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近年来,Pt-Y合金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强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然而,纳米Pt-Y合金的可控规模化的制备工艺仍是一个挑战.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去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三维双连续的纳米多孔的Pt-Y合金,与商业Pt/C催化剂相比,纳米多孔Pt-Y具有更高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提高可能源于Pt-Y合金优越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三维纳米多孔结构优势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脱合金法制备了纳米多孔PtHo合金,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晶体结构和微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材料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经脱合金后制备得到的纳米多孔PtHo合金具有双连续的三维纳米多孔结构,孔径约5 nm.纳米多孔PtHo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对乙醇电催化氧化的质量活性达到了 1.5 A·mg-1,远高于商业Pt/C(0.30 A·mg-1).此外,其稳定性也优于商业Pt/C.纳米多孔PtHo合金以其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有望在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SiO2修饰的碳纳米管(SiO2-CNTs)为载体材料,利用微波辅助加热化学还原方法制备Pt/SiO2-CNTs电催化剂。然后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谱仪对Pt/SiO2-CNTs电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SiO2-C电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与商用催化剂PtRu/C电催化剂相比,在相同催化剂载量和实验条件下,Pt/SiO2-CNTs电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4.
优化了用于氢解脱苄反应用5% Pd/C催化剂的制备工艺,主要讨论了载体预处理、浸渍工艺、还原工艺以及助剂种类及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很大,以C1为载体,当浸渍液pH =7,助剂用量为1%,还原剂为KBH4,金属与还原剂用量为1∶1.5,还原体系pH =6时,制备的催化剂在苯甲酸苄酯模型反应中的活性P20为0.200 MPa,助剂的使用能够精确控制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Pt微粒和Fe(Ⅲ)的聚苯胺修饰玻碳电极(Pt-Fe(Ⅲ)/PAni/GCE),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硝酸根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t-Fe(Ⅲ)/PAni/GCE对亚硝酸根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该性能受聚苯胺、Pt微粒、Fe(Ⅲ)的负载量以及底液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发高效廉价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方法:采用超声剥离法,以商业SiC为原料,成功获得了超薄纳米SiC催化剂,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氧还原(ORR)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超声处理能有效地剥离商业SiC,获得超薄催化剂。超薄纳米SiC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和电流密度均与商业Pt/C催化相近,氧还原反应以4电子路径为主,在较低电位下能获得较大的动力学电流。结论:本实验制备的超薄催化剂,有望作为高效低成本燃料电池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7.
寻找一种成本效益高且可扩展的策略来制备高效的合金催化剂,用于N-烷基化反应仍然是一个挑战。通过自模板化策略,采用Ni-Co-Mg三金属MOFs(命名为Ni-Co-Mg@H2dhbdc)作为前驱体,一步热解合成了香蕉状形貌固溶体限域NiCo合金的碳基新型纳米催化剂(命名为NiCo/MgO-C)。将此催化剂应用于苯胺与脂肪醇的N-烷基化反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如NiCo纳米颗粒的小尺寸,电子密度的增强传输)和NiCo合金特性,表现出卓越的性能,与双金属MOFs衍生催化剂(如Ni/MgO-C和Co/MgO-C)相比更优越。在热解过程中,发现Ni-Co-Mg@H2dhbdc前体能够提高NiO-MgO或CoO-MgO固溶体中NiO或CoO物种的还原程度。因此,这种Ni-Co-Mg@H2dhbdc MOFs模板化的策略是一种简单且可控的方法,用于合成负载型固溶体纳米合金催化剂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展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应用,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55%Ar+25%H_2+20%SiH_4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O_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其作为磁性粒子、油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为表面活性剂、全氟碳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液体。用黏度计和震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的黏度和磁性。结果表明,用SiO,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在25℃,黏度为36.6~75.3 Pa·s;85℃,黏度为10.9~38.6 Pa·s;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4.6~15.5 A·m~2/kg。  相似文献   

9.
以二氧化铅(PbO_2)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掺氮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负载PbO_2纳米复合材料PbO_2/NRGO,并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检测其氧还原(ORR)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E1/2=0.68 V);12 000 s后,在碱性介质中相关电流比仍有62.35%(商业Pt/C催化剂的相关电流比值为49.91%),其稳定性和甲醇抗毒性均优于商业Pt/C催化剂。扫描电镜和拉曼的样品表征结果显示,其反应机理是PbO_2颗粒作为助催化剂,增大了NRGO的比表面积,使活性位点增加,进而增加了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辅助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Au/13X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Au/13X催化剂处于较高分散状态且Au微粒平均粒径为10.0nm。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Au负载量、焙烧温度等反应条件和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反应条件和制备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先驱物,利用溶剂热法合成片状TiO2,通过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将Pt粒子负载于片状TiO2上,得到Pt/TiO2催化剂.通过XRD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糠醛加氢制备糠醇为模型反应考察了Pt/TiO2催化糠醛加氢性能.实验表明,片状Pt/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糠醛加氢制备糠醇性能...  相似文献   

