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平衡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是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整合的三位一体甚至多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这种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强调对学术发展、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等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做出多样化的回应,且其对各种需求"满足程度"的衡量标准应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旨在主动服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该活动采用系列主题赛事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科、专业或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设置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方案重构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国矿业大学"十一五"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为基础,对重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在对潜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以学科专业集群为新的培养平台,全面深化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科研基本素质养成、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测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研究生教育30年发展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加以考察,梳理其发展特点,以期为今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5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结构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加以考察,梳理其发展特点,以期为今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招生规模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研究生德育教育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生会作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研究生群众性团体,在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作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为开展新时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贯彻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好研究生培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着重提高培养质量,完善与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经济—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离不开教育,特别是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对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需求,既从物质能量等硬件的角度予以不断的提供,也从信息、文化教育等软件的角度予以不断的满足;区际之间体现均富合作、互补平等的原则,促成空间范围内同代人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教育差距的缩小,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公民,研究生英语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课程十分有利于发挥通识教育的职能;通识教育又为深化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军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应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把培养体力智力、思想境界、社会关系、能力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归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就为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路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导师参与为契机,探索适合社会发展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