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发展迅猛。包括“微信读书”在内的移动阅读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使用“微信读书”的现状、大学生对“微信读书”的使用态度、“微信读书”对大学生阅读产生的影响等。最后对“微信读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加强资源建设,打造生态阅读;完善平台设计,提升服务功能;改变营销策略,增加线下互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果一种媒体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显然,它已经令人无法忽视.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兴起的“调查类报道”,影响甚至改变了诸多人的命运,但真正达到“改变生活方式”程度媒体的出现,是在互联网兴盛之后.显而易见,互联网的工具性特征更为明显,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媒体.而新浪等门户网站,则谈不上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们的最大意义,就是综合了多种传统媒体,然后加以展现.如果说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充其量是阅读方式、传播互动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互联网时代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笔者针对上海理工大学在校生电子书阅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互联网的普及把大学生带入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调查发现,大学生电子阅读的时间和数量已占据一定的优势,大学生阅读也出现了碎片化现象,大学生的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浅阅读"倾向,电子阅读越多的同学纸质阅读也越多,同学们使用电脑和ipad等电子阅读产品较多。在互联网时代,要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专业和学术类文献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大学生思考和记录下好文字的好习惯,要合理引导大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和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阅读方式优势明显,使得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知识储备的冲刺阶段和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本文通过网络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大学生社会化阅读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方面为网络媒体的内容建设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教育中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韩晗 《出版科学》2016,24(6):57-59
2015年是“互联网+”对中国文化产业产生影响的重要年份,作为“全民阅读”的风向标,公共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反映了“互联网+”语境下现代通讯技术所影响的公共观念以及新交往方式对“全民阅读”的影响。调查显示,人文阅读类的读物占较大比重,功能性阅读与审美性阅读各占半壁江山,“市民阅读”开始勃兴,“全民阅读”在“互联网+”语境下绽放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十阅读”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互联网十阅读”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大众的青睐.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文化储备和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十阅读”时代有利契机,通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团队合作,联合社会力量以及建立“互联网十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体系等策略,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质量,推动图书馆阅读活动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更倾向于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手机阅读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新疆大学生手机阅读呈现出普遍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长、阅读使用频率、阅读内容等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等调研方式,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了手机阅读的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应警惕大学生阅读的“碎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取资讯更加迅捷,从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日益呈现出“碎片化”特征,表现为阅读时间的碎片化、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和阅读注意力的碎片化.这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弱化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应该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9.
仝晓明 《传媒》2016,(18):57-58
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我国民众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据2016年4月"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是58.4%,同比上涨0.4%,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全民阅读推广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例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环境发生了改变,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量逐年下降,"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人们采用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概率为64%.随着我国网民人数不断增加,数字化阅读将进一步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书籍价值判断力.而大学生群体作为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主力军,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群体,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如何进一步在大学生中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并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阅读素养作为人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素养之一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而移动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模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与工作方式,并且已经具有了广泛的研究价值.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对于数字化期刊的移动阅读普遍持欢迎和肯定态度,但是移动期刊阅读也呈现出娱乐快餐化、学习功利化、多元碎片化的倾向.数字化期刊移动阅读的改进和完善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读者群、数字化期刊和移动互联网运营商、移动阅读设备制造厂商、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等.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出现以来,网络阅读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阅读方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高校教师作为社会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网络阅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在河北大学,网络阅读成为高校教师了解生活信息的主要方式,也在高校教师教学科研领域中逐渐崛起.但针对河北大学高校教师来说,网络阅读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4月4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互联网与美国生活研究项目”(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ect)发布了一份电子书阅读调查,题目是《电子阅读的进展》(The Rise of E-reading),从读者的角度反映了美国电子书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电子书、网络终端阅读等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数字化阅读推广的界定,介绍了当前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现状,提出了“互联网+”数字化阅读推广的延伸阅读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1994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探讨了山西省高校在读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手机阅读行为特征和手机阅读感知特征,结果表明:①山西省高校在读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总体上值得肯定,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但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动机未占据绝对优势,手机阅读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强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②大学生手机阅读途径较为多元化、均等化,并可能受到网络是否便捷和是否需要付费等因素的影响;阅读时长和时间选择表明,手机阅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学生手机阅读地点选择呈多样化和随机特征.③手机阅读评价(主要针对阅读内容)和收费感知分析表明,手机阅读的信息可信度、内容质量、阅读价值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且手机阅读收费的认同度很低,绝大多数不愿意接受手机阅读收费.总之,山西省高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特征与其他省份调查的大学生手机阅读特征表现出诸多一致性和相似性,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手机阅读这一普遍性趋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和指导大学生手机阅读.  相似文献   

15.
青春年少莫虚度,正是读书好时节.为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学校形成良好读书风气,培育大学生良好读书习惯,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4月23日前后,湖南大学图书馆重磅推出了的三大阅读计划:阅读援助计划、图书精读计划、阅读学分计划. 阅读援助计划设“阅读专项奖励基金”和“PDA读者决策采购”两个项目.“阅读专项奖励基金”设“湖大读书人奖励”和“林甄溪阅读奖励”,阅读专项奖励基金根据湖大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数量、阅览图书次数、参与学校阅读活动次数等3项指标,采用“资格评审+个人申请”的方式产生.奖励数据采集时间为上一年4月23日至本年度4月23日.  相似文献   

16.
对中文领域内的大学生阅读进行了综述,将相关研究分为大学生阅读外显行为的调查研究,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数量、阅读倾向、阅读影响因素等;大学生阅读心理的分析探究,包括阅读需求、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观念等,以期对现有的大学生阅读研究做出梳理.  相似文献   

17.
邵林 《出版参考》2016,(4):9-12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而在世界范围内,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结构性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形成基于新媒体的阅读方式以及依赖互联网的生活方式,而传统媒体中标杆性人物陆续投身新媒体,更让人产生传统媒体大势已去的“苍凉之感”.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基于大学生读者心理需求调查,联合其他机构,运用“阅读疗法”的理念,多次举办“心灵氧吧”读书沙龙,以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惑,为图书馆开展基于“阅读疗法”的多媒体立体导读工作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以APP、电子书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并被广泛应用于传媒领域,手机阅读则是其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以新疆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手机阅读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对其阅读内容的倾向分析,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良性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从而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与利用手机阅读.  相似文献   

20.
李钊 《青年记者》2016,(14):25-26
近年来,由数字媒介引发的阅读革命不仅颠覆了大学生的传统阅读方式和课堂学习模式,而且导致了以浅表性、视觉性、娱乐性为特征的浅阅读的盛行,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训练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的成因,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观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