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份,大学里弥漫着毕业的气息,接踵而来的是毕业后如何打算。无论考研、出国还是工作,都得付出一番艰辛。本文将对传媒专业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着重分析传媒就业的前景。人才供多于求择业应从长远考虑相对于其他专业,传媒专业的就业范围小,门槛高,处在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认为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薪资优越,纷纷争  相似文献   

2.
张美娟  张琪  陈聪 《出版科学》2016,24(5):72-77
对“2015年QS世界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专业排行榜”前100高校中的23所欧洲高校开设数字传媒及相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手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从其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就业去向等方面对欧洲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具体的分析,发现其呈现数字传媒专业设置院系比较广、教学的跨学科性与实践性明显、学制时间比较短、重视数字媒介研究方法创新的教学、学生就业面也较广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琪  孙秀云  龙玉 《大观周刊》2012,(49):177-17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往来也逐步增加,但目前德语专业的就业状况并不容乐观:就业范围的狭窄,企业与大学教学的脱节以及大学生自身对未来的规划缺失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德语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问题感到很迷茫,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向上海开设的11所德语专业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电话采访以及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对德语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大学生及学校可以采取我们提出的建议,同时对正在迷茫中的德语专业的大学生有一些指导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地扩招活动,引发了大学生毕业人数骤增。此外,因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用人企业标准提高、高校对学生职业引导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下降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显著。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在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比率,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前10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普查在研究生阶段已开设数字传媒类专业的院校情况(包括国内排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对出版、新闻传播、艺术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四类数字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就业方向等方面发展的成绩与特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分析其中存在的数字传媒研究生教育专业开设率较低且分布多样、师资缺乏、办学规模不大及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尚偏弱等现象与问题。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德育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纷纷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寻找各种对策,改革创新,以应对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德育对象。德育教育对传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无疑跟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行业特点密切相关。传媒人道德素质、职业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大众传播的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着重加强德育教育,为将来的传媒人接种道德预防针。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数字传媒业发展迅速,多所高校陆续开设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课程。本文通过查阅权威留学数据库网站、美国各高校英文官方网站及其他网络渠道,翻译、整理以获取有效信息,对美国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就业去向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设置与培养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此,在校大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筹码, 加大了诸如考证、培训等等的就业投资,然而考证却真正地成为了大学里面最具有影响力的现象,形成了一股愈演愈烈的考证热。  相似文献   

9.
为展现国际影视创作的未来趋势和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追求,鼓励大学生用微电影的形式,探索多样化的原创影像,培养自身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世界各国大学生在微电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韩国清州大学协办的"2012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于2012年7月在北京启动,"颁奖盛典与高峰论坛"于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陶达嫔  范以锦 《今传媒》2010,(7):121-123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与此分不开的是专业不同带来的就业冷、热现象。在大量热门专业遭遇"就业难"的同时,传媒专业  相似文献   

11.
樊荣 《传媒》2021,(7):86-88
构建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缓解院校教育和行业人才需求未同步的难题是本研究的核心.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传媒人才培养上所形成的"密苏里模式",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有效经验,进一步总结其对我国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国内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普遍存在欠缺,高校、学生和媒体应该共同努力,纵向拉长实践教学时间链条,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横向拓宽实践教学范围,增加传媒专业学生进入该产业的砝码,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素养,把高校传媒专业打造成为传媒人才的孵化基地。一、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的现状新闻职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新闻工作者的理论和政治素养、法律和道德素养、业务素养等方面。如果一个记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与此分不开的是专业不同带来的就业冷、热现象。在大量热门专业遭遇“就业难”的同时,传媒专业学生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的惯性路径开始发生转变,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现象开始成为普遍,越来越多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去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私营企业等从事内刊、宣传、公关、营销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文新良 《新闻世界》2010,(10):158-15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率成为衡量专业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坚持通过增加通识教育以形成宽口径的就业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设置陌生任务,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产学研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是该专业在就业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冯立  王丽  徐玮 《今传媒》2015,(4):114-116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传媒院校要增强在传媒领域的竞争力,必须要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具有民办传媒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民办传媒类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创新特色校园文化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敏 《今传媒》2015,(1):49-51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业态正在发生极大的改变,新闻人才需求也随之出现不断改变,呈现出一些迥异以往的新特征。从业界需求变化反观我国目前的新闻教育,明显感受到其中存在的脱节与危机,主要体现在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教育资源整合、实践渠道等方面,导致传媒市场出现结构性人才供需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何海翔 《青年记者》2016,(15):89-90
韩国传媒教育发展概况
  韩国传媒业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韩国为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主权,实现民族独立的政治运动,形成以报纸为主要载体的社会思潮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开化”韩国“民智”,起到“教化”引导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韩国经济进入“汉江奇迹”阶段,韩国传媒业逐步缓慢地从政治形态向经营管理形态转变,现代意义上的传媒业真正发展,并逐步发展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媒业。  相似文献   

18.
通过简单的统计可以发现,在德国276所高等教育机构中,有65所高校的72个学院开设了传媒教育学科的相关专业,占全德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传媒教育学科主要包括传播学方向和媒介科学方向,我国通常所说的新闻传播学即基本涵盖在这两大学科方向之中,但在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主要就国人相对陌生的媒介科学方向的专业方向设置、院系级别设置、具体专业设置、专业具体课程设置等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研发现,浙江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充分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和其专业特点,进行自主创业。同时,自主创业作为21世纪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从创造创业环境和强化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充分扶持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20.
杨溟  张强 《新闻与写作》2007,(10):15-16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从2007年起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新传媒系,其中媒体融合作为该系重要的新闻专业方向招收了全国第一批80名本科学生,被称为中国试水媒体融合的"黄埔一期"。学校聘请国内著名传媒人、先后参与创建现代快报等媒体并任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的杨溟执掌该系,引起业界普遍关注。本刊特约该校新传媒系主任杨溟、上海证券报专副刊部副主任张强撰文介绍其专业设置动机、培养模式和将来的就业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