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再次选择     
1944年春天,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23岁的美国青年哈姆就是其中之一。非常不幸,由于大风,他在远离预定地点约10公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差不多天亮了,早已在脑子里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任何战友。  相似文献   

2.
奇迹     
背景:1944年6月6号,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西方盟国已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2月中旬,为了夺回主动权,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发起了一次反攻——布鲁日战役,这次战役以德国的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1)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消耗了日本的国力,打乱了其战略部署;(2)阻止了日本北进,拖延了日军南下,粉碎了日军与德军会师中东的战略计划,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3)配合了盟军的战略反攻,对促使日本败降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占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的战斗中,他所在的步兵团一度被德军猛烈的重机枪火力所压制。关键时刻,他跃出战壕,只身一人匍匐(púfú)靠近德军阵地,并成功消灭了德军机枪手。抵达渡口时,他再次冒着密集的炮火率先铺设木板,使英军冲锋部队得以顺利冲入敌人阵地,最终迫使人数占优势的德军退出战斗。两军的血腥厮杀渐渐平息下来,德军士兵或投降或撤退,英军亦无力再战。突然,他  相似文献   

5.
激牛炸桥1943年9月,一支苏军游击队秘密潜入了法西斯德军占领区,他们的任务是炸毁一座重要的桥梁,以阻止德军前进。然而,桥头被德军严密把守着,根本无法接近。这时,一名游击队员看见大桥附近有一座很大的德国奶牛场,便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悄悄地钻进了德国奶牛场,朝着牛群使劲挥舞手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备受学术界注目的大问题。英国首相邱吉尔之所以反对和阻挠开辟第二战场,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害怕巨大的伤亡代价;二是尽可能地削弱苏联的力量;三是惧怕德军的强大战斗力,对打败德军缺乏信心。其中第三个方面又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电影《决战中的较量》讲述的是二战期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的一名狙击手瓦西里与德军少校狙击手较量的故事。故事中,瓦西里技艺高超,对静止或缓慢移动的德军目标百发百中,而德军狙击手的枪法更高于瓦西里,他能击中快速运动的目标,也是百发百中,但瓦西里沉着冷静,双方对峙中反复要求自己"我静得要像一块石头",终于令德军狙击手沉不住气贸然出击,被瓦西里一  相似文献   

8.
1942年ll月19日,几千门大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隆隆声,它向全世界宣告,守卫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队开始进入反攻。在这次战争中,一群“耗子游击队员”意想不到立了大功。通常,这些小型啮齿动物——家鼠、田鼠、仓鼠——一到夏天,便跑到农田里偷吃庄稼;到了寒冷的季节,它们又跑到附近农户家中过冬,出没于主人的杂物间、干草棚甚至居室,法西斯的侵略破坏了一切:敌人将居民赶出家门,一切建筑物都遭毁坏,使人和鼠均无家可归。这些无安身之地的耗子在寻找自己的新住处时,看上了坦克车,于是便成群结队地潜入了德军的坦克。原来,德军的武器装备不大适…  相似文献   

