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子平《〈关于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提问》(1993年第1期),对《基础》一书前两章部分内容提出了商榷。作者认为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博物馆是收藏、陈列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的公共机构,特别强调把“研究”一项从博物馆定义中清除,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是搜集、保藏、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或称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通过举办陈列等多种途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江西博物馆、纪念馆的建立,肇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发展于建国后的五十年代,繁荣了中国共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中央苏区时期的博物馆事业(一)文物的征集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之后,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法令、并发布了布告,宣传和发动苏区广大军民征集和保护文物,以作为博物馆的藏品。1933年1月31日,《红色中华》刊载了忡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提出:“凡死亡战士应将其死亡时间、地点、战役功绩由红军机关或政府搜集,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中陈列以表纪念。”《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教育…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嘉定博物馆推出了《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的生平陈列,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好评,称赞这个展览是“大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历史真实纪录及永恒的纪念”。下面,我们分别从陈列主题和陈列手段两个方面,探讨一下关于人物性陈列所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陈列主题和陈列主线。1.陈列主题是陈列内容的核心和灵魂,确立陈列主题至关重要。顾维钧是嘉定人。1912年,他二十四岁时,自美国留学归来,任北京政府总统袁世凯及国务总理唐绍仪的英文秘书,开始接触外交事务,至1967年以海牙法院法官兼副院长退休,服务中国及国际外交界五十…  相似文献   

4.
一、文物为什么能成为博物馆陈列的基础这是因为博物馆是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博物馆的“三重性”决定了文物是博物馆全部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就要从博物馆陈列的特点、文物本身所具备的价值以及两者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内容应科学、真实、可靠,并具有代表性;3.陈列形式应多样化和艺术性.应充分表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艺术;4.观众的广泛参与性。在探讨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特点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塑造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完美形象的种种办法和途径.这些办法和途径有:1.明确陈列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认真调查观众需求;3.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陈列设计人员队伍和能保证到位的专项资金;4.要有完善的服务功能;5.加强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全文按照上述思路分析研究,着重体现了“创新”二字,即:民族民俗文物陈列要创新、博物馆思想要创新、市场观念要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博物馆于2005年12月奠基,2008年11月15日建成开馆,目前是海南省唯一的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后一座建成并免费开放的省级博物馆,共有“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海南馆藏文物陈列”4个基本陈列。其中,“海南少数民族陈列”以黎族,苗族、回族三大世居民族和平共处、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7.
关于精品陈列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文物局组织评选的1997年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在北京揭晓,关于精品陈列的话题再次在文博界引起广泛关注,探讨、研究精品陈列成为近一时期博物馆学领域的主流时尚。尽管各种讨论见仁见智,但却表明人们对于代表博物馆建设综合水平之一的陈列展览工作有了足够的重视,这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博物馆界出现的可喜现象,是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标志。精品陈列这一提法源于1997年初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张文彬局长在会上提出要在全国文博系统组织实施“精品工程”,并进行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评比,其后有关人…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陈列着一幅价值连城的“状元卷”,它是明朝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这份卷子是中国近1300年科举考试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是国家一级文物,更是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跨世纪的国际一流博物馆”的含义,怎样才算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在1992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工程立项之初,这是放在上海博物馆面前的首要问题。当时我们并没有提出建造“智能化博物馆”、也没有一个建立智能建筑系统的目标。或者说,在1992年当初我们甚至还没有关心过“智能建筑”这个词。我们只是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内容和工作目标出发,对于现代化博物馆必须满足文物的存放、陈列条件和研究利用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数值化是对文物的根本性保存文物的保管和保存是博物馆的最基本的任务。然而,文物同世界万物一样,有生必有灭,有…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自从向公众开放便要公开陈列,进而便讲究其陈列艺术。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我国还是近百年由外国传入,陈列一词也是在这之后才由日本传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陈列及陈列艺术就始于近代博物馆在中国出现之后。“陈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根据这个解释,我国古代有些活动实际上具有陈列性质,亦可说是一种陈列现象,有些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陈列活动。尽管古代甚至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把它叫做陈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