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测试技术和金相显微组织分析,设计2种三点弯曲试样,测试了X70管线钢埋弧焊焊接接头低温-10℃的断裂韧性,比较接头焊缝、热影响不同区域金属断裂韧性,分析组织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焊缝中心金属性能均匀,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平均值为0.346 mm,断裂韧性小于热影响区稳定裂纹扩展的CTOD值。热影响区组织不均匀,包括稳定裂纹扩展和中途失稳断裂,出现不同特征的CTOD值。热影响细晶区组织为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在-10℃环境下仍有良好的低温韧性。热影响粗晶区组织主要是板条状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而且晶粒尺寸粗大,该区域在-10℃时容易失稳断裂,呈现低温脆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BS7448试验标准研究了焊接线能量分别为8kJ/cm、30kJ/cm、45kJ/cm对DH36海洋平台用钢焊接接头中焊缝、粗晶粒热影响区、过渡热影响区和亚过渡热影响区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线能量的增加,焊接接头CTOD值有降低的趋势。焊缝的CTOD值低于热影响区的CTOD值,粗晶粒热影响区的断裂韧度低于过渡和亚过渡热影响区的断裂韧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V型缺口试件的冲击功及50%FATT值为韧性指标对HQ80C钢的母材、不同热输入的模拟粗晶区和MIG多层焊接头的熔合线韧性进行了评定;采用光学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属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母材、模拟粗晶区和MIG焊接头的断口形貌、晶粗大小、组织特征、碳化物的析出和分布状况以及M—A组元的形态及亚结构进行了观察;测定了MIG焊接接头的软化倾向,表明: HQ80C钢焊接时,粗晶区晶粒长大倾向比一般C—Mn钢小; 粗晶区韧性对线能量变化敏感。小线能量时以低碳马氏体为主的粗晶区韧性较好,随线能量增大,粗晶区韧性降低; 采用小线能量进行MIG焊接头的熔合线韧性相当优良,且接头无明显软化区。  相似文献   

4.
针对弯曲载荷作用下焊趾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问题,考虑焊趾形貌的影响,开展了T形焊接接头的三点弯疲劳试验。试验前,观察和测量试件双侧焊趾的形貌,得到系列形貌不规则的特征点,通过在部分特征点设置FBG应变传感器测量焊趾局部的应变时间变化。施加了2级载荷谱块的循环载荷,在疲劳断口获得了清晰的海滩条带,结合断口形貌和焊趾形貌对焊趾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弯焊接接头更易在焊趾形貌更恶劣的一侧萌生裂纹,且复杂的焊趾形貌容易导致多裂纹的产生,多裂纹的萌生位置与焊趾形貌特征点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7,(2):21-24
通过金相显微镜、冲击和CTOD试验,分析了某风机叶轮上的FV520(B)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断裂性能。结果表明,母材为均匀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并有大量沉淀相析出;焊缝是粗大的柱状晶,马氏体板条尺寸宽大;热影响区晶粒尺寸介于母材和焊缝之间。焊缝组织中的逆转奥氏体和气孔是引起焊缝处冲击韧性和抗裂纹扩展能力远低于母材和热影响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对异种钢308L奥氏体不锈钢和Q345低合金钢进行埋弧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不同位置的组织特征,并分析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中以奥氏体等轴晶为主,但在晶界上出现铁素体及少量Cr和C的析出物;Q345侧热影响区产生碳迁移,熔合线附近组织为粗大铁素体,在熔合线+1 mm位置出现大量魏氏体组织.焊接接头横向拉伸结果显示抗拉强度达559 MPa,断于焊缝,表明异种金属连接位置(Q345侧熔合线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焊缝及Q345侧热影响区低温韧性结果表明,以奥氏体组织为主的焊缝从20℃到-80℃均体现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76 J),但热影响区位置(熔合线外1 mm)随着温度的降低,低温韧性逐渐变差,在-40℃时即降低至17 J.主要原因在于该位置由于脱碳及热循环的作用,铁素体晶粒尺寸较粗大,且出现粗大魏氏体组织,与焊缝及母材的组织类型及尺寸呈现较大差异,成为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韧性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研究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的损伤容限性能差异,对TA15钨极氩弧焊焊缝、热影响区和焊接母材分别进行了断裂韧度试验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焊缝、热影响区、焊接母材的断裂韧度值差别不大;三个应力比下(R=0.5,0.06,-1)氩弧焊热影响区裂纹扩展速率均较母材及焊缝的稍高,这种现象在正应力比下的低速扩展区更明显些;焊缝裂纹扩展速率一般稍低于母材。  相似文献   

8.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WELDOX960E高强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nion X96焊丝、MAG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时,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拉伸、冲击性能;弯曲性能还有待提高;WELDOX960E高强钢焊接接头粗晶区的硬度值最大,热影响区有软化现象出现;其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与贝氏体混合组织;熔合区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M-A组元,且晶粒粗大;正火区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  相似文献   