9.
《勇气》是美国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伞兵放误投到了敌占区,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国农妇求救。德军发现法国农妇救助了那位美国伞兵就枪杀了她的丈夫。美国伞兵被俘后设法逃了出来,奔向树林。德军立即围追他。走投无路时,美国伞兵“振作”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英勇善战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人,同时他具有卓越的数学才能.1805年,法国拿破仑与德军在莱茵河畔激战,德军在莱茵河北岸Q处,如图1,因不知河宽,法军大炮很难瞄准敌兵营,聪明的拿破仑站在南岸的O点处,调整好自己的帽子,使视线恰好擦着帽舌边缘看到对岸德军兵营Q处,然后他一步一步后退,一直退到自己的视线恰好落到刚刚站立的O点,让士兵丈量他脚站的B处与O点间的距离,并下令按这个距离炮轰敌兵营,法军能命中目标吗?试说明理由,用帽舌边缘视线法还可以怎样测量,也能测出河岸两边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读过汪曾祺的《虐猫》,想起小时候做过的一些事,问学生:你们虐待过小动物吗?比如,用火烧蚂蚁?近来总在想这些事,是想到善良的禀赋应当来自幼年的教养。不久前有报纸介绍过这样一则旧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8年9月28日,在夺占马尔宽渡口的激战中,27岁的英国士兵坦迪在那场战斗中勇敢顽强,他跃出战壕,只身消灭了德军枪手,冒着敌人的炮火,率先在渡口架设木板,使部队顺利攻入德军阵地。枪声渐稀,坦迪视线中出现了一个瘸着腿的德军伤兵,这名德军伤兵精疲力竭,看到坦迪的枪口正指着他,他表情木然,似乎在等待着坦迪扣动扳机。这个束手待毙的伤兵…  相似文献   

12.
宋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36-137
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从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援英,到1945年初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取得胜利,三年中,中国先后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入缅抗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保卫战、印缅滇西反攻战中重创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定位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转入全面反攻。就在盟军制定"地毯式轰炸"日本本土计划前夕,司令部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他叫梁思成,是一名建筑学家,7年前,他的故土北平宛平城、团河行宫  相似文献   

14.
命题者的话     
一艘德国军舰与一艘美国军舰在海上相遇 ,德国舰长为显示自己的绝对权威与士兵的勇敢精神 ,当即命令一士兵爬上旗杆跳入大海。德军士兵一声不吭 ,迅速爬上去纵身跳入海中。美国舰长不甘示弱 ,同样叫过一名士兵命令他照办。可是 ,那被命令的美军士兵却昂头反问 ,没理由我为什么要跳到海里。依据上面的材料 ,我们姑且不论两位舰长的行为 ,单纯从两名士兵对待命令的不同态度的角度 ,提炼出三个观点 ,想请三位语文名师写三篇议论文。第一题 :肯定德军士兵对待命令的态度 ,写一篇 80 0字左右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第二题 :肯定美军士兵对待命令的…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松姆河战役中,由于德军与法军势均力敌,一度形成对峙状态。双方掘壕据守,都不敢贸然进攻,但相互间高度戒备,时刻观察对方,以寻战机。德军上尉拜伦,天天拿着望远镜观察法军阵地。一天,拜伦看到一只波斯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一座“坟包”上晒太阳,当时他没有在意。  相似文献   

16.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是一位法国作家写的超微型小说,译成的中文如果不计空格,连同标点在内只有180多字。它用喜剧的形式表达了悲剧的内容。一个反法西斯战士在前线英勇地抗击德寇,而他的恋人却在家乡被德军侮辱而堕落了。粗心的读者匆匆浏览之下,还可  相似文献   

17.
永不后悔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个真实故事: 德军一步步地占领法国。一天,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包围了一个村庄。领头的法西斯军官看着被俘获的一群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他把所有的人带到村校的操场上,宣布:任何一个村民只要能够站在罚球线上连续投进三个球,就可以免死,三个球中任何一球不进或者不投球的将被当场处死。  相似文献   

18.
1938年,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抗日战争必须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并预见和论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人质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4年秋,德军即将溃败前期,步兵少将戴克斯接到一项特殊任命:他被任命为要塞地区的总司令,元首要他顽抗到底,成为这个地区坚守到最后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上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时,有学生对书中第58页"德国装甲部队"一图提出了质疑. 学生认为该图中的德军装束是他所未见过的,图中坦克上的白色十字标记也是他所未见过的,所以他怀疑教材用错了图片.我对这幅图也不是全无想法的,但由于我在<德军四大战将全画传>一书中看到过这幅图片,所以就没有去细想.面对学生的疑问,我把教参的相关解释翻给他看,教参的解释是:本图为在波兰战役中一队德国坦克在战争废墟中停止行进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