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为许多高校所重视。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在校392名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48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应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症状自陈量表(SCL-90)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等测量21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FARS总分以及因子分在专业满意度、独生与否、性别、生源地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FARS与SCL-90、SCCS相关显著。进而得出: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有一定规律性,新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在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干预与团体辅导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健康素质训练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方法:在团体心理健康素质训练前、后对302名高职新生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结果:在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团体训练后新生在适应、人际、自我、应付方式等因素上和总体上的得分显著的提高了.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团体训练后被试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和总分上的得分显著的降低了.结论:对高职新生进行的团体心理健康素质训练可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而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罗雪 《时代教育》2009,(9):70-70,74
通过对高校新生刚入学时面临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共性分析,提出在大学新生中广泛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新生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大学新生心理失衡的几种表现;详细地分析了引起大学新生心理失衡的主客观因素;明确而具体地指出了大学新生解决心理矛盾,调节心理失衡,实现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入学后,常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是培养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一个新途径和新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对新生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团队凝聚力,满足大学生的归属感,还可以创设积极情景,学习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提升教育效果,有效地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问题,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招募42名大学新生,随机抽取21人为实验组,进行为期5周的团体辅导训练,其余为控制组.团体辅导结束后,实验组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困扰、同异性朋友交往方面,较团体辅导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职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矛盾,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在高职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化解中学时期遗留的心理隐患,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增强高职生的适应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浅议心理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大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视不够。为了让我们更快的了解新生,发现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利;让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增强与同学的交流沟通,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以团体辅导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以此来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心理特征心理适应通过自我接纳的过程最终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大学新生的心理认知对客观环境当中的价值信息进行获取并形成一定的判断,进而通过心理自我接纳过程而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大学新生心理层面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接纳的过程,是影响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新的关键性心理因素、所以大  相似文献   

11.
王国珍 《高教论坛》2012,(4):121-123
新职教园区学生心理安全存在极大隐患,迫切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安全监控预警、教育预防、紧急应对体系,尤其是完善"讲、训、辅、行"多元化、多途径教育辅导体系,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成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将学生心理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和减少心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和健身热潮的兴起,大学体育舞蹈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大学体育舞蹈的心理健康功能有:1.完善和整合大学生的智能结构,提升大学生的智能水平的功能;2.全面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维持心理平衡的功能;3.调整情绪,培养健康人格的功能;4.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人文素养的功能。大学开展体育舞蹈的策略有:1.依托大学体育课程和艺术课程,设置体育舞蹈的内容;2.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提供平台;3.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学生从事体育舞蹈活动的积极性;4.利用训练成果的展示,提高大学生从事体育舞蹈的动机;5.加快体育舞蹈的"本土化"进程,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增加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辅导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素质,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未来公民的生存质量,正在逐渐受到当今教育界的重视.团体心理辅导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在提升学生及教师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校教育人性化的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14.
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素质要求越显重要,情绪管理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传统心理学主要在大学生心理、情绪的问题和病症层面发挥作用,而正向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正面情绪培养,能积极地帮助大学生正面获取生活的快乐感和满足感,预防和矫正情绪问题。通过研究与介绍大学生自身正面情绪培养的素质和技巧,以及高校和家庭在营造大学生正面情绪方面的策略,旨在提高大学生情绪健康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对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有了较大的突破,文章从绘画治疗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入手,论述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辅导员应改进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加强自身理论修养,突出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多途径地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助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其主体地位。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心理自助潜能,完善网络求助反馈机制,针对性地开展自助式心理训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搭建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更具实践性的自助式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标志,并通过分析体育教学调适大学生心理平衡,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统一,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如何积极调适学生心理平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的内涵、生态观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生态链构成和微观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提出微观生态系统是以高职学生作为“心理生态主体”,以生态心理学的思维角度理解学生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特征,满足多元化需要,以鼓励学生发掘心理潜能为重点.并尝试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必须开辟新的途径。民办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建立严密的心理普查制度,针对不同心理类型学生,开展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加大对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在院系班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等方式,不断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