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课程设置既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要符合残疾人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如何设置个性化课程方案,不断缩小残疾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实现“人职匹配”,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文章提出依据职业分析和职业测评的结果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式和适当的课程文件,并以此进行残疾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2.
校内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载体,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有助于加快残疾学生社会融合的步伐,有利于提高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此,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残疾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规划,主动构建符合残疾学生潜能开发的校企一体的实训课程体系,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校企以基地为载体协同育人,切实提升残疾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残疾人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独特的一部分,且起步较晚,加之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模式不能单纯地照搬或仿照普通高职,因此需致力于探索符合残疾人特点的知识学习、能力获得、社会适应、岗位胜任的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者从学生和教师的双向角度出发,对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模块进行问卷调查。突出残疾高职生身心特点,关注学生真实反馈的同时,加快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观念转变,增强教育教学针对性和适切性,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职业教育对残疾人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我国残疾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可借鉴德国特殊人群职业教育在立法保障、政策鼓励、双元制运行、多元立交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来完善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立法,出台更多奖罚分明的政策,重视残疾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做好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建立残疾人职业教育"立交桥",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关于残疾人职业教育第十五条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病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释义】本条是关于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规定。残疾人是社会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在我国,残疾人是指那些在心理...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残疾人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选择适合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有效方法是摆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面前的主要任务。有效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极大地弥补了残疾人职业教育中的不足,使残疾人职业教育教育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2009年,库尔勒市将把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列入资助范围,以保障贫困残疾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资助标准为:中等职业教育每生每学年300元、高等职业教育每生每学年600元。  相似文献   

8.
特殊职业教育是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参加者具有重要的作用。《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主要开  相似文献   

9.
刘海妹  钱晗颖 《海外英语》2012,(17):100-101
中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中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职技高师是我国培养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中高等职业学校亟需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外语专业职教师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作为江苏省培养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在"卓越教师"培养思想指导下,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翻译类专业听力模块为突破口,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评价方法等角度,初步探索符合中高等职业学校需求的外语专业口语模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口语沟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需求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认为,中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设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标准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目标和岗位需求、教学活动结合市场调研,教学(课程)标准在实施中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残疾大学生顺利地从教育生涯过渡到职业生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就业市场和残疾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构建人职匹配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的应用实践体系和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并借助广泛的社会化的专业支持体系,使残疾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就业,对残疾人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就业能够使残疾人安身立命,使他们的生命获得尊严,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真正回归社会。近几年,为了提高残疾人的整体就业水平,全国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各地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把学生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教育工作的重点。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但是,面对类型不同、程度不一的残疾人群体,在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冷静思考,应该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残疾大学生顺利地从教育生涯过渡到职业生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就业市场和残疾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构建人职匹配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的应用实践体系和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并借助广泛的社会化的专业支持体系,使残疾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残疾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开展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历史较短,残疾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尚现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也没有完全赶上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与国际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并没有完全兼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影响了残疾高职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就业潜能,进而影响其生存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由此,进一步加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构建残健合一、共同发展、有限隔离、无限融合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分析美国、日本、英国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其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经验,同时剖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现状,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全国现有的视障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几十所,学生达到数千人,全国专门招收视障群体进行高等教育(含高职教育)的高校(系、专业),也在逐年增加.根据国家特殊教育"十五"发展规划,残疾人高等教育将有更大发展,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更快.这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残疾学生作为一种有着特殊需要的群体更应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人文关怀。残疾人体育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的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残疾学生补偿生理、心理缺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残疾人回归生活、融入生活、适应现实生活,实现残疾人的自我完善和超越。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文关怀缺失问题,而这些缺失无形当中影响了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博  童欣 《成人教育》2013,33(7):25-26
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残疾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加强残疾学生职业辅导工作,提升残疾学生职业成熟度和职业竞争力是当前特殊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文章结合特殊教育的特点,以尊重残疾人的生理特点为前提,以增加残疾学生与健全人的互动为基本方法,以提高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终目的,积极探索心理辅导、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职业辅导体系,充分激发残疾学生潜能,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残疾学生良好就业。  相似文献   

20.
陈珊 《时代教育》2012,(13):161+165
目前,国家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中肢体残疾的学生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队伍也在逐渐扩大。面对种种原因,高职院校中肢体残疾学生心理问题与日俱增,如何消除肢体残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