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中,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中都含有一个“新”字:1.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幻中惊醒,开始抛弃陈腐观念,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了。新思想“新”的本质含义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探索救国之路,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2.1905年,洪仁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新的地方是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  相似文献   

2.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 ,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 ,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 ,它鼓励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明 ,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 ,它反对迷信 ,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 ,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这些思想主张的先进性、超前性 ,我们只有放眼整个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以及当时的世界背景 ,才能有更清晰、更深刻的印象。比《资政新篇》更早的救国方案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思想。且不说他们学习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一些代表人物即开始了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萌友奠定了思想基础。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则是中国人最早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付之于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则在不同层面上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从经济上升到了政治、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进派更是鲜明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率领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赵红安 《文教资料》2011,(24):118-119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以开放的政治眼光关注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总结了太平天国的斗争经验,向太平天国领导人提出了新的施政纲领,这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进步意义,深刻影响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中,最早是主张以西方近代文明来救中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巴黎和会,深刻暴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病与危机,它与先进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探寻资本主义文明来救中国的思想发生了剧烈碰撞,在碰撞中先进中国人开始发生观念转变,并以之为思想武器,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在经历比较、尝试、论辩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阶级中逐渐形成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它是中国从闭关自守走向改革开放的开端,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在中国的体现,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尝试,因而具有历史进步性。一、开创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深刻的危机感,在较短时间里,创办了25个军事工业,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用于装备中国初步近代化的军队。这些军事工业,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中…  相似文献   

7.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毒品加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封建的社会开始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社会的急剧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轨道与进程。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他们用资本主义的方式思考中国的问题和前途,这必然对封建文化产生动摇。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勇于探索,推陈出新,使古老的中国文化获得了新生。五四运动中国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学习、宜传马克思主义是进步文化的主流。此时期不仅以救亡图存为重要内容,而且是追求光明抨击封建传统,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反对日本侵略,使进步文化又增加了反帝、反投降、反侵略的内容,在同国民党的反动文化政策的斗争中,近代后期文化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立宪,即“建立宪法,以限制王权来治理国家”之意。最早提出立宪建国的是英吉利帝国。它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后,便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后日本起而效法,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的发展道路。这些成功的先例深深地打动和吸引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去仿效,于是,在20世纪初叶中国大地上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9.
【专题纵览】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过许多社会进步思潮,有地主阶级的新思想、洋务思想,有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等,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实现的。19世纪四五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方面,即所谓的“器物”层次。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洋务派为解决内忧外患,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0.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于一八五九年到达天京后,提出的一个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小农经济的太平天国革新政纲。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洪仁玕以远大的政治眼光观察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形势,总结革命经验教训,冲破落后狭隘的思想窠臼,大胆地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生产技术(?)在中国建立近代新式工业和全面开发地下宝藏的积极主张。他不辞劳苦,“自粤来京”,“备陈方策”,目的是为了给太平国谋求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大课题。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在深化,逐步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的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设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实行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并公开宣布“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当时复杂、剧烈对抗的国际环境的产物,也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结来中国的屈辱地位而英勇斗争的结晶。实行“一边倒”只是表明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而不意味着新中国依附苏联;并没有中断新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贸易往来;“一边倒”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引进了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 所谓“西学”,是指十六世纪以来的欧洲近代科学文化。欧洲近代科学文化,带来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使西欧不少国家首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从当时说,西学输入就是代表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来冲击和将代替东方古老的封建文化,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毛泽东同志说:“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这段话包括两层意思:(一) 当时的真理只能向西方国家去找。因为那时的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认为资本主义对落后国家的影响及作用是积极的;新马克思主义作家们则认为是消极的.通过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例子,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因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5.
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对此需要由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作出回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现了  相似文献   

16.
洪仁玕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他出任干王,总理朝政,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建设和军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太平天国国内提出的兴办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建设方案是同他对近代科技的认识、学习和采用分不开的。然而,对这位“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人物”,史学界长期以来评论其思想,多从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方面入手,少及其科技思想。特此一论,就教学界。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问题。西方,这一概念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西方学习,就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如果说向西方学习,就是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思想政治制度,那么,这一学习发展至今天,学习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世界上所有先进的国家,且学习的内容及达到的目的与过去也有许多不同。今天我们来总结认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经验,对于促进我们建设事业的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蔡长春 《新高考》2009,(12):38-39
必修I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节对《资政新篇》是这样评价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这是当今历史学界的主流评价,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观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多地了解《资政新篇》,本文结合《资政新篇》发布的背景和内容,对《资政新篇》作一全面而客观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深圳,30多年来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产生和培育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的价值观和新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诞生了一批新理念新口号。因为其诞生地的特殊,这些新观念新口号一经提出就不独属于深圳,影响了中国改革,沉淀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近现代史1.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如下新特点和新功绩:①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②提出了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③是亚洲反殖民侵略革命风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萌发了新思想。主要指向西方学习。3.《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指帝国主义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4.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①指导思想新,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②内容新,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前所未有;白话文也是对旧文化的巨大改革。③影响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