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媒体逐渐兴起,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而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的质量有增长之势,当深度报道的领域被网络媒体侵占,传统媒体不能坐以待毙,改变现有的报道模式、积极转型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深度报道一直是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然而,随着新媒体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传统传播方式被彻底颠覆,有人断言:融合语境下,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逐渐下降,越来越难以刷出"存在感"了;深度,似乎已经不可能成为传统媒体的绝对优势.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3.
李梅  王倩楠 《今传媒》2016,(1):16-18
2015年以来,数家传统媒体纷纷调整或撤销了其深度报道部,从而使深度报道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深度报道一度被视为传统媒体的救命稻草,此次对深度报道部的动作,被认为是传统媒体自断命脉的做法.其实不然,对深度报道部的调整,实则意味着传统深度报道的终结,新型深度报道的开启.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新型深度报道要适应新的媒体形式,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作为深度报道中曾大放异彩的调查性报道,在大数据时代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社区新闻,是当今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社区新闻被视为一个"杂家",其范畴一直杂糅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之中,报道篇幅一般不大。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为王"、"做深度报道",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共识。那么社区新闻,能否深度化呢?笔者试以新安晚报5月份的"高龄妈妈"这一社区报道为例,分析社区新闻如何在角度和策划上创新,做出独特、深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在新技术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当下,传统媒体的地位岌岌可危.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内容为王"的报道方式,也是在当今传统媒体和电子媒体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叙事内容、叙事模式和叙事角度这三个方面来探析深度报道产品的创作技巧,以期为新媒体时代下深度报道与媒介融合产物的结合提供一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霞 《今传媒》2014,(6):120-121
深度报道,按照《新闻学大词典》的解释,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目前,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重要新闻报道形式。然而,自媒体时代,微博以其短小精悍的语言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传统媒体也开始顺应趋势纷纷加入了微博发布的行列,所以将微博发布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成为了目前深度报道新趋势。本文拟从微博与深度报道的互补性,如何利用微博进行深度报道两个方面试分析如何发挥微博优势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7.
新闻线索由独家变共享,深度报道面临首发压力在新媒体的影响力还未展开之前,报料人大都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等方式和传统媒体单线联系,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大部分新闻线索是独家线索.后来,报料人开始利用论坛、贴吧、博客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帖子或者博客吸引传统媒体的关注,传统媒体也开始在天涯社区、猫扑论坛、百度贴吧等网站上寻找新闻线索.由于网站内容公开,所以深度报道的独家线索来源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8.
强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重创美丽花园城市。厦门日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使得这次重大事件报道有速度、有深度、有力度、有热度。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报道重大事件的成功实践,检验了党报转型的成果,使党媒的影响力再获提升。  相似文献   

9.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兴起,严重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淡化,因此,纸媒要想在这种媒体形式多样的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其深度报道必须进行改良和优化。然而很多纸媒在深度报道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把握好尺度,使其在深度报道方面做到精细成功,成为纸媒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纸媒吸引更多阅读者的手段。本文就是针对全媒体时代纸媒深度报道如何改良而进行论述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常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新旧媒体的冰火两重天,已成为无法逆转的现实.有消息披露:2015年岁末,知名都市报《华商报》解散深度报道部.在纸媒寒冬之日,听闻这个冰冷的消息,我们似乎已没有什么感觉了.深度报道部解散,《华商报》不是第一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家.今年5月末,《京华时报》深度部散伙,这之前,我们还听闻《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被撤销.眼下,这丝毫没有止跌的趋势,反而有断崖式坠落的势头,如今能保住深度报道部的传统媒体不多了,而且,即便那些留守者,也过得十分艰难.从目前传统媒体下行的趋势来看,我们真的担心,深度报道部会从传统媒体中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3.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和增加收益是传统媒体媒介融合持续推进的前提条件,事实上由于规模效益、范围和经济不足导致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产品边际成本上升、沉没成本增大、市场开拓乏力和收益增长受限.传媒管理体制改革只有打破条块分割、扩大整体资本容量,并把非规则化的意识形态诉求转变为文化安全基础上的规范法制诉求,才能解放经营管理者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媒体媒介融合中成本、市场和收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刘劲松 《青年记者》2017,(11):77-7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融媒体报道产品数量大增,移动端竞争异常激烈.大量的可视化报道涌现,实时互动报道成为新的报道样态,传统媒体呈现出加速深度融合的态势. 深度开发运用“中央厨房”,为融媒体报道提供支持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两会期间,媒体的“中央厨房”进入全面运行阶段,并得到深度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今天,面对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激烈的新闻竞争,传统媒体靠什么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度势微而失去先锋性的深度报道再度被纳入了传统媒体人的视野。与广播电视、网络采集新闻的短、平、快相比较,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拥有丰厚“附加值”的深度报道当可成为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信息爆炸"时代赋予了深度报道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在舆论导向、舆论监督、疏导民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第一要素首先是人--信息采集者.深度报道的质量,取决于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因此,有必要就如何把握深度报道以及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媒体技术的兴盛,打造了全新的受众接收信息的模式,移动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影响。而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生存空间遭到压缩,功能也在逐渐弱化。但深度报道凭借高质内容的优势,在数字媒体时代仍有立锥之地。从深度报道创新"中央厨房"模式、构建适配场景、打造优质内容、转换叙事角度这四个方面,探析融媒体背景下深度报道的创新发展之路,对深度报道的发展具有良性引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