心理诉求,即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7日晚,江苏卫视推出的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星跳水立方》正式首播,第一期就获得了业内人士和网友的高度评价,冲上了微博热门话题榜首位。在节目播出期间的百度搜索榜上,《星跳水立方》以日近20万的搜索量排名所有电视节目第一,当日播出时微博话题量40万。据索福瑞46城快速监测,节目达到了1.87%的高收视率。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它主要表现了以下三个“超越”。  相似文献   

5.
大型季播类娱乐综艺节目《星跳水立方》自4月份开播以来便创下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最高达到8.73%的好成绩。节目除了引进国外的模式并进行了较好的本土化改造外,还有闪耀的明星和金牌教练参与,明星跳水的专业化程度也被视为最大的亮点。《星跳水立方》并不像选秀节目那样急功近利地造星,也不像婚恋交友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明星消费”现象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观星”阶段、“乐星”阶段、“造星”阶段、“秀星”阶段、“虐星”阶段。目前明星跳水节目的强势来袭说明,如今公众已不满足对明星歌声、表演和脸蛋的“消费”了,而是直接进入到了“身体消费”阶段。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明星消费有没有底线?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如何创新?未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虐星”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明星竞技类节目”还有拓展的空间,不过从长远来看,“虐星”过后,我国的“明星消费”将走向“温情”,手段也将趋“隐蔽”。  相似文献   

7.
接连重磅开播的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和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田亮、高敏、中国国家跳水队总领队周继红等众多业界“大腕”的坐镇指导、从未接触过跳水的各路明星纷纷“为爱勇敢献跳”、募集善款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困难的公益善举、励志等等。都成为节目“重量级砝码”。  相似文献   

8.
聂畅 《新闻世界》2013,(8):48-49
近年来,观众的欣赏口味越来越多元化,综艺娱乐节目的形式也在频繁更替以开辟新的天地。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的开播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明星跳水节目在赚足了噱头的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星跳水立方》究竟是体育竞技精神的体现还是娱乐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尴尬混搭。本文认为这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主要是借助体育精神,励志作为幌子,在剥开这层外衣的后依然是娱乐至死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从歌台到跳台,电视建构的不仅是秀场更似竞技场。在音乐类节目风起云涌之际,看似独具匠心的明星跳水类节目也并没能满足大众的审美期待。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分别推出名为《星跳水立方》与《中国星跳跃》的两档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让一直以来苏浙两台看似兄弟近邻般的和睦局面被打破,生发出了从栏目招商阶段“版权、第一之争”,到节目期间的谩骂、攻击,再到借助新媒体的诋毁大战。人们对于节目周边的关注度似乎已经超过了节目内容层面本身。这两档终于跳出选秀窠臼的“新节目”,终究却走进了另一个泥淖。  相似文献   

10.
张彦会 《新闻世界》2013,(12):36-37
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新一轮的形态各异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在各大荧屏之上。《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是2013年两档明星真人秀跳水类节目,在延续"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又增加新的元素,"身体消费"现象一时成为荧屏上的热议话题。本文对消费文化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身体消费"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美驿  李翔 《今传媒》2014,(8):106-107
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两档真人秀节目在短短数月中迅速走红;此外分别引进荷兰与德国明星跳水节目模式的《中国星跳跃》与《星跳水立方》同样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节目效果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明星真人秀节目成为当前热议的节目类型却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明星真人秀愈演愈烈,《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爱在囧途》等明星真人秀相继涌现,夺人眼球。本文梳理了中国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经历的发展脉络,探究了国内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3,(5):134
早春4月,室外的气温依然乍暖还寒,而《星跳水立方》与《中国星跳跃》"You jump,I jump!"的火药味已点燃4月多屏的世界。为打破电视上以"歌唱""舞蹈"等形式为主的综艺真人秀格局,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关注。4月6日、7日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各自的明星跳水栏目《星跳跃》、《水立方》强势来袭,各路明星纷纷纵身一跳为收视。浙江卫视4月6日开播的《星跳跃》是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两档名人跳水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和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为例,分析体育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跨界和混搭,体育和娱乐联姻,走商业化道路是很有前景的;同时也提出一些批评和建议,就是坚持底线,提高节目品位和原创性等。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道路,电视节目制作团队的实力强大与否、制作的精良与否直接决定了收视率的好坏。在2013年,各大卫视都先后推出了几档强势的综艺节目,如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等等都得到了极大关注。在众多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当中,《爸爸去哪儿》这档集合了户外、游戏、亲子、明星等元素的节目使人们开始渐渐关注国内少儿自制节目。  相似文献   

15.
真人秀节目靠明星的加持以期获得收视率的保障,竞技类真人秀遍地开花,却离不开"虐星"的桎梏。在受众需求的驱动下,明星与节目构成双向需求关系。明星自身价值透支,观众审美素养形成茧房,与行业恶性竞争的循环对社会带来灾难。真人秀避免其不良倾向,需形成行业审美与责任感兼具、观众绿色娱乐、政府完善细则三位一体的格局,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真人秀节目以电视媒体为介质,突出的是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在内容生产领域出现种种危机,应大胆突破常规,锐意创新. 传播生态变化中的真人秀节目 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国内出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热,各大媒体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商机,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出台.但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家电视台引进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取得不俗的收视后,各家卫视便一拥而上进行效仿.于是明星亲子互动节目、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明星旅游节目充斥荧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7.
中外电视媒体的使命大致可分为"教育、告知、娱乐"三项。娱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2013年春天,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的播出将中国的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带入了一个新领域。此文将以此为例,浅谈当今中国竞技类娱乐节目所处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压抑和烦恼.综艺节目的异军突起正是适应了人们缓解焦虑、宣泄情绪的娱乐需求.继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播出之后,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和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两档综艺节目几乎同时与观众见面,呈现“南北呼应”之势,并且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声誉,而“跨界”成为两档节目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地方.以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为例,节目定位为“中国首档原创跨界喜剧竞技秀”,聚集了商界、文化界、体育界、音乐界、演艺界等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在五位喜剧经纪人的协助下,展现不同领域的幽默表演,打造了多元化的中式幽默.“跨界”实质上就是跨文化,是不同领域的之间进行对话,不同技艺之间的文化交流,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可以说,“跨界”的尝试打破了原有的娱乐边界,明星们展示了自己多元化的才能,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极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思想意识多元化,这就注定了电视娱乐节目生命周期普遍缩短,即使是品牌娱乐节目,也不得不随着大众的口味来不断调试和创新。从2004年湖南卫视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热播至今,平民选秀节目已经淡出观众视野。2012年末,湖南卫视推出重磅节目《我是歌手》,明星歌手参加比赛,观众投票表决,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也拉开了2013年明星竞技娱乐节目的帷幕。一时间,明星竞技类节目风起云涌,成为各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法宝。以下,我们从明星、媒体、受众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明星竞技娱乐节目的多赢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20.
杨萍 《东南传播》2014,(1):84-86
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这类节目构建的“美好生活”只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被过滤的媒介假象,作为节目主角之一的儿童,在成人社会的规则及话语中被“消费”,观众在观赏与评论的过程中营造出“大众狂欢”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