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面上放置平行光滑导轨,导轨相距L=014m,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在导轨Ⅰ部分磁感应强度B1=015T,导轨Ⅱ部分磁感应强度B2=1T,两部分磁场方向相反,在导轨Ⅰ部分和导轨Ⅱ部分分别平行静止放置金属棒ab和cd,两棒的质量均为m=011kg,电阻均为R=1Ω,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现使棒ab以v0=10m/s初速度开始向右运动。求:(1)ab棒和cd棒最大加速度;(2)若ab棒在导轨Ⅰ部分时,cd棒在导轨Ⅱ部分已达到稳定速度,在此过程中两棒产生4J热量,求cd棒稳定速度多大?解(1)ab棒受向左的安培力必作向右的减速运动,开始时速度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感应电流最…  相似文献   

2.
水平面上放置平行光滑导轨,导轨相距L=0.4m,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在导轨Ⅰ部分磁感应强度B1=0.5T,导轨Ⅱ部分磁感应强度B2=1T,两部分磁场方向相反,在导轨Ⅰ部分和导轨Ⅱ部分分别平行静止放置金属棒ab和cd,两棒的质量均为m=0.1kg,电阻均为R=1Ω,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现使棒ab以v0=10m/s初速度开始向右运动。求:  相似文献   

3.
电路辐射的能量能不计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斌  李永兵 《物理教师》2005,26(10):30-31
题目:水平固定的光滑U型金属框架宽为l,足够长,其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左端连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金属框架、金属棒及导线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在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给棒一个初速v0,使棒始终垂直框架并沿框架运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1.当导体棒在随时间变化的磁场B=B(t)中运动时.导体棒中既有因导体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动生电动势,又有因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场而引起的感生电动势,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应为这两部分的代数和.例1 如图1所示,金属棒ab放在固定于水  相似文献   

5.
邵纪琼 《考试周刊》2009,(33):179-180
如图1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两个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和PQ,相距L。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另有一导体棒ab垂搁在两根金属导轨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闭合开关S,令导体棒ab以初速度Vo向右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导体中电流方向为h→a,安培力方向向左,这时导体克服安培力做功,  相似文献   

6.
1 电磁感应的条件 例1 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距为l.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ab和cd,构成矩形回路,如图1所示,两根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回路其余部分电阻不计.  相似文献   

7.
1 电磁感应的条件 例1 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距为l.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ab和cd,构成矩形回路,如图1所示,两根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回路其余部分电阻不计.  相似文献   

8.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也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从力作用效果来看,安培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阻力,进而影响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现在就有关导体棒的收尾速度问题,通过例题加以对比解释.一、单根导体棒在导轨上的滑动例1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其上放一电阻R质量为m的金属棒αb.导轨左端接有内阻不计,电动势为E的电源形成回路,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之中.导轨电阻不计且导轨足够长,并与开关S  相似文献   

9.
题目 如图1所示,足够长平行光滑导轨MON、PO’Q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空间存在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导轨宽部间距为窄部间距的2倍,两根金属棒ab和cd垂直放在两导轨上.现给棒ab一个冲击力,使其得到一个向右的速度v0.求两金属棒最终稳定运动时的速度v1和v2.  相似文献   

10.
例题.如图1所示,光滑U型金属导轨PQMN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导轨宽度为l.QM之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其余部分电阻不计.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给棒一个水平向  相似文献   

11.
以电磁感应问题为载体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本文根据我教学过程发现的两个典型例题为例,希望给同学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图1例1如图1所示,两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倾斜放置,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两导轨之间距离为L,导轨上端m、n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虚线ef为磁场边界,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的光滑金属棒ab从距离磁场边界.S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接入两轨道间的电阻r,其余部分的电阻忽略不计,ab、ef均垂直导轨。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某市高考模拟试题)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相距为L,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电源(串有一滑动变阻器R)、定值电阻、电容器(原来不带电)和开关S相连,整个空间充满了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ab横跨在导轨上。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不计导轨的电阻。(1)当S接1时,金属棒ab在磁场中恰好保持静止,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为多大?(2)当S接2后,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距离s时达到稳定速度,则此稳定速度的大小为…  相似文献   

13.
1单棒 1)在恒力作用下,金属棒最终将匀速运动 例1 如图1所示,U形导轨宽度为l,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电阻为R,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今有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放在U形框架上,并能无摩擦地滑动,设磁场区域无限大,框架无限长,求导体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m.  相似文献   

14.
在电磁感应部分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难点问题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在闭合回路中,由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发电机),从而引入的对物理量的分析、计算;二是对处于有垂直分量的磁场中的导体通电,引发导体运动(电动机),而进行的分析、计算.牢记原理,理清过程,结合电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知识逐步解答,是解决这部分问题的常用方法.剖析一发电机中的物理量计算及能量转化【例】如图1,有一水平轨道,其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导体棒质量为m,有效长度为L,电阻为r,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外电路电阻为R,其余电阻不计…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高中物理参考资料中我们常能见到下述类型的习题 :如图 1所示 ,既平行又光滑的水平导轨MM′宽为 L,NN′宽为 L/2 ,且都足够长 ,将其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 .在导轨的宽段和窄段上分别放置导体棒 ab和 cd.已知 ab棒质量为 m1,cd棒质量为 m2 .开始时 ,ab棒以速度 v1向右运动 ,cd棒静止在导轨上 .若ab棒速度稳定时仍在宽段导轨上 ,求 cd棒由静止到匀速运动过程中 ,通过它的电量 ?图 1图 2参考解答如下 :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 ,穿过 ab、cd棒和导轨所组成的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保持不变时 ,感生电动势等于零 .ab、cd棒因无…  相似文献   

16.
例1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25m,电池的电动势E =6V,内阻不计,电阻R= 5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K合上后,横放在导轨上的导体棒ab(与导轨垂直)在磁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滑动摩擦力f=0.15N,为使棒运动速度最大,B应为多大?此时最大速度v_m为多大?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第24题:如图1,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b、cd竖直放置,导轨间距离为L,电阻不计.在导轨上端并接两个额定功率均为P、电阻均为R的小灯泡.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可以忽略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电磁感应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形似神非"的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容易发生混淆,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就会在物理学习上产生畏惧心理.现对这类问题举例加以说明.例如图1中的甲、乙、丙图所示,图中除导体棒ab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乙图中电容器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体棒和导轨间的  相似文献   

19.
在图 1所示的装置中 ,平行金属导轨 MN图 1和 PQ位于同一平面内 ,相距 L,导轨左端接有电源 E,另一导体棒 ab垂直搁在两根金属导轨上 ,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磁感强度为 B.若闭合开关 S,导体棒 ab将在安培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金属导轨向右加速运动 ,导体棒开始运动后 ,导体棒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随着导体棒速度逐渐增大 ,感应电动势也逐渐增大 ,从而使导体棒中的电流逐渐减小 ,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也逐渐减小 ,若不考虑导体棒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导体棒中的电流减为零 ,即安培力也减为零时 ,导体棒…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均强磁场中,将一水平放置的金属棒ab以水平速度ν0抛出,且棒与磁场方向垂直,设棒在运动过程中取向不变且不计空气阻力,则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变化情况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