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与管理中学会怎样奖励学生,也是很有学问的,科学而艺术的奖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西方在文化上与我们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在怎样奖励学生上却有很多“妙招”值得我们学习。在此,将西方小学教师奖励学生的一些“招数”介绍一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民主制度建设,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1)西方式自由民主是不是适用于全人类的普世价值?(2)“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权利,还是垄断资本支配大众的政治工具?(3)多党制在政治生活中引进了竞争机制,是民主的制度设计,还是滋生腐败、制造社会混乱与分裂的温床?(4)美国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实施西方民主制度是否也能成为世界强国?(5)中国应当如何避免西方式民主的根本缺陷,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斯宾塞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开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思想家研究了许多社会德性方面的问题,在社会的首要价值是自由还是基于自由的公正、共同体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还是相反、对“代议制”民主加以完善还是以“参与制”民主取而代之、法律是否要以道德为基础、道德重在个人的德性品质还是社会的规范、社会应奠基于理性之上抑或非理性之上等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西方现代社会德性思想也有一些共同特点和局限,但它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无论对现代西方社会还是对现代国际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管理的新视角——心理契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契约”论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兴的管理理论,近来日益受到我国企业管理界的重视,但在教师管理中却很少有人关注它。从“心理契约”论的新视角来看待教师管理问题会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怎样提高学校凝聚力,怎样激励教师提高工作绩效,教师管理应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等。在教师心理契约动态管理系统中应注意把握下面几个环节:明确期望、信守承诺、不断沟通、解释原因。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怎样学习的 ?这是一个困扰人类认识论的核心问题。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一诞生 ,便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对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上。各种心理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对理解的探索” ;信息加工学说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 ,是意义的制定”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社会的协商”。 ①为了更好地研究儿童的学习 ,美国学习科学开发委员会经过多年的研究 ,发表了他们的系列研究成果 ,其中有《人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环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而又逻辑严紧的科学,但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超越于现实世界,因为它最根本的概念和原理是根植于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但是基于数学对象自身的独特性,使得数学这门科学与其它科学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为“远离”现实世界、更为依赖于人的主观思维。然而事实上,无论数学怎样的抽象、怎样的“远离”现实世界、怎样的依赖于人的主规思维,都不可避免地服从于客观世界中的辩证规律。数学最终的结果不是超越于现实  相似文献   

8.
理性主义及其对西方科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主义的核心是崇尚人的理性思维,坚信只有通过人的理性思维才能获得“真知”。理性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合逻辑的推理推演出“应当如此”的结论。理性主义既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传统,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特色,它对西方科学产生了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西方科学之所以是西方科学,其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是“应当如此”的产物。只有这种科学才能诞生出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珊珊 《师道》2023,(7):49-51
<正>好课是一线教师永远的追求。作为一名工作十年的心理教师,我的课堂教学成长之路一波多折。工作的前几年,心理辅导、心理普查、心理讲座等常规工作我都自觉尚可,但心理课教学给我带来很大的挫败感,一度迷茫于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崔允漷说好课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但心理课无需考试,我不知道怎样教算是有效;叶澜说好课要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觉得无处着手。我开始认定,课堂教学就是我的短板,内心抗拒上课,并试图说服自己“随便上上就可以了”,但最终还是难过心里这一关。我决定回归学生,回归课堂,补齐短板。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于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的心理学始终无法从整体上很好的解释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心理活动规律。因此,中国心理学研究需要本土化,应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应该解决中国实际存在的问题。当前制约中国心理学研究本土化一个重要因素是唯科学主义的小科学观在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中国心理学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走出这个误区.在研究中树立“星丛武”的大科学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前卫艺术作为一个概念和中国当代艺术一起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并在八十年代的“85美术思潮”中被广泛使用,是受到西方主流艺术的冲击后才来做自己的前卫艺术的。从效果上看,伪前卫艺术策略是成功的,它催残着一切正常的准则,无论是艺术的还是人性的。那么这一策略在具体的实施中又体现为怎样的方式,它的招牌又是什么……。中国的前卫艺术在“圈子”的形式招牌、“观念”的精神招牌与“崇洋”的价值招牌的保护下,在性、裸、恶的世欲效应中巍然大观,以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挑战着一切来自艺术本身或是人性本身的规范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岩  李红章 《文教资料》2009,(33):91-94
当下《资本论》及其文本群哲学性重释问题,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背后有着更广泛的问题域,是和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解读范式批判相一致的。以往把马克思的思想的科学性尽量凸显,在某种意义上削减了其哲学意蕴.现在是对这一解读史的思想反拨。这里面蕴含着“哲学一科学”及其关系的问题,而反观现代西方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它一直潜藏着哲学与科学相分离的思想取向。我们再切换另一种理解框架。这种切换是一种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还是一种权宜的制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走向“新科学”,还是走向哲学的解读,在逻辑上是对等的,这也是马克思思想解读的亟待反思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中国明清时代的妇女文学,《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使者。《再生缘》的心理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异态”,与其他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诸多差异,具有“意识流”意味,但是它和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又有所不同。这种独特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4.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说过,儿童的心理最初不过是一块白板,一块未写一字的蜡板,不管心理成为怎样的,它几乎完全是学习与经验的结果。①那么,儿童是怎样去学习与经验才使得心理上的这块白板逐渐“刻满”他所生活的社会能认可并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问题,是科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哲学界还是在心理学界都有过激烈地争论。由于观点的不同,致使对意识的理解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 在西方的心理学和哲学中,对意识的理解有所谓“意识神秘论、心理与意识等同论、唯心经验论、现象论、流动论、排除论、理化过程论、副现象论、场论、觉醒论、分泌论”以  相似文献   

16.
“黄老之学”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怎样起源和发展的?对当时学术争鸣引起多大的影响?还是争议未决的问题。长时期来,对它的探讨深不下去。有人说它流行于汉初,是“诸子学说的变态表现”;有人认为它就是宋尹之学;也有人从《史记·乐毅传》上找出线索,说它发源于战国之末,大行于汉初,而对同书中其他有关“黄老”的记载,却根本避而不谈。这个学术是非联系到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为了说明“黄老之学”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7.
卡尔·波普是当代西方颇负盛名的哲学家,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传统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论,提出了关于科学的“可证伪性”原则和“试错法”,并将其贯穿于自己的科学哲学和历史哲学,创立了一整套批判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波普认为,科学之为科学,不在于它的可证实性,而在于它的可证伪性。科学不是从  相似文献   

18.
“诊断”一词源于希腊,它的本意是“判明”和“断定”的意思。心理学家利用各种方法(心理测验、心理调查等)测出每个学生的个体心理特点,划明其在心理上同其他学生的差异。 心理诊断首先是一门实用科学,它的任务是提供关于人的心理方面的各种信息。诊断所揭示的各种心理特征,需用全面、系统的心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出现过灿烂辉煌时期,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并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英国的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JOSePnNeedhP)博士提出过一个世界级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的科学成就,为什么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怎样看待“李约瑟难题”的成因?中国的科学技术怎样重振雄风?一、李约瑟难题的原因要解决李约瑟难题,必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极其矛盾所在。虽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出现在近代,但…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论专家不断追问“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试图对教学进行最“真”的认识。如果我们再来诘问“教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命题是否成立,结果将怎样呢?即“教学是科学吗?教学是艺术吗?”显然,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师生间的一种最主要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怎么能说一种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