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模块形式呈现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从《标准》要求到最终落实,每下一级,都会打一些折扣,最后执行时,已经与原来的要求相差甚远。这使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价值锐减。为了有效解决选修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选修课程的价值,本文解读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析了地方层面对选修课程的指导意见和学校在选修课程的实施现状,指出了高考、师资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影响着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从模块设置、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实现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成为高中语文新课改关键问题。选修课程的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实施选修课程效率低的问题,来探索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途径,以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稳步推进我国职业院校弹性教学制度的实施,提出了以选修课程为突破口的策略;并就什么是选修课程、为什么要开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以多少为宜、选修课程开设的原则是什么、哪些活动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哪些内容可以成为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由谁来开设、学生如何选择选修课程、如何保证选修课程的质量、选修课程的开设给教学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选修课程的开设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哪些帮助等等选修课程开设中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就当前高职院校选修课程开设中课程系统性较差、选修课开设"名不副实"、选修课执行难度大、教学效果差、学生选课盲目等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选修课程开设模块化的改革方案:一方面,通过课程的模块化设置,提高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选修课程的必修管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由于国内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时间短,经验少,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队伍不强、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旨在此基础上探讨通识选修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将实验教学作为打造精品通识选修课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实施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修课程的落实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理解选修课程模块在整体设计上体现出的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发展学生个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功能,成为实施选修课程教学的前提;把握选修课程模块个体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成为选修课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走出实践误区,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教学、课程管理、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成为选修课程切实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稳步推进我国职业院校弹性教学制度的实施,提出了以选修课程为突破口的策略;并就什么是选修课程、为什么要开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以多少为宜、选修课程开设的原则是什么、哪些活动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哪些内容可以成为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由谁来开设、学生如何选择选修课程、如何保证选修课程的质量、选修课程的开设给教学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选修课程的开设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哪些帮助等等选修课程开设中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黄晓华 《考试周刊》2009,(8):179-179
本文试对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选修课程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中注意选修课程模块个体之间联系、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的教学策略运用.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材.教法》2013,(11):122-127
对国际上高中科学课程的课程结构要素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科学课程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选修、必修+选修和选专业(必修),大部分教育发达国家采用选修或必修+选修模式。在把我国高中必修科学课程占总必修课程的比例、必修物理、必修化学和必修生物之间的比例和选修科学课程占所设置总科学课程的比例与国际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普通高中科学课程结构优化思路,即应进一步增强科学课程的选择性,提高选修科学课程的比重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改进专业选修课质量的方法,笔者认为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生选课前了解课程概要,同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合理组织考核等是提高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各高校都将公共选修课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公共选修课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公共选修课在运行和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得到解决。本文分析了高校公共选修课运行和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探讨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课程资源质量不高,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加强定位,充分重视公共选修课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选课是高校为丰富学生视野而开设的一类课程,目前公选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来自教学管理部门,有些来自学生,还有一些来自教师,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MOOC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为新时代教学发展的新趋势,高校公选课的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实践表明,在线教学模式存在教学管理难度大、师生互动不够、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为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公选课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一种融合传统教学优点与MOOC教学优势的混合教学模式十分必要。课题组以吉林大学"能源与环境概论"卓越工程类公共选修课为例,重点论述基于MOOC理念的混合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以期为我国高校公选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作为两种学习模式,在各类学校的各种课堂上被广泛采用。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选修课而言,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对探究式学习的了解情况、公共选修课的课时和特征等因素,决定了授受式学习依然是高师院校公选课中的主要学习模式。而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公共选修课的主要目的及师范院校的特征等,也决定了在高师院校的公选课教学中,应适当采用探究式学习。在高师院校的公选课课堂中,应有效整合授受式和探究式两种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公共选修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存在课程陈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学院应从挖掘潜力、严格审核、加强监控等方面加强管理。同时,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将培训资源服务于教学以满足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全校性公选课的开设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公选课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并结合所在学校指出公选课程的开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探讨如何合理开设公选课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合理优化课程设置、规范管理和考核、对学生加以选课指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公共选修课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结构失调,对公共选修课认知有偏差,课程管理难度大、监督力度不够,学生选课具有盲目性等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丰富课程资源、健全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选课是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具体实践。因近几年才开始实施,因而存在课程性质认识模糊、课程体系不科学等问题。通过明确公选课的公共性、选择性和辅助性,在全面分析学生专业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公选课体系,订立课程标准,向教师公开"招标",择优任课,对学生加强专业发展动机教育,引导理性选课,从而促进公选课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倡导大学人文教育和振兴传统文化的当下,高校开设传统文化类公选课十分有必要。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的传统文化类公选课数量在增多,但存在诸多问题,质量有待提升。针对目前授课对象的现实状况,提出传统文化类公选课需将灵活性和规范性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协调,教学内容应注重基础性和趣味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