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道德想象力是根据道德之“能是”(应然状态)而具体感知所面临道德现象之“所是”(实然状态)的能力。杜威将道德想象置于道德活动的重要地位,并将其与道德生活紧密结合,指导个体在道德实践中实现审美,其道德想象力具有具身性、聚合性及意义指向性的特征。“以德达美”是杜威道德想象力的审美追求,其实现路径是以道德想象发掘审美情境、以道德想象激发道德移情、以道德想象实现审美创造。杜威的道德想象力理论为开启道德教育的审美路向提供了积极启示,即以审美指向升华道德教育的目标,以聚焦移情建构道德自我与他者的和谐关系,以情境创设优化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审美创造“美化”个体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2.
郭晓勇 《文教资料》2010,(35):122-123
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情入境,感受美;了解作品,欣赏美;积极实践,体验美;发挥想象,创造美,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想象作为建构内在意义世界的活动,成为道德教育中追求完整生命个体德性成长的重要方式。道德哲学史上已有学者探讨想象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逐渐衍生出“道德想象”概念,这一发现使道德教育目标转向更关注理想与现实统一、道德教育过程转向更关注认知与情感统一、道德教育功能转向更关注自我与他者的统一。基于已有研究发现,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总体研究正在从分裂走向整合、从认知走向情感、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同时面临着对道德主体不够重视等困境。因此,想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需要从目标角度、过程角度、方法角度转型。  相似文献   

4.
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道德教育内容受到现实行为方式与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忽略了制度教化这一道德教育的本源形式。我们从人性出发,指出道德与制度的共通与互补,认为在道德失范时期道德教育需要采取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相结合的途径,并对制度教化的条件与合理性进行分析,认为制度教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制度公正。  相似文献   

5.
体验是情感的体验.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内化.所以,道德教育应以情感体验为起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和主体间的理解中提升德性,从而达到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道德想象:一种新的德育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象作为一种方法论,是人对道德与真理的沉思和探险,是道德教化赖以实现的心灵基础与内在根基。想象不是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而是道德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教化哲学,道德想象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并提示了另一种教化传统和逻辑。在这一视野中,那种过于实在、过分依赖于生活实践的教化信念受到了质疑。在新的教化哲学之下,道德教育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伦理资源和教育视野,它使人们有可能将道德想象和艺术审美引入教化实践之中。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在道德教育中那种超越性的高级生活对于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所具有的价值,使我们能够拓展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有可能借助道德想象的力量,构建一种由理想信念通往生活实践的教化逻辑。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成员能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使其能真 正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积极改造客观世界,并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审美教 育,就是要通过人的审美实践,“生产”出懂得美的规律,并能自由创造美的“主体” 以丰富人的本质。审美教育就是不断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陶养人的情操,净化 人的心灵,使其成为会欣赏美、积极创造美的崭新主体。  相似文献   

8.
幼儿道德教育是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养幼儿德性或品德的教育。“礼尚往来”是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一门基于礼仪和交往的学问。“礼尚往来”对我们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影响。并创造积极的环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道德教育新业态的产生。工具论和实体论由于难以调和技术与人的关系冲突,在技术教化道德这条路上表现出“标准凌驾于意义之上”、“道德教育生命体验缺失”、“道德教育主体退隐”、“道德教育过程技术异化”等现实问题。在关系论视野下,技术与人是共同的生命成长体,道德更是人与技术共同作用的产物,技术可以通过具身关系调节实现育人目的。人工智能时代开展道德教育,需要坚守人之主体性,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代具性功能,打造人机共生的育人场域,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培育合格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追求的价值是真、善、美,培育的是基于自己的主体性而自由选择善的人。道德教育应扩展人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充盈于个人的生活中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中伦理精神与审美意识的统一,表现在:审美主体与德性主体的统一,审美客体与德性客体的共存,主体的生命精神与客体的生命精神的交融。同时,还表现在文学艺术担负着道德教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美的艺术,本文就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一是在感受中,进入审美角色,参与美的体验;二是在熏陶中,创造审美情境,提升美的情趣;三是在想象中,点击创造灵感,促进美的内化。  相似文献   

13.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美术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素养形成的重要支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感知美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它是人的各种感官对事物美的因素直接、迅速的感应,并形成愉悦的心理体验。只有具备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产生一种感受和感动,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思维、审美想象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4.
审美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观念和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美的追求成为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使教学行为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悟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感受着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具有识别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人格得以塑造。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原则,不仅在物,更在于人,即应该用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类美的自身。审美教育引导人们体验美的感受,认识美的实质,树立美的理想,追求美的创造,从而形成美的人格,体现了美的规律。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指增加一些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16.
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是指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整体和谐,使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富于美感的教育情境中自由、自觉地形成照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色的德育模式,突破了(但不否定)“以美辅德”的传统认识,鲜明地提出了“以美立德”的主张。“立德”是指具有美的言行和养成美的品德。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及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道德理想价值追求呈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趋势 ,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冲突与失范现象。面对学校道德教育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和道德教育理论主体地位的缺失 ,应加强师德风范建设 ,坚持教育与管理并举、实现道德由知到行的转换 ,切实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抓好网络道德建设的解决措施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通常把美的创造表述为审美意识的物化。实际上,从一般审美意识的形成到美的实际创造,必须经过审美实践意象这一中介环节;美的创造过程就是审美实践意象的观念建构和物化过程。审美实践意象是一种涉及意志、指向审美创造实践的形成于创造主体观念中的“内心图象”,它规定着美的创造方向、方式和实际成果。审美实践意象的建构过程,是在美的理想的指引下实现马克思所说“两个尺度”的统一,具体体现为合理(合规律)与合情(合目的)并以情为主导的观念统一。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相分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分离、规范教化与德性培育相分离以及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相分离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导致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单一,道德教育评价方式不尽合理,以及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合力未能形成等。因此,需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复杂性,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多学科融合,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示范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