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教学、管理中,你是否走进了聋生的心灵深处,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朱宏刚 《教书育人》2013,(11):73-74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其中的力量是什么?是爱!当一个真诚的灵魂用爱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时候,我们会听到响彻生命的悠远回音。  相似文献   

3.
<正>森林里有一棵奇特的树。这棵树一年四季都长着红红的叶子,动物们很喜欢在这棵树下玩。一天,猴子和松鼠来这棵树下玩耍。它们看见兔子正用一根绳子在树干上绕来绕去。猴子问:“兔子,你在玩什么游戏?”兔子题,我正在想办法解决呢。”猴子和松鼠异口同声地问:“是什么思考题?”兔子5圈则差30厘米,你们知道这棵树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吗?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呢?”  相似文献   

4.
树,知道答案     
忽然之间,对树肃然起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树木"类"树人",正是"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而在西方,雅斯贝尔斯说得更富诗意:"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之道,亦生命之道;教育之美,亦生命之美.哲人说:"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不是在讲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吗?春华,秋实,此为自然之序,自然之法.有谁寄望于"反季节",那又何尝不是逆天的荒谬?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是这样理解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本文对班主任如何教育好学生做了如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的爱,它与人的灵魂密切相关,真正的教育必须触动人的灵魂深处。真正的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意味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智慧意味着于一粒沙中见大千世界,从世界万物中读出神性和人性。  相似文献   

7.
智力游戏     
今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可亮亮不会做。请教妈妈,妈妈不懂。问爸爸,爸爸不会。这道题是这样的:种10棵树,要种5行,但是规定每行定要种4棵树,可只有10棵树,该怎样种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会做吗?你可以画一个图表示出来。智力游戏@张毅$广西桂林市银海子弟小学!六年级541003  相似文献   

8.
教学自述我一直喜欢这么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德育必须从落后观念的阴影中走出来,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去真正地把儿童当作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关照、宽容、锤炼他们。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棵树     
植树节,我和妈妈去种树。妈妈挖了一个坑,然后在坑里放上小树苗,一棵树就算种好了。我也挖了一个坑,然后两只脚站在坑里,对着妈妈高声喊:“妈妈,你看,我也是一棵树。”我真的是一棵自己种的树吗?我的绿衣服已经变成了绿叶子,我的手变成了树干,手指当然是更小更小的树枝了,我的手一招一招,就像树枝在一晃一晃。妈妈笑着说:“好吧,妈妈还有别的事,你就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长成一棵大树吧!”我说:“你快去做事吧,你不走,小鸟不敢来找我玩了。”小鸟真的飞来了,因为我是一棵树了,所以我能听懂它们的话,它们说:“快来看呀,…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充满灵气、充满生机的对话课堂。实践证明,课堂对话中,如果教师会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善于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理解感受  相似文献   

11.
关于那棵树,最初是我的邻居加根太太告诉我的。那天。我坐在后院欣赏着十月的暮色,加根太太过来问我:“你见过那棵树吗?” 她接着说:“就是那边下去拐角的一棵,五颜六色的,漂亮极了,好多车路过都停下来看,你该去看看才是。”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充满灵气、充满生机的"对话"课堂。实践证明,课堂对话中,如果教师会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善于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理解感受  相似文献   

13.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告诉我们教育必须触及到人的灵魂,产生一种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14.
<正>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诗意的表达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慢"事业,需要静静的陪伴,需要爱心,需要静待花开。2017年11月25日,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以"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变革"为主题的明远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召开,共议如何用教育的思想来办有思想  相似文献   

15.
高伟 《黑龙江教育》2009,(12):44-45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哈尔滨市一一三中学的崔晶愿用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去尽情描绘富有诗意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16.
梁华 《四川教育》2001,(4):28-28
一、欣赏画画,激趣引入。 1.出示一幅银杏树的照片:小朋友,你看见了照片上有什么?(美丽的银杏树)这么美的银杏树,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2.出示银杏树的水彩画:小朋友能用一节课画完吗?半节课能画完的请举手。你还能更快吗?老师就能用一分钟把它画出来。 3.师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画出一棵树的图:看得最认真的孩子告诉大家,老师是用什么图形在一分钟里画出了一棵树?(三角形)[师在黑板左侧贴上△] 4.你想不想来试一试?指名学生上台用三角形画出三座山的图。[在黑板上贴出“一棵树”、“三座山”的示范图] 二、启…  相似文献   

17.
晓兰 《良师》2003,(17)
有些应用题隐藏着一些条件,你不先把它们找出来,就无法解答。条件隐蔽有一定的规律:⒈藏在语句中例1学校门口左边种8棵树,右边种的树同左边一样多,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这里,另一个条件“8棵树”就藏在“同样多”这个语句中。⒉藏在情节中例2小红、小明、小星做纸花,每人做了7朵,一共做了多少朵?这里另一个条件“3个人”就藏在“小红、小明、小星做纸花”这个情节的叙述中。⒊藏在知识性词语中例3电视机厂每月生产电视机5万台,全年生产电视机多少万台?这里另一个条件“12个月”就藏在“全年”这个词语中,全年是12个月,这是常识。我们解应用题时…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什么?     
<正>教育是什么?有一段流传很广,许多人奉为圭臬的名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言之凿凿冠以雅思贝尔斯之名,而且被频繁引用的话,经有心人考证,其实源自2005年的一个中文网页,传播流行期间还曾假不同名人之口,直到演化为这个广为人知的“定本”。尽管是句假名言,可是连那篇考据文的作者也承认,“关键不在是否名人所说,  相似文献   

19.
冉求、仲由是孔子的两个弟子。 有天,冉求请教孔子:“听到一件应当做的事,要立刻去做吗?”孔子说:“是的,立刻就去做!”仲由也求教孔子:“听到一件该做的事,要马上去做吗?”孔子却说:“有父亲兄长在,应该先商量商量,怎么可以听到了就去做呢?”公西华在旁听了大惑不解,不禁问道:“请问老师,两人问的一样,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温度     
"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是我写给自己的教育格言。我的寓意是教育像一杯茶一样,应该是温暖的。教育的温度源自教育的本质:心灵的对话。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