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想是人们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因此,让学生了解作文中的联想并引导他们在作文中运用,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作为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作文这种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联想就像一团发酵剂,一下子扩大了作文的思维空间,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思路开阔。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善于浮想联翩,让联想成为你作文成功的翅膀。  相似文献   

4.
作文中的联想合肥一中朱一兵联想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又是表达事物的一种艺术手段。作文中的联想,是剖析客观事物相互关系的利刃,是立论抒情的重要工具。因此,认识联想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好联想的一些规律,对指导学生作文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第一,...  相似文献   

5.
所谓“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在写作活动中作用显著,尤其在材料作文中尤为重要。要让材料作文“有感而发”,“触类旁通”,达到《文心雕龙》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写作境界,脱离联想,是万万不可的。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必须从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开始。一、启发联想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鸽子”联想到了”和平”;由“中秋赏月、家人团聚”联想到“为保卫祖国而守卫边防的解放军战士”等,这种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出示一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让学生经过联想,从中找出事  相似文献   

7.
看图作文如何“联想”作文教学导向ZUOWENJIAOXUEDAOXIANG山西/张崇善看图作文需要联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有了联想能力,写作时就能浮想联翩,思路开阔,写出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从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联想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 所谓联想是指从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跟它有关的另一事物或从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所固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形成初步多维思维的方式. 2.提高分析和概括水平,拓宽写作思路. 3.让学生通过作文教学,得到革命传统教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教学重点] 在写作中恰当运用多维思维方式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 用思维把感知信息和材料有机组织起来成文. [教学方法]例文讲授、学生训练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这是什么呢?出示课件(红叶).对!这是一片片绚丽无比的红叶.我们曾经学习过作文三步法多思维联想,即:利用给定的一种事物,通过丰富的联系和合理的想象,获得多种全新的事物.换言之,即由一种东西,通过中间环节想象出多种东西来.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公式:由A想到BC,再想到DEF……) 二、对红叶进行多维思维联想 那么,面对这片片红叶,你会引发怎样的联想呢?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常常苦于思路闭塞,没啥可写。解决这个问题,秦牧以为应“发挥联想的能力”。联想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联想的形式颇多,诸如类比联想、虚实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点面联想,等等。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重点学好用好前两种。一、类...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由一事物自觉想起与它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扩展性的思维活动。通过联想,不仅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开拓解题思路,寻找多种解题途径,而且能发展思维品质。一、在联想中发展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的广度。在教学时,教师要提倡多层次思维,引导学生通过一个条件联想出与其有关的其它条件:例如,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我出示:“—批化肥运走的吨数是余下的3/4。”让学生进行联想,提出条件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在认识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是解答数学题的一种重要思考方法。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己知和未知之间的一系列的联想  相似文献   

13.
所谓联想思维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引发点是“事物之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其形式是由此及彼 ,如同架桥 ,彼此连接 ,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如图一 :甲—→乙—→丙—→丁 ,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属单向性发散思维 ;如图二 :甲—→乙—→A丙—→B丁—→C,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多种事物 ,属多向性发散思维。前者是联想思维的基础 ,后者是它的发展和深化。联想思维的方法有同物联想、对比联想、比拟联想、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因果联…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在作文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一、大胆求异,指导多角度观察,培养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事物,通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写出来的文  相似文献   

15.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在认识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是解答数学题的一种基本思考方法。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已知和未知间的一系列的联想过程。这种联想往往是缺少逻辑依据,没有清晰推理的。在解题时,通过仔细的观  相似文献   

16.
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工大附中陈峰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联想能力,我将它分为三类作训练。一、同向联想。同向即由这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之间的想象飞跃是同一...  相似文献   

17.
所谓联想,就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比较常用的几种联想方法有:类比联想、对比联想、追忆联想、推测联想、连锁联想、象征联想、事理联想等七种。现逐个介绍给大家,以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一、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同类的人、事、物的联想。...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实践。作文的目标在于如何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一、激发学生联想联想是探索和创新的一把钥匙。许多小学生写起作文来思路狭窄、语言不生动,这和他们的联想薄弱有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联想活动。例如,在写命题作文《钢笔》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先拿出  相似文献   

19.
联想,最基本最通俗的说法便是由感知的当前事物回想起其他事物的一种思维过程。许多作家、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景、物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联想,他们高屋建瓴,很好地把握联想,于是乎,写作材料云集笔端,优美意境令人神往。中学生正值发展联想的黄金时期,可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学生作文时不重视联想思维,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创造性思维来训练,致使作文训练费时低效。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创造活动,往往离不开创造性联想.创造性联想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联想能使思维流畅灵活,通过联想能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通过联想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增强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一些联想方法,根据所授内容和课型特点设计一些联想型问题,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