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煜 《文教资料》2009,(13):51-53
崇高不仅是美学的范畴,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本文以中国古典音乐《葬花吟》和西方贝多芬经典交响乐《命运》为例,分析了音乐中的“崇高感”即“高峰体验”的产生、存在及其表现方式,从而展现了作为西方传统美学范畴之一的“崇高”的不同境界,以期体现其多层面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道”是具有本原和本体意义的哲学范畴,对中国古代美学有巨大影响。道不是一家一派之道,而是一种以儒、道二家为主,究天人之际的化精神,所以道并不是一个美学范畴。但是,对老庄之道的体道方式虚静,对孔孟之道的追求方式中和都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加之“心”“气”两个具有本体意义范畴的综合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美学范畴的独特性就凸现了出来。道对心、气又可以容纳和涵盖,所以,道虽不是美学范畴,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哲学门径。从道的起点出发,本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概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然而,“意境”也造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对西方的贸易壁垒,成为西方文化很难接纳它的一个主要因素。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观念”的范畴,这个范畴也成为了康德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通过对其深层的解读,我们认为这两个范畴之间似乎在主体的审美鉴赏力上能够达到默契,即有其共通性,这为中国古典美学向西方引渡提供了可能,而且,这两个范畴及其张力对东西方的文艺学与美学的走向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4.
一个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和之美"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和之美”范畴来源于儒家“中庸”的哲学思想和以艺求道的方式。在儒家思想的统筹下,“中和之美”成为一个核心范畴,对后世的文艺学美学有着多方面的渗透和巨大的影响。文章就“中和之美”范畴的理论起点、重要性以及对后世文艺学美学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与评价,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道”为中心范畴的老子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之深,表现在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表达方式、感知方式等几个方面,同时美学重要的范畴也多源于老子哲学。  相似文献   

7.
“忘”在中国古代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由哲学意蕴向美学意蕴的转化,标示着“忘”的美学价值生成.本文从老庄哲学中有关“忘”论述的个案入手,试从“坐忘”的体道方式、“澄怀”的审美观照和“无我”的审美至境三个阶段勾勒出“忘”的美学价值生成过程,并在论述过程中从艺术创作和艺术化人生构建二个方面谈其重要生成价值.  相似文献   

8.
释“味”     
“味”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特定的审美范畴。对这一美学范畴的成因及其内涵的探讨,应当不仅是一种文艺理论史上的现象描述,而应挖掘其得以形成、发展的特殊文化心理和特殊的认知方式。本文描述了“味”从生理快感、心灵体验向审美领域的延伸发展,并指出其中蕴含的言不尽意、有无相生的辩证法,以及“天人合一”忘我自悦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神”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美学内涵涉及创作、作品及鉴赏批评等多个层面。文章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从“神”字的起源出发,阐释“神”范畴在作品中的美学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意境是一个运用广泛的概念,它是我国古代文化长期孕育而形成的独特的美学范畴。意境范畴的生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也显示着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过程。因此,为分析意境范畴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我们应首先正本清源,对意境的起源作一个探索。“意”、“境”两字在秦汉时代并不是一个词,“意”训为“志”,如《国语·越语》曰:“巨行意”,意思就是“我实行志向而已”。“境”是土地疆界的意思。如《礼记·曲  相似文献   

11.
老子哲学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老子哲学基本思想和范畴命题入手,论述了老子哲学对中国美学的意义:一、“道”的哲学成就了一种伟大的、形而上的超越思想和传统,并对中国古代美学重意象、重直觉感悟的思维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二、“德”的范畴提出,说明老子“道”的哲学,实际上也是关乎人生论的,这对中国古代以人生意义追求和人生境界实现为主题的美学形成有启示意义。三、“有生于无”论,则提供了一种特殊、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即从负面和“无”方面看问题,这对中国古代美学辩证思维方式和许多范畴命题形成,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美学角度审视,叶燮是时下公认的大家,历来论述颇多.全面客观认识叶燮《原诗》的美学思想,须结合清初背景从“理、事、情”,“活法”等方面进行评述.叶燮的美学思想之所以不能影响乾嘉学人,与清初的文化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门学科的范畴研究都是该学科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范畴研究,尤其是范畴系统化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美学范畴及其系统化研究的开掘,西方起自康德,其后虽有短暂的沉寂,但后来学派林立,成果比较显著;中国对这一领域的涉及较晚,其研究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列宁说:“范畴是……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门]本文拟在简单清理中西美学范畴及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学范畴系统进行考察,试探美学这博大网上的多绪之结。上美学范畴系统化研究的历史考察一、西方美学范畴系统化的研究西方美…  相似文献   

14.
探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诞”主题所产生的美学和文学的影响,它使“荒诞”上升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他们大胆地进行文学样式的创新,突破传统的悲剧、喜剧的范畴,创造了喜悲剧。  相似文献   

15.
“幽默”是一个属于美学范畴的概念。总的说来,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幽默是喜剧艺术(或称“笑的艺术”)的一个总称,它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及其它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在内,讽刺、滑稽、戏谑、闹剧、打诨……都是“广义的幽默”大家族中的合法成员。狭义的幽默仅仅是喜剧艺术中的一个分支,是“笑”  相似文献   

16.
探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诞”主题所产生的美学和文学的影响,它使“荒诞”上升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他们大胆地进行文学样式的创新,突破传统的悲剧、喜剧的范畴,创造了喜悲剧。  相似文献   

17.
“悟”是中国古代诗学审美体验的核心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再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深刻嬗变过程。其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是其很重要的哲学基础,魏晋之际,“悟”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在南宋时则成为一个文艺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8.
“兴观群怨”之“兴”是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前人孔安国、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人对此都做出过解释。清人王夫之用“情”把“兴观群怨”四者统一起来,立足于他的情景观和现量说,对“兴”这一范畴做出了新的独到的解释,把我国的诗歌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书法作品,都可能给人一定的美感,其美感的风格或类型又可能是各各不同的.或者“披坚执锐所向无前”、“崩山绝崖人见可畏”、或者“美女婵娟不胜罗绮”、“婉若芳树穆若清风”,或如“忠臣义士”,或如“谢家子弟”……”这些能够充分地体现书法艺术本质的、具有一定美学风格的书法审美类型,可以称之为书法的审美范畴.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审美范畴,都以其特有的品格、风貌、神采、韵调产生特有的审美效果,因而往往也是一种美学风格.但范畴比风格含义宽泛,一种范畴可以包含几种相近的风格,一种风格则不一定就是一种范畴.据此,可依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近似形质或近似风格,将其归纳为“刚与柔”、“正与奇”、“巧与拙”、“雅与俗”四对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20.
“空观”是禅宗美学的本体论范畴,把“心性本体论”作为禅宗美学的本体论是不妥当的。贯穿普遍联系原则的“缘起论”是禅宗美学“空观”的哲学基础,因而禅宗美学既要以“空观”为本体,又必须反对“顽空”观。禅宗美学正是以“空观”为本体,才把“无味”“至味”等作为美学最高范畴,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或者美的终根本原。因此,禅宗美学与西方理性主义美学是根本不同性质的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