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书法艺术是讲究创造的。从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标风格,形成一人、一时代的特殊流派,在不违悖书法的规矩法度之中,取精用宏,批判接受地来继承和发扬先民遗留下来的宝贵基业。经过这样的过程,有了新的成就,而不同于印版文章的陈陈相因,这才是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在学习书法的开始,临摹碑帖是为了接受优良传统。从临摹当中去专研各种用笔、结构的技巧,探讨古人成功的经验。所以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2.
笔法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用笔不能狭窄地理解为一般的书写技巧方法。用笔要识势、逐势,掌握阴阳互动原理,以骨法用笔,显现神韵。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8,(1):49-52
为进一步推进对晚清名臣翁同龢书法艺术的研究,概述了翁同龢生平及艺术成就,继而提出问题,运用文献法、图版法对翁同龢书法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及成因进行梳理:通过科举需要及文人思想对翁同龢前期书法风格的影响,剖析了翁同龢前期以"馆阁体"为主的书法风格;通过取法、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了翁同龢后期表现的尊碑崇古、用笔朴拙、结构跌宕、章法灵活的书风特点;最后,在梳理翁同龢书法风格的基础上探寻其书风形成原因,得出了晚清"尊碑重颜"的书坛发展导向及翁氏家族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翁同龢书法风格形成的两大重要因素。为翁同龢书法艺术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书法的学习与传播对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影响。科学认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探索和了解其艺术风格及用笔方法,对于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学习和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水粉的用笔看似简单,其实是较为复杂的问题,任何风格的形成都与用笔有关,怎样用笔反映了画者的成熟与否,事关画面的效果。画水粉画应当随形体结构用笔,用笔要果断、准确、概括简练,用笔要活泼、自然、统一,讲究用笔的动作与速度,要有先后次序、追求变化,注意用笔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关的研究也是一项细致而科学的问题。书法艺术美的构成要素有:汉字的审美内涵,技法的审美价值和书家的审美情感。书法艺术美的审美表现在:书法艺术形象和书法艺术风格。书法艺术美的审美特征是:大众性,不自觉性,独立性,节律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7.
书法美简述     
<正>汉字、毛笔和中国人天生的灵性,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汉字,载体也;毛笔,工具也。由此构成了书法艺术即汉字艺术化之三要素,曰:结构、用笔、神采。今分而论之。一、结构。已由汉字完成大半。汉字虽被称为方块字,实只大致近似方块而已,字形众多。不论何种字体,均由长短不同、  相似文献   

8.
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如书写主体、书写工具和社会文化心理等,这些方面前人都多有论述。然而,对于文字载体这一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却鲜有人进行专题分析。文章以先秦时期书法风格的演变为研究范围,以文字载体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甲骨文、金文、盟书、简牍、帛书等书法艺术风格,探讨在中国书法艺术风格演变过程中文字载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形成书法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特定的功用目的及其相应的格式;工具与材料:形式表现技巧;个性气质及审美趣味。书法艺术风格的四对、八大风格类型:刚柔、平奇、雅俗、巧拙。  相似文献   

10.
南北     
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分化为南北两大体系,南方书法顺延着传统继续演进,向精致化发展,用笔考究、注重细节、追求情态,表现风度,上层主流社会的书法艺术与下层文字书写几无关系;北方书法学习和模仿南方书法,介于隶楷之间,书风质朴、猛利、粗犷。隋唐时期南北书风开始走向融合之路,褚遂良、薛稷代表了南北书风对峙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书写能够升华为书法艺术,是由汉字形体的特征决定的。汉字的表意性特征使汉字获得了最基本的艺术品质——形象性。汉字线条和结构的丰富性和形象性为汉字书写艺术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汉字的方块结构使汉字可以自由地排列组合,大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汉字的形义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书法艺术的风格取向并制约着书法艺术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2.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写意画是充分运用书法艺术的笔墨要求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意境的,"书写性"的用笔是写意画的基本绘画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了。  相似文献   

13.
莫云峰 《红领巾》2004,(1):15-17,76
汉字的书写能够升华为书法艺术,是由汉字形体的特征决定的.汉字的表意性特征使汉字获得了最基本的艺术品质--形象性.汉字线条和结构的丰富性和形象性为汉字书写艺术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汉字的方块结构使汉字可以自由地排列组合,大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汉字的形义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书法艺术的风格取向并制约着书法艺术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4.
书法的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生的效果。它包括执笔的高低和运笔的过程,如急缓、提按、轻重、方圆、尖扁、藏露等等。每一种书体,每一种流派都有各自不同的用笔方式。用笔方式对书法风格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古人说“用笔为上”,实质上是指出了用笔在书法基本构成中的关键作用。显然,笔本身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一位既善于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又善于创新,不断求新求变的人。他的书法艺术融汇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精华,但又不拘泥于成法,不囿于古人碑帖。他早年学楷书,继而习行书,晚年攻草书。他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终于孕育出独创一格的"毛体"书法艺术。毛泽东的书法用笔结体精到巧妙,具有方圆并用,藏露兼施;欹斜取势,以斜求正;左垂右曳,左伸右敛;左收右展,重心右移;重按轻提,肥瘦兼施;简省笔画,替代繁复;笔断意连,牵丝连属等特点。谋篇布局气韵贯通,常见字体或参差错落,奇大奇小;或奇粗奇细,奇重奇轻;或简洁疏荡,疏密有致;或上重下轻,上密下疏;或左重右轻;或有行无列;满纸墨迹飞舞,云烟缭绕。其书法风格雄健豪放,气势磅礴,高秀飘逸,神采飞扬。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与他的军事指挥艺术、诗词语言艺术、辩证思维艺术一样,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最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趣味的书法艺术王国里,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伟大的丰碑。其书法风格的逐渐形成,是完全符合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毛泽东早年临习欧阳询、颜真卿和魏碑等书体,入师高古,后来在历代经典书法的借鉴上下了很大工夫,特别是在继承宋代经典行书方面,其字势“左斜”、“右侧”、“开张”、“飘逸”等书法风格的表现更为突出。在书信、题字、题词的众多手稿书法中,真正完成了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人民性和艺术性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书写能够升华为书法艺术,是由汉字形体的特征决定的。汉字的表意性特征使汉字获得了最基本的艺术品质——形象性。汉字线条和结构的丰富性和形象性为汉字书写艺术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汉字的方块结构使汉字可以自由地排列组合,大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汉字的形义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书法艺术的风格取向并制约着书法艺术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8.
书法     
正陈福义书友的隶书中堂,主要取法汉碑。虚实对比是中国书法艺术特别注重的创作原则,主要通过用笔与用墨来体现。用笔的轻重徐疾、用墨的浓淡枯湿等,均能营造出丰富的虚实效果。此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便是虚实对比强烈:作者善于运用提按笔法,运笔以圆笔为主又辅以方折之法,点画粗细变化大,  相似文献   

19.
书法艺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和凝固了一根立体线条在时间里的一段流程,因而这一视觉造型艺术兼有了时间艺术的一些特点。汉字书写中笔顺的约定俗成,字序的文学化、有序化是书法艺术时间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书法艺术的时间性体现了人类的生命气息和情感色彩,书法创作中,书法风格对运笔速度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而不同的运笔速度与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写工具材料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中表现了不同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20.
古人把书法艺术中的"形"称为形质,"神"称为性情。具体一点说,"形"是指书法的外在形状,凡是纸上可见的东西,如点画用笔,字体间架,通篇章法与墨色等皆是。"神"是指书法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