12.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原子层构成的新型二维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已经在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能,综述了石墨烯作为燃料电池阴极Pt基和非Pt基催化剂载体以及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石墨烯作为氧还原催化剂载体和非金属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SBA-15为硬模板, Salen-Co为单一前驱物,采用固相研磨法合成了Co-N共掺杂石墨化的有序介孔碳材料(Co-N-C)。结果表明,实验所得到的Co-N-C-800在碱性介质中显示出了卓越的ORR的电催化活性,并呈现出优于Pt/C催化剂的抗甲醇性和稳定性。最重要的是,固相研磨法为有序介孔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省时、价格低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比较了XC-72活性碳载Ir(Ir/C)、载Au(Au/C)和载Pt(Pt/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酸能力,发现Ir/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要差于Pt/C催化剂,但Pt/C催化剂的抗甲酸能力很差.Ir/C和Au/C催化剂都有很好的抗甲酸的能力,但Ir/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要远好于Au/C催化剂.因此I,r/C催化剂适用于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中的阴极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以废弃竹叶为碳源制备了竹叶基碳材料(BBC),进一步用氟化氢溶液去除BBC中的二氧化硅后获得了多级孔碳材料(HPC)。通过BET、SEM、TEM和XP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表明HPC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微孔复合的多级孔道结构。以BBC和HPC为载体,制备了铂基碳催化剂Pt/BBC和Pt/HPC,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对甲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Pt/HPC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催化氧化甲醇的电流密度达到492.44A/g,是Pt/BBC催化剂的1.4倍,商业化Pt/XC-72催化剂的3.3倍。  相似文献   

16.
以介孔氧化钛为钛源,草酸为碳源,在N2气氛中500℃时进行固相热解,制备介孔碳-氧化钛(C/TiO2)纳米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C/TiO2上负载Pt纳米颗粒,制成了P/tC/TiO2纳米复合材料,并且在导电玻璃(ITO)上涂膜,制备C/TiO2和P/tC/TiO2电极;用X射线衍射对C/TiO2和P/tC/TiO2的结构进行表征,测定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TiO2和P/tC/TiO2呈现锐钛晶型,薄膜在0.1mo/lLNa2SO4溶液中具有典型的光电化学活性,P/tC/TiO2和C/TiO2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具有更强的光激发和更稳定的光电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新型NOx储存-还原催化剂Pt/Ba/TiCeO,通过对催化剂进行NOx吸附储存、NOx程序升温脱附、N2吸附-脱附等实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NOx储存性能.结果表明,在Pt/Ba/TiCeO中,TiCeO具有较高比表面积(230 m2/g),同时具有一定的NOx储存能力,少量BaO(6%)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储存能力.在低温吸附条件下(150℃),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NOx储存性能.350℃下催化剂经10次储存-还原,NOx储存量变化不超过5%,维持在330μmol/g以上,N2选择性维持在93%以上,催化剂具有较好的NOx储存-还原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碳点与氯金酸质量比对Cdot-Au的粒径、形貌和紫外可见吸收等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Cdot-Au的粒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dot-Au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碳点用量增加,Cdot-Au的粒径逐渐减小至2 nm并趋于均匀;当碳点和氯金酸质量比为3∶1时,制备的Cdot-Au的量子产率高达34.7%,并保持了碳点的荧光寿命和激发独立性等荧光性能。该工艺简便可行、反应条件温和且绿色环保,所制备的碳点/金复合纳米粒子具有量子产率高、尺寸小、生物毒性小和耐光漂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废弃塑料作为碳源,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硝酸铁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纳米颗粒.采用XRD、TEM和VNA对所制备碳化硅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碳化硅纳米颗粒直径约为10~60 nm,当碳化硅纳米材料厚度为3mm时,在8~13 GHz的反射衰减小于-5 dB,最大值为-8.91dB.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相还原法设计制备了非晶态PdB纳米颗粒催化剂.该催化剂用KBH4作为还原剂和硼的来源,通过控制温度制备具有非晶态结构的尺寸不同的PdB纳米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0和25℃时制备的催化剂呈现非晶态结构,50℃时为晶态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PdB的结构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方法,探究了非晶态PdB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0℃时制备的非晶态PdB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