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释“店”为:①客店,②商店;释“铺”为:①商店,②床铺,③旧时驿站。根据词典的释义,二者在“商店”这个意义上是相同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商店招牌上基本都是“×店”“×铺”,如“杂货店、服装店、文具店、百货店、理发店、洗衣店、药店、书店”“肉铺、杂货铺、烧饼铺、面条铺、当铺、绸缎铺”等。笔者20年前接触到的店铺,都是小而阴暗、货物品种少、档次低的在室内出售商品的经营场所。  相似文献   

2.
从明末白话小说“三言二拍”(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下面分别简称为喻、警、醒、初、二.)收集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在”、“向”、“从”、“去”能够单独作动词,也能用在另一动词前面,用以介引某个名词性词语.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在、向、从,去”,无论就词义内容还是在句中所处的词境来看,都有若干差异.本文整理了这几个词的各种用法,并将其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和19世纪70年代的挪威,分别出现了一位反抗封建礼教、宗教法律的女性形象,这就是《雷雨》中的周繁漪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她们都是“精神反叛”的典型。她们同为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一个生活在貌似有尊严有秩序,实为冷酷专横的封建式的资本家的家庭里,一个生活在看似欢乐和谐、实为虚伪自私的银行职员的家里;一个在两代人的欺侮下就要闷死、渴死的时候,一个在两代人的脉脉温情中被突发事件震醒的时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条道路;控诉与抗争。之后,繁漪在雷雨中将爱与精神共同毁灭,而娜拉则抛弃了玩偶之家,坚决出走。  相似文献   

4.
顾惠芳 《考试周刊》2010,(15):51-51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感召下,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于是多媒体运用的精彩与否就成了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关键。在执著追求美轮美奂课件的同时,有的教师已忘却了还有传统教育媒体这回事,甚至更令人惊诧的是有的一节课居然不见黑板上有教师的一星半点的“真迹”。诚然,多媒体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字幕、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在某种意义上讲,其信息交流效果确实超过了传统媒体。但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下有的学生就以为是放羊式学习,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进行队列操练时,按立正、稍息、卧倒等口令,做出统一规定的动作姿势。“月”偏旁在合体字中,也会做出“立正”、“稍息”、“卧倒”的姿势,你信不? “月”偏旁,因在字中的具体位置不同,形状发生变化,或是立正姿势——“(?)”,第一笔为竖;或是稍息姿势——“月”,第一笔是撇;或是卧倒姿势——“(?)”。我们把不同位置,不同形体,分别列举如下: 作字底,呈“立正”姿势,从“(?)”,两腿直直地支撑  相似文献   

6.
“诗仙”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相似文献   

7.
寺、庙、祠都是祭祀活动的场所及从事祭祀活动的人员的住所。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建筑很多,不仅各州、府、县有,许多乡镇乃至荒远地区也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语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在语汇中得到反映,每当新事物、新理念走进我们生活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新词语出现。近年来,社会生活的节奏在加快,人们求快、求大、求新的意识都在增强,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低年级儿童具有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点,教师应通过跑、跳、做游戏等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来学英语,而不是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儿童学习才会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能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知,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这几年一直从事低年级英语教学,经过学习和实践,对低年级比较实用的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归纳出以下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一多关系的阐发中,方以智提出了"十错","此十错者,实五对也",它们分别是一多之间的对舍、对摄、对入、对夺、对即。"一"是收摄之际放藏着的吾心,"多"是放藏之际收摄着的万物。一多在相错中透显出五重情境:"对舍"是心物之间、天人之间的断裂与坎陷,"舍"境其实是生命中的险境;"夺"境是在坎陷之"舍"境中催逼出来的,一多在"对夺"中走进对方,达及"入"境。"入"境是收摄着走进对方,"夺"境是放藏着返回自身。"舍"境在"对夺"与"对入"的交错中得到克服;在"摄"境中,收摄着的"一"从自身出发,"观"入自己的"离析"中,并在观入离析中确证自身;虽说观入离析的过程总是被收摄在背后的"一"中,但收摄着的"一"却始终是在"离析"中透显出来的;"即"境乃是一种"全神全迹""全张全弛"的境域,它就蕴涵在舍、摄、入、夺之中。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我们教师吸引学生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一个主要手段。课堂教学有许多方法艺术,就像写文章离不开标点符号一样。标点符号运用恰当,能使文章通顺流畅;教学方法运用恰当,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可以说,课堂教学中方法艺术就好像是文章中的“。”“,”“?”“!”“……”。“。”一般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为上好一堂课要做全方位的准备工作:精力要充沛,工作热情要饱满,知识要充足,有“一桶水”的容量,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备书本、备学生、写…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特别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怎样才能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呢?我在作文写真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一、变封闭为开放,写真逐步落实。建立开放程式,完善写真作文。(1)先写后导,态度求真。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采取了先写后导的方式。先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次校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我认真聆听各位领导的指导意见,当我听到钱校长的一句话时:积累需要"恒心",还要有"虚心",展示需要"勇气",还需要"志气",我感触很深,我与学校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仔细回想自己平时工作中的不足,例如,思想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等。下面就从这句话来谈谈自己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亲身感受,以求共勉。一、体育教学中的"恒心"在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也许在许多人看来很容易,甚至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来源地为印度 ,不过“0”始出现于公元 9世纪末。这套数码字经翻译后传入阿拉伯 ,又于 13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故亦称印度—阿拉伯数字。由于欧洲人长期使用罗马数字 ,这套印度—阿拉伯数字曾遭到欧洲人的抵抗 ,但最终还是取代了罗马数字。唐开元年间 ,这套数码字通过历书传入中国。由于中国人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已经自创了数字码 ,这套印度—阿拉伯数码字在我国古代也遭到了顽强抵抗。因此 ,在唐宋时代 ,我国官私文书中概不采用这套数码字系统。至元朝 ,这套数码字又由伊斯兰教徒从中亚再…  相似文献   

15.
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在教材处理、教学构思、课堂组织上下足功夫,其实这就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合过程。定好了教学切入"点",方能有条理地理出教学思路"线";思路清晰了,还需借助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让整堂课丰满起来,使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得到"面"的有效铺开。唯有在"点""线""面"三个方面精心准备,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家”、“舍”这两个词在表称呼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一特点就是它们都是谦辞。但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其用法又有各自不相同之处,下面加以具体说明:“家”作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对人  相似文献   

17.
不少同学分辨不清“辨”“辩”“辫”“瓣”,组词造句张冠李戴。其实,我们只要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就能正确运用。“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有时与“辩”  相似文献   

18.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运用能力,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自助与助人,同时要引导学生交流分享,促进学生情感内化与升华。教师运用团体动力,营造信任、安全、互助、和谐的氛围,并在整个过程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互动生成式”的课堂。根据课堂实践教学经验,我们探索出了“引—论—用—思”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新时代我们都有着十分温馨的“家”,也许在与别人交谈时,除了介绍我们自己。我们也常会谈及我们的“家庭”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论有关“介绍”、表示“位置”及说明“家庭”情况的一些常用句型吧!  相似文献   

20.
『二』和『两』都是数词,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如,兄弟两人』、『二万三千元』,也可以说成『兄弟二人』、『两万三千元』。但在数数的时候,就不能把『一、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