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建文 《传媒》2013,(2):17-19
今天的媒体应更多地关注移动互联网。尽管今天还存在大量的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但网络传播正方兴未艾,移动传播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成为传播的主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体验得越来越深刻。我们身边随处都有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的人,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网页可以根  相似文献   

2.
5G时代,媒介进入智能化和移动化阶段,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传播,深刻改变了媒介生态的变化,也为主流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技术本身的变化也会对主流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困境,从技术、人才和版权保护方面出发,促进5G时代主流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极大普及和互联网音频发布平台的广泛应用,播客在保留了传统广播伴随性的基础上,以其移动化、个性化的互动接收方式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成为当今全球音频信息传播重要渠道之一。本文结合播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发展趋势,分析其在对外传播领域的传播特征及优势,总结出多个在当前对外传播领域中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播客产品,旨在探析播客在对外传播实践中具有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3G等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互联网从以个人电脑为主导的有线互联网时代向以智能手机为主导,具有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媒体化、多功能化等特点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5.
社交化、移动化、分众化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传播特征之一.济源日报社旗下济源日报、济源晨报、济源网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社群运营,追求内容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采用网络直播、立体播发、多元传播等手段,实现了社群平台搭建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即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移动特点,又具有"分享、开放、互动"的互联网优势。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为4.29亿人,同比增幅高达37.64%。而2012年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5.2亿人次。到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在移动互联网全新的传播生态下,海量信息、移动获取、互动沟通传播特点使移动互联网媒体用户呈  相似文献   

7.
移动应用广告的价值正渐渐被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环节所接受。移动互联网2.0时代,平台化将成为移动营销的发展趋势,移动应用的生态发生了变化,增长潜力更大。由苹果推出的iPhone、iPad和谷歌推出的Android,居然所向披靡地席卷了全世界,改变了信息产业的整个样貌。人们正逐渐步入一个重大技术新周期,即移动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8.
许敏佳 《传媒》2015,(22):61-63
了解场景,就站在了风口上;谁能占据场景,就能赢得未来.美国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2014年出版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提出,场景时代已经到来.本文旨在说明,随着场景时代的到来,在大众传播伊始就有分众化的传播趋势,而PC互联网、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使媒介分众化更为流行,新浪体育新闻就是分众化传播的有力佐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把受众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使用与满足”,技术成为场景建构的最重要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步入Web3.0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掌上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中全新的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作为国内市值最高的门户大佬——腾讯,凭借微信拿到移动互联网第一张船票安全下海,其移动终端的产品布局,同样涵盖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腾讯入股大众点评为缘起,以腾讯的移动互联网布局为案例,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各大网络媒体的生存之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今移动网络生态下,如何开创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是学界与业界都应积极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主流化、规范化、品牌化,向"信息十服务"深耕,亲民化、可视化等特点,基于对协同机制、沟通元理论及多语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面向渠道、内容与语态的政务新媒体创新传播的路径策略,包括协同策略下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再造、基于不同传播内容设计基于该沟通元的传播内容表现形式、基于不同语用环境对政务语态进行变革与创新等。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迎来了智能终端时代,传媒在信息技术变革的终端时代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智能终端时代传播空间无限化、传播时间碎片化、传播者草根化、传播内容去中心化、传播形式去权威化的五个特点,对于智能终端时代的受众群体进行了划分并分析其特点,提出终端时代媒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手机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无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是在受众生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中将透过媒介的"高频化"使用、"器官化"发展、"奴隶性"依赖这三个方面的表征,深入探析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讨媒介依赖之于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交互性、平台化已成为媒体融合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微信的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变了大型企业、媒体、娱乐、电商等各行各业的传播和运营生态。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又为大型企事业单位对数据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升互联网化运营效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用户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大型企事业单位微信生态传播效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永宏 《编辑之友》2016,(10):53-58
互联网的每一次技术更迭都给网络舆论生态带来明显变化.文章总结了当前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深度融合下的网络舆论场新特征,分析了移动化与社交化对舆论生态的冲击和挑战,并就改进相关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将电子政务门户建立于移动互联网络之上,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本地化和移动化属性,将人类的智慧与机器的自动化能力紧密结合,形成大规模人机协同,从而解决语义数据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互联网音频市场下,广播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必要性及二者现状的比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广播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路径。如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体长处扩大传播、广播人凭借制作优势发展短音频、打造主持人个人魅力发展粉丝经济、广播将尝试融入互联网可视化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媒介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以使广播与移动互联网处于良好的融合趋势中。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革命最先导致的是媒介的革命,4G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快速、稳定、兼容的特点,使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更即时、迅速、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其广泛发展与应用将导致媒介形态的转变,这些变化表现在终端和内容生产等方面。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倾向,移动媒体从工具化时代进入娱乐化时代,视频社交移动终端的兴起,媒介使用标签和社交圈子来实现内容的大规模定制,这都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媒介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而发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全球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相伴而生的移动新闻传播势必进一步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移动新闻内容也必将实现对新闻业的再造。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移动新闻内容的发展现状,探讨移动新闻内容的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提出实现移动新闻内容对新闻业的再造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栩 《新闻世界》2013,(8):110-111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带来了一股巨大的移动互联网浪潮,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融合将引领新媒介的未来。面对机遇与挑战,主流新闻网站要加速融入移动互联网,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把握移动传播的变化与趋势,拓展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移动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20.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担负着巩固基层舆论阵地、壮大主流舆论的政治使命,场景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要素,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成为"场景"之争.场景意义的凸显带来是传播格局的变迁、用户地位的提升、信息消费场景的移动化转变以及用户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的挑战.本文借助场景理论的研究视角,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