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普图书出版已成为出版界一个新热点。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多达7 000~8 000种,但除少数已形成品牌规模效应的种类外,大部分科普图书“叫好不叫座”却是不争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针对出版工作方面的原因,通过对科普图书出版的社会价值取向、出版定位及营销方式的分析,与出版界的同仁共同探讨繁荣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途径。一、不同层次科普图书的社会价值取向与出版现状科普图书市场主要是按年龄层次划分的,而这种划分又是针对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阅读心理特征和获取科学知识的一般取向来确定的。这种市场划分是对…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期,科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文章对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现状进行简单剖析,发现国内原创科普图书相对匮乏,主题单调,且未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在此基础上,作者针对科普图书出版相关策略展开研究,以期切实融合科技创新及传统文化,发挥科普图书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纵观10年来科普图书出版情况,总的来说是令人兴奋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版界、科技界以及全社会对科普出版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普的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科普图书的创作。二、科普图书数量大增长,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三、科普理念得到了丰富,除了传统的知识科普、实用技术普及以外,科学人文、科学文化、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为科普出版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不过科普出版如果…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包惠芳 《出版广角》2015,(11):23-25
根据对2012—2014年科普图书销售排行榜5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当前成人科普和少儿科普图书零售市场的现状,为促进这两类科普图书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整理书目数据出发,试图对引进版科普图书给我国的科普图书市场、科普出版格局、原创图书出版、科普图书营销运作理念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科普图书出版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笪许燕 《出版参考》2023,(10):66-69
科普图书是博物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分析了博物馆科普图书出版现状的三个特点,包括热点话题推动了博物馆科普图书的策划与推广;将“科普”与“教育”功能相结合,让博物馆科普图书走进第二课堂;科技手段的运用,丰富和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感。最后提出了博物馆科普图书策划推广可改进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AR技术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中的应用更加深入,AR科普童书快速培育了新的消费场域。鉴于目前产业生态体系尚未健全,厘清AR技术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应用中的问题对产业生态建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探讨AR技术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应用中的定位、内容、产品、人才、营销和监管6个问题,以期推进少儿科普图书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科普图书的出版社有300余家,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约有8000余种。无论是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原创,出版观念还是选题范围都有了极大变化,内容涵盖了科学人文、科普知识、科学家传记、科普随笔、少儿科普、环保科普、IT文化等。其中许多科普图书在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表达形式、版式设计、印装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少翻译作品对推动我国科普出版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又有较深刻的文化思考的有成就有作为的科普出版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少儿科普成为少儿出版第一板块后,原创少儿科普图书也顺势崛起。同时,我国高度重视原创科普少儿图书的出版,连续出台了多项方针政策鼓励原创。面对持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应该多维度融合发展,打造形式新颖,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中国特色的少儿科普读物,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少儿科普出版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海宁 《编辑之友》2010,(10):24-25
我国现阶段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如何,对作者而言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而言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因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离不开科普图书的出版.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普图书的出版,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都是如此,其科普图书的出版十分发达.那么,我用(仅指内地)的科普出版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相似文献   

12.
李树 《出版广角》2018,(8):36-38,62
目前,童书在中国图书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步入童书出版大国.在童书出版领域,少儿科普图书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数据的统计,对2017年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大局、引进版和输出版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以及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与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科普图书随着改革开放、科技兴国的深入发展,已经愈来愈成为人们更新、充实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所离不开的精神食粮。它涉及的科学范围愈来愈宽,普及面愈来愈广,几乎全国各家出版社都已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无论科技还是教育,少儿还是人民,文艺还是其它专业出版社,都争先出版科普图书。尤其是教材失宠、教辅受限,国家减负政策出台后,科普图书的出版,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科普图书在图书市场上几乎是以其出书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的优势“力压群芳”,呈现出科普图书繁花似锦的景象,但繁荣的…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国家优秀科普作品奖”的评选刚刚落下帷幕。这届评奖与以往几届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首次把引进翻译的科普作品列入评奖范围。不过由此而引发了不少异议。在确定获奖作品中翻译作品与原创作品的比例时,出现了争论。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科普图书出版的编辑,这种争论引起了我的思考:在现阶段,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科普出版中引进与原创的关系呢?诚然,我国的原创科普图书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各专业和综合的出版社大多是系列出击,推出的原创作品洋洋大观,气势如虹。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15.
谈谈农业科普图书的出版蒋玲玲我国现有科技出版社160余家,其中长年出版农业科技类图书的出版社有四五十家,所出版的农业科技类图书占科技书品种的10%左右。在农业科技书中,科普图书约占50%。各地方科技出版社农业科普图书一般占出书品种数的10%~20%,...  相似文献   

16.
赵怀庆 《出版参考》2005,(10X):24-24
健康类图书的出版,一直是科普图书出版中的热点。从笔者亲自参加的2004年和2005年的几个全国性的书市和图书订货会来看,除专业出版社如科技出版社和医药卫生出版社外,一些非专业的出版社出版这类图书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科普出版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图书品种较丰富,图书选题多样化,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可以说科普图书正逐步成为出版领域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深入思索,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科普出版与它所肩负的重任比,在科普观念、作者队伍、原创力量、译文和编校质量、图书市场份额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现在对科普图书的分类还没有明确的标准,笔者仍沿用通俗的两种分法:按读者对象分为成人科普、少儿科普;按图书内容分为人文科普、生活科普、医学科普等,本文主要就人文科普图书(业内也称之为高级科普)的出版现状与对策作一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我国的科普图书出版现状,探讨在出版业改企转制背景下,科普图书出版面临的困难以及民众的阅读取向、知识产权保护等社会因素对科普图书出版带来的冲击及应对策略;出版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以完全市场化的经营策略,建立长远的内容产业发展理念,积极寻求国家政策支持,促进科普图书的出版繁荣。  相似文献   

19.
朱双龙 《科技与出版》2021,(10):105-109
本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防疫科普图书出版为例,分析健康科普图书的特点、选题方向,针对疫情下健康科普出版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康科普出版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科普图书的创作理念与选题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科普图书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 ,科普图书的出版也一浪高过一浪 ,现在全国许多类型的出版社都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 ,而且出版了一系列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图书 ,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系列图书 ,清华大学和暨南大学联合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河北科技技术出版社的《看不见的科学世界》等。然而 ,仔细分析发现 ,引进版科普图书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原创科普图书的形势并不乐观。就目前科普图书的出版而言 ,我国缺乏的不是出科普书的出版社 ,而是缺乏像斯蒂芬·霍金、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