9.
对新一代长寿命高炉炉壳用钢LK490两种规格(36mm和65mm)厚板,采用WQ-1焊丝匹配CHF101焊剂进行埋弧焊对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规格厚板焊接接头常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拉伸强度均满足LK490钢焊接技术条件,焊缝、熔合线和热影响区低温冲击功有较大的富余量,接头综合性能指标满足新一代高炉炉壳用钢焊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焊接工艺参数,在不同的焊接热输入条件下对3 mm厚TC4钛合金进行钨极氩弧焊焊接,焊后观察了接头组织,测试了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并结合断口形貌特征分析了接头的断裂方式和焊缝元素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在四种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组织均为单一的针状α′马氏体编织而成的网篮状组织;焊缝中心部位的显微硬度值最大,在热影响区存在一个明显的软化区;焊接接头的抗拉性能良好,弯曲性能普遍不佳,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值偏低,接头塑韧性较差,接头断裂方式以脆性断裂为主;焊缝区的主要元素成分为Al、Ti、V,无其他元素的出现,表明焊接过程中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焊接接头疲劳实验中裂纹萌生阶段关键信息难以精准获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变传感器的试验方法。采用十字焊接接头开展疲劳试验,通过在薄板焊趾圆弧段凸顶点布置FBG应变传感器,获取应变时间历程,以应变范围斜率突变点作为裂纹萌生的时间点。疲劳断口与焊趾形貌的对照表明焊趾圆弧段凸顶点是裂纹的易萌生位置,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疲劳试件的疲劳失效呈现为多裂纹形式,多裂纹的萌生时间不同步且裂纹尺度不同。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手段,FBG应变传感器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并能较有效地捕捉焊趾多裂纹的萌生行为。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薄铝合金箔片(0.18mm)进行了光纤激光高速焊接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光纤激光焊接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铝合金光纤激光焊接特性的分析,得出焊接头的准直镜与聚焦镜的焦距等对焊接接头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的结论.在适宜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光纤激光焊接接头上、下表面焊缝形貌平整连续,焊缝一致性良好,拉力足够.  相似文献   

13.
插销法是焊接裂纹敏感性的试验方法。用插销法作为评定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接头应力腐蚀破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略记为SCC)性能的方法,并以施加于插销的临界初始应力σimpSCC作为评定SCC抗力的指标,用不同型号焊条焊制的20g和16MnR钢,焊接接头HAZ各区及焊缝在沸腾混合硝盐溶液(MNS)中的SCC敏感性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插销法的σimpSCC与分别以恒载拉伸法的σSCC和以悬臂弯曲法的J1SCC评定的接头各区SCC抗力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文中还对SCC的亚临界扩展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激光焊接合金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合金钢焊缝的宏观形貌,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取得了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讨论了实验中出现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重载车轮辋崩断后的断面进行了宏观观察,用扫描电镜和光学金相显微镜对轮辋组织结构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轮辋的断裂属多源疲劳断裂,轮辐与轮辋的内外侧焊缝中均存在气孔、疏松、偏焊、熔合线裂纹等缺陷,在轮辋结构张应力集中处产生疲劳源,它在车轮运转过程中不断扩展,最终导致轮辋崩断。  相似文献   

16.
用平板刚性拘束裂纹试验(PRRC)研究了4种国产低合金高强钢焊接冷裂敏感性,探讨了焊接接头扩散氢含量、焊接线能量、局部预热温度、拘束度的大小及局部预热产生附加应力等对钢材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建立了国产低合金高强钢的临界冷却时间判据tcr。实验表明此判据可靠,可用于评定现行焊接工艺条件下是否产生冷裂纹及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硬质合金的断裂韧性,使用平均粒度分别为9.8、22.5、27.4μm的WC粉体制备3种级别(粗晶、超粗和特粗)的WC-6 Co粗晶粒硬质合金,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WC晶粒度对粗晶粒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C平均晶粒度由粗晶(3.5~4.9μm)增加到特粗(...  相似文献   

18.
该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英国剑桥S250MK-Ⅱ扫描电镜,对高温多轴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特征进行系统地扫描观察。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试件缺口根部最外层,起始于材料缺陷,试样加工刀痕,以及材料组织内部的脆性颗粒等附近,并呈现萌生裂纹的多源性;疲劳裂纹扩展区疲劳条纹为沿圆周方向被撕断的、不连续的条纹,而不是疲劳条带,并伴随着二次疲劳裂纹的出现;在瞬间断裂区,随着非比例度的增加,在瞬间断裂时韧窝逐渐加深,且撕裂面逐渐加大,且晶内第二相强化粒子Ni3Al是产生韧窝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29mm规格铁路车辆用GR65钢焊接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R65钢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热影响区淬硬倾向较小。匹配WER60焊丝采用富氩气体保护焊接,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少量的晶内先共析铁素体,焊接接头强度605MPa,焊缝-40℃冲击功达到171J,远高于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结构设计的损伤容限分析,需要使用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性能。在总结传统疲劳裂纹扩展曲线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根据断裂性能测试标准,分别实验测试了直升机桨叶根部材料断裂韧性K1C,3个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和裂纹扩展速率da/dt;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分别得到了断裂等寿命曲线和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的参数估计式;最后,将此公式运用于不同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该材料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