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最让语文教师头痛、困惑的就是作文教学。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不是枯燥无味,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童真童趣呢?“体验”是最好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要注意发展.关注长远.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及至终身学习及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文贵从真.学生作文。就是说心里话,说真话,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可大部分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有个顺口溜“作文.作文.作得头疼”,这不正一语道破了学生写作的为难吗?学生上课、做作业、做AB卷、做精编测试题等等.  相似文献   

4.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虚构、组合等现象时,被老师斥以“内容不真实。情感虚假”,或“作文假、大、空”。结果是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写作?什么是作文的真情实感?所谓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是用笔头说话。可以看出。写作是为了生活的某种需要,是用书面来表达的文学形式。基于上述的认识。再来谈谈对“真情实感”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应该说,感情真挚是中学生作文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很多学生写作无视“真情实感”,为文矫揉造作,满纸假话、空话、大话,靠虚情、矫情、滥情为文。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可见抒发真情实感是为文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摒弃虚情假意或无情无意,浇铸情真意切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8.
葛万銮 《农村教育》2007,(11):58-59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是一些学生对作文教学看法的顺口溜。同学们在写作文中为什么感到“难”,感到“烦”,究其原因,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我们怎么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尤其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文章写好,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他会把文章写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经常有家长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怎样学?”“作文怎样才能写好?”“我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作文书,可文章还是半页长,成绩仍是上不去。唉,真是愁死人!”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诱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呢?  相似文献   

10.
王孔云 《现代语文》2014,(5):138-139
什么是好文章?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文章。怎样的文章才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有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的文章。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生活是“真实”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写不出好文章。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11.
李荣华 《教书育人》2007,(11):62-62
在学校,只要存在末位淘汰,就必然存在着教师之间的评比。比什么?按行业术语来说,就是比“德”、“能”、“勤”、“绩”。“德”和“勤”这两项在教师中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重点在于比“能”和“绩”。但“能”和“绩”又是与学生的成绩分不开的。因为你有能力,所以学生的成绩就应该好;学生的成绩好,你的成绩也就好;你的成绩好,就不能说你没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邓木辉 《同学少年》2011,(6):F0002-F0002
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错,因为文章是否感人,具不具有真情实感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读《背影》之所以深受感动。不正因为它表达了真情实感吗?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的“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课题与课标精神不谋而合。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实践时”的教改特色。我们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内外结合,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学生习作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自信心,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说假话、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是作文坚持的原则,也是作文的魅力之所在。人生之情、人生之理,在其本质上可能是一致的,或者说其种类并不繁多,而其具体的表现、具体的体验一定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如“艰难困苦、玉汝而成”,哪朝哪代、何地何人不是这样的呢?可是,古今中外皆有不同的人与事做了丰富多彩的演绎,这丰富多彩的演绎正是其“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7.
曾经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当你见到一个作文题目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结果是80%以上的学生说不知道写什么。可见,一篇作文难住大多数学生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的问题。但我们老师的指导,则往往放在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作文,老师依据学生的作文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意”给予修改、打分。于是,学生在被动的分数压力中出现了抄、背、套,出现了闭门造车、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离开光源越远影子越淡,离开生活越远笔头越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走进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需要从“真”开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老先生也指出:“作文首先要求说实话。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陶行知先生更是直截了当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最近笔者在调查三、四、  相似文献   

20.
创新作文。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力求出“新”。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新”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