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数学中,数列问题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常考常新.在2004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它与其他知识的综合,更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成为高考中的“新宠”.由于它们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题型上具有新颖性,解题方法上具有灵活性,思维方式上具有抽象性,所以高考命题人常“乐此不疲”地去编制该类试题.但学习者对此却往往不得要领,这类综合题由此“曲高和寡”而难以“亲近”.本文从求解策略出发,  相似文献   

2.
不等式与数列都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其中的解题思想及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近年来不等式与数列交汇的综合题倍受命题者的青睐。以函数与数列、不等式为载体,以高等数学等知识为背景的数列综合题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亮点,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谈谈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3.
数列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常考常新,每次以压轴题的形式与考生见面.并且不难发现,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列问题大都与递推数列有关,这是因为递推数列问题具有题型的新颖性、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思维方式的抽象性、题目内容的综合性等特征.因此,高考命题者常“乐此不疲”地去编制递推数列题,但学生往往不得要领,递推数列由此“曲高和寡”而难以让人“亲近”.本文例举近几年来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及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出现的有关数列综合题,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管宏斌 《中学教研》2004,(11):12-15
高中数学中,绝对值问题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常考常新,在2004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其中它与二次函数的综合,更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成为高考中的“新宠”.绝对值和二次函数所构成的综合题,由于它们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题型上具有新颖性,解题方法上具有灵活性,思维方式上具有抽象性,所以高考命题人常“乐此不疲”地去编制该类试题,但学习者对此却往往不得要领,这类综合题由此“曲高和寡”而难以“亲近”.本文从求解策略出发,就近年来各类考试中的部分相关考题,进行分类剖析,权作抛砖,以期广大师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归纳出一般解题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中,绝对值问题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常考常新,在2004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既受命题者的青睐.其中它与二次函数的综合,更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成为高考中的“新宠”.绝对值和二次函数所构成的综合题,由于它们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题型上具有新颖性,解题方法上具有灵活性,思维方式上具有抽象性,所以高考命题者常“乐此不疲”地去编制该类试题,但学习者对此却往往不得要领,这类综合题由此“曲高和寡”而难以“亲近”.本文从求解策略出发,就近年来各类考试中的部分相关考题,进行分类剖析,权作抛砖,以期广大师生能够从中受到肩发,进而归纳出一般解题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考中的数列综合题的总体难度有所下降,但区分度比较高,特别是200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试题将数列题前置,考查构造新数列和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前”项和,一改往年的将数列结合不等式放缩法问题作为押轴题的命题模式.具有让考生和一线教师重视教材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重视两纲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历年的高考对数列综合题那么重视呢?原因有二:一是涉及的知识点多,函数、数列、不等式,互相渗透,使得问题的内涵更加深刻;二是许多数学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想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是将数列和不等式这两个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中重要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考查的一类题目,因此这类题型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对知识综合运用都具有很高的要求,符合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以能力立意”和符合高考的命题原则“在知识网络交汇处”.本篇文章将会针对求证数列不等式的题型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答相关题目的解题思路以便同学们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数列知识是刻划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数列问题以其多变的形式和灵活的解题方法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其中迭代法,累加法,待定系数法和数学归纳法是求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对考生来说,数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高考中数列问题已逐步转向多元化,其命题形式多样,解题思路灵活.需要我们由题意想到某种递推关系,进一步转化为可利用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来解决问题.解综合题的成败在于审清题目,弄懂来龙去脉,透过给定信息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形成解题策略.下面结合今年的高考理科数学第20题,体会一下递推公式及其应用,探索出这类问题的一些求解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列综合题在高考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数列不仅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它与数、式、函数、解析几何、不等式等有着密切联系,数列题中包含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数列还是学习极限、微分、积分、级数的基础,是通向高等数学的重要桥梁.因而,在高考中,数列综合题常常列为压轴或中档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就高考中数列综合题进行归类,并对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1.
1 高考展望 1.1 考点回顾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综合题以主干知识为支柱,注重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尤其是在数列与不等式、数列与解析几何、向量与解析几何、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导数与不等式等知识中命题.全国各地的创新综合试题归纳起来有:构建新数域(譬如福建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6题);创设新变换(譬如北京市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2题);  相似文献   

12.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导数等的综合,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流.2010年高考数学辽宁卷理科第16题,就是一道以数列填空题为背景,考查数列求和、导数、单调性等重点知识,以及累加法、构造法等基本的数学方法的小综合题.通过对这种小综合题的求解及其规律的探索,可以进一步挖掘出数列这种特殊函数的潜在性质,提升解决数列综合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题”是高考必考内容,这类试题往往以圆锥曲线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三基和能力.近年来,它常与函数、不等式、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和导数整合,形成知识的交汇,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解题能力考查的层次要求较高,考生在解答时,常常表现为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理科高考试题经常将“数列与不等式综合题”作为压轴题;又在压轴题的最后一问考查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这类试题技巧性强,难度大,不太容易掌握。笔者深入分析放缩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实例来展示放缩法在解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列问题是高考数学中的一棵“常青树”,可谓常考常新。2004年多个省市高考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都与递推数列有关,但由于递推数列问题题型的新颖性、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思维方式的抽象性,所以高考命题人常“乐此不疲”地去编制递推数列题,本文就概率问题中的两类递推数列,从求解策略出发作一例析,以期同学们能够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归纳出一般解题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列作为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特殊地位.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题,每年除了客观性试题考察“三基”外,都有一道综合性的解答题,并且常作为压轴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题常将数列和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解析几何等知识融为一体,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除了要有扎实的“三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方能奏效.本人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将数列高考试题进行分类解析,意在为正在进行高三复习的师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数列是高考数学的主要考查内容之一,其中数列不等式是高考的热点、亮点,也是难点.而数列不等式综合题是数列中综合性与思考性极强的难题,在很多省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中,多以数列不等式的形式出现.很多师生感觉难以下手,在看到答案后,感觉标准答案构思相当巧妙,这些方法难以想到.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将给出几类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学综合题是历年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因其具有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综合性强、学生失分率高等特点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2006年各地高考中出现的有机化学综合题就体现了上述特点.为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综合题的解题方法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笔者对这一年的高考有机化学综合题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对解题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与重点,并且往往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上,扮演着调整试卷区分度的角色.而数列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因此“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那么,除了强化用“数学归纳法”证题外,还有没有别的策略呢?笔者总结归纳了几种数列不等式的证明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中,数列问题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常考常新,在2004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既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它与其他知识的综合,更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成为高考中的“新宠”.由于它们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题型上具有新颖性,解题方法上具有灵活性,思维方式上具有抽象性,所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