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校园网的发展及需求出发,介绍了当前学校基于IPv4无线校园网接入技术,依据IPv6的发展分析了IPv4环境下无线网实现双栈认证接入存在的问题,并主要从Web Portal及802.1X两方面就如何更好实现无线校园网IPv4、IPv6双栈接入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分析了IPv6网络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这3种常用的过渡技术后,根据地方高校的资金、技术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先建设IPv6试验网再升级校园网为IPv4/IPv6双栈网的升级策略,并论证了策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所采用的核心协议。本文探讨了IPv6的特点以及现有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的多种方案,并结合校园网,提出了双栈解决现有校园网向IPv6转变的方案和安全部署。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二期改造工程为背景,从高职院校网络建设现状出发,分析IPv4协议在地址资源、网络安全、网络结构、管理及服务质量方面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的主要特征、IPv6校园网建设原则。结合原有IPv4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应用,将原有校园网网络升级为IPv4/IPv6双栈网络平台,为推动高职院校建设IPv6校园网及各种新兴IPv6应用起到了积极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5.
IPv4因其固有缺陷已不能满足网络服务和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由IPv4向IPv6过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IPv4和IPv6在互联网发展阶段必定长期共存的实际情况,分析了IPv4的局限性及其在地址资源、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介绍了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等三种过渡技术,讨论了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机制。结合校园网网络实际环境,考虑到原有IPv4网络的复杂性、多样性、现实性和过渡过程必须平稳、安全、可靠的原则,利用过渡技术选择了一种适合校园网的IPv4到IPv6过渡解决方案,从而高效合理地利用了现有校园网资源、降低了成本投入。实际应用证明,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IPv6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常州工学院新校区校园网的网络架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GPON环境下IPv4/IPv6双协议栈的校园网网络架构,并具体实现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网络》2010,(12):65-65
近年来,IPv6成为校园网建设的重点,并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为了紧跟科技的发展趋势,早在2009年,城市热点自主研发了IPv4/IPv6双栈单机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IPv6的实施与应用以及IPv4向IPv6过渡时期的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一个基于Linux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的防火墙系统。文中通过对过渡策略、IPv4/IPv6的数据报头格式、双协议栈的安全性和防火墙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Linux的IPv4/IPv6双协议栈防火墙体系结构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9.
IPv6协议已被公认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IPv4到IPv6的渐进式的演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IPv4、IPv6双协议栈长期共存的过渡时期.分析了过渡时期网络方案的设计原则与目标,从工程角度给出了一种双协议栈逻辑层独立、物理层共享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IPv4/IPv6两种协议栈的平滑升级与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IPv4/IPv6三种过渡技术: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翻译技术(NAT-PT),给出高校网络的IPv6升级方案,重点讲述了基于Cisco 7603的IPv6路由技术和IPv6的安装、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IPv4向IPv6过渡的问题,详细分析了IPv4 to IPv6过渡的三种关键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技术,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过渡技术的选择原则和具体应用,对当前IPv4向IPv6的过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IPv6过渡机制的分析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ETF工作组提出IPv6过渡机制的背景,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等三种常用的过渡机制,并通过一个IPv6实验床的建设,利用IPv6的过渡机制如双栈协议和隧道技术,真正实现了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3.
周娟 《教育技术导刊》2010,9(6):134-135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网络质量,对移动性的支持等。从IPv4过渡到IPv6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重点分析比较IPv4/IPv6过渡技术中的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及NAP-PT技术之后,总结了我国IPv4/IPv6过渡阶段的网络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IPv6校园网建设的现状及QinQ技术原理,给出了利用QinQ技术实现IPv4/IPv6双栈配置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IPv6的探讨     
文章介绍了当今Iternet网络的核心协议IPv4的发展状况和IPv6的新特性.对从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双协议栈"、"隧道"的实现方法和我国IPv6的现状也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IPv6过渡阶段IPv4/IPv6 Web服务的部署难度,加快向IPv6过渡的进程,文章针对IPv6过渡的4个阶段制定了Web服务基于双栈反向代理方案和渐进式的过渡策略。通过在双栈环境下部署反向代理服务,同时分别监听IPv4和IPv6服务端口,并结合DNS域名设置,来实现支持IPv4/IPv6双栈的Web服务,使得纯IPv4和纯IPv6用户均可访问。文章对反向代理后Web内容可能存在跨站跨协议资源访问的问题提出了增加过滤转换器的解决方法。与其他常用的双栈、网络翻译等过渡机制相比,采用基于双栈反向代理方式对于Web应用的IPv6过渡有明显的优势,无需对现有网络进行任何变更就可以快速部署,不需要公网双栈和无状态网络翻译机制所要求的公网地址,而且在用户和服务之间增加了隔离屏障,提高了服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IPv6协议作为互联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保留了Ipv4的很多特性,提供无连接服务,使用数据报交换信息,IPv6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过渡。本文介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的基本过渡技术工作原理,重点描述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和基于SOCKS的IPv4/IPv6过渡技术等,同时设计实现基于IPv6技术的域名系统。  相似文献   

18.
李玮 《太原大学学报》2013,14(2):131-134
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业务类型的激增,使得基于IPv4协议的互联网IP地址资源已接近枯竭,现有IPv4网络向下一代IPv6网络的演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IPv4网络和IPv6网络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针对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演进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就双协议栈、隧道和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议转换三种主流过渡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给出了各阶段过渡技术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校园网上启用双栈协议,在IPv4和IPv6下分别对WWW、FTP、DNS服务进行配置和测试,最终实现了这些服务的双栈接入,为这几种服务过渡时期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电信IPv6虚拟专线已经支持IPv4和IPv6双栈,年底前实现全国所有城市IPv6互联网专线的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