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片段一】师:词语学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下面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打开课文,这课有7个自然段,标上了吗?谁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美好。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同学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相似文献   

2.
案例:师:下午放学,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家里只有你在写作业。同学们谁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们齐刷刷地举起小手)师:看来同学们都遇到过自己在家的情况。这时,你已经写完了作业。恰巧你的小伙伴邀请你到楼下去玩,你会怎样?生:我会很高兴地跟他去玩儿。生:我也会。师:还有哪位同学会这样?(10余名学生举手,老师点点头。)有不同的做法吗?生:我会说我不去,我在家里看电视。生:我会告诉他,我妈妈不让我下楼乱跑,妈妈找不到会着急。师:都谁会这样做?(30余名学生举手)你们真懂事!生:我会邀请我的小伙伴到楼上来玩。师:你也想着妈妈,又能够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3.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实物演示)生:小蝌蚪的头很大,像一粒大黑豆。生:小蝌蚪的尾巴很长。生:它的全身是黑灰色的。师:是呀,可它们的妈妈一点儿也不像小蝌蚪这个样子。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它们的妈妈的?请小朋友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蝌蚪找妈妈的事?(生默读)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事。师:请大家听听2、3、4自然段的录音,再看看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师将2~4自然段制成动画,CAI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学生复述)师:对了,请小朋友…  相似文献   

4.
课堂回放师:课文没有写缺水生活的"苦",而是写了缺水的"乐"。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快乐的事?(生默读课文)师:用一句话概括,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生答)师:课文中有专门描写小孩子快乐的一句话,请标出来。(生标句子)师:如果你一个月没洗澡,遇到这么一场雨,你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生想象说话)师:阅读第4~6自然段,说一说,这又是一件怎样快乐的事?生:一勺水洗澡。  相似文献   

5.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6.
一、研读品文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学)生:写了“捕鸟”“捡贝壳”“看瓜”和“看跳鱼儿”四件事。师:你对哪件事比较感兴趣?(举手表示)师:既然这么多同学对捕鸟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件吧。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捕鸟的?生:第六自然段。师:默读第六自然段,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自学,交流。)生:我从“须下大雪才好”体会到闰土很聪明。因为闰土知道下大雪时小鸟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鸟。生:我体会到闰土很能干。“下了雪,我扫出了块空地,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  相似文献   

7.
【教例】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圆圆的沙粒》。(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11自然段)师: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同伴们认为可能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生:同伴们认为不可能。从“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一句可以看出来。师: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语气来吗?(生读)师: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出示句式:“变珍珠,哈哈,__。”  相似文献   

8.
【片段1】(教学第2自然段)师:刚才我们说小女孩摘了几片花瓣送给她的妈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写小女孩摘花瓣的?请你找出来,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师: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俯在花前,在小心地摘花瓣。  相似文献   

9.
[教学情境1]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学校.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呢?(出示动物做操图) 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做操呢! 师:对啊,它们的队伍排得很整齐.哪里是第一排呢?第一排又是哪些小动物呢?(屏幕闪动第1排小动物)  相似文献   

10.
【教学情境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学校。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呢?(出示动物做操图)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做操呢!师:对啊,它们的队伍排得很整齐。哪里是第一排呢?第一排又是哪些小动物呢?(屏幕闪动第1排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片段一】第一次执教第2、3自然段师:这么美的植物到底是什么呀?生:这是花生。师: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知道了这是花生。这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第2自然段)生: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师:小松鼠有了这么美好的打算,又多么想尝尝花生的味道啊!那他是怎么做的呢?生:他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师:如果你是小松鼠,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生:我会想花生果去哪里了?生:我会去别的地方再找花生果。  相似文献   

12.
<正>板块一:在"寻常处"问道师:作者围绕夹竹桃写了哪些内容?生:作者写了花色艳、花期长、花香浓和花影妙。师:我们发现这些内容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一般人也会这么写,对吧?(生纷纷点头)师:如果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他还是季羡林吗?(生大笑)师:所以,我们还是不能自以为是。看看他是怎么写花期的。(生朗读第4自然段)师:当你...  相似文献   

13.
《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师:本课讲了什么道理?(生答)师: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胜于雄辩",课文的第3自然段就摆出了三个名人事例,请细细默读这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们确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呢?圈画出关键词语,写写批注。(几分钟后师生交流体会。师相机指导朗读。)师:三个事例学完了。后面一个省略号代表什么呢?生:表示还有许多事例。  相似文献   

14.
一、猜测童话故事,营造学习氛围师:我来考验一下同学们的注意力、思考力、判断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半堵墙)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墙。师:对,看到这个的人都说墙,这不是我们的本事。你能看到墙后面是什么,这才是你的本事。看不到就猜一猜,看你的思考力怎么样?生:后面有画,是卖火柴的  相似文献   

15.
正【课例】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生:(齐说课题)会走路的树。师:(板书课题)“路”字我不会写,谁来帮帮我?生:是足字旁的路。师:为什么是足字旁?生:因为走路要用脚走。师:怪不得有人说:千里之行——(生接:始于足下),敢问路在何方?(生接:路在脚下)师:树也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是谁糊里糊涂把它当成树了?生:是小鸟!  相似文献   

16.
同样的课文,不同的老师教学,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甲老师教学片段《早》第7自然段教学过程:师: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生: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师:这个“早”字是怎么来的呢?默读课文,然后交流。(生复述)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听出什么?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生:我觉得鲁迅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精神。生:我知道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可贵的就是书中说  相似文献   

17.
正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课文朗读,谁先读给老师听?(一生读第1、2自然段。)师:很遗憾,有一个字漏掉了,你自己感觉到了吗?生:"有一年",少了一个"有"字。(该生把第2自然段又读了一遍。另一生读第3、4自然段。)师:他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读得很自然,像说话一样自然,这是我一直努力要做到的。(一生读第4自然段。)师:儿化音没读好。(范读"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请该生跟着读)再接着往下读。(生读)  相似文献   

18.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惩治巫婆。 师:西门豹是用什么妙计惩治巫婆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话,边读边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思考—— 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分层导读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你们瞧———清晨,小露珠遇见了几位友好的小客人,它们是———生: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师:小动物们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呢?(板书:小动物)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小动物的话吗?生:(默读课文后交流)小动物都在夸小露珠长得美。生:小动物都在赞美小露珠。师:让我们也学着小动物的样儿,夸夸小露珠。(生饶有兴趣地试读课文)师:谁愿意把小露珠的美读给大家听?(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师课件出示句子“像钻石那么闪亮”“像珍珠那么圆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段】师: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生默读概括,师巡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