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 《出版参考》2009,(14):1-1
2008年年底,在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刚刚上映之际,其同名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亦在京以全媒体出版方式首发,自此国内掀起了一股全媒体出版热潮,《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也该穷人发财了》、《刘谦自传:见证奇迹的人生》等图书都宣布采用全媒体方式出版,各种媒体对全媒体出版进行了广泛报道,有关单位还举办了全媒体营销的研讨会,在日前举办的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全媒体出版更是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惊呼,全媒体出版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2.
郭丹 《出版参考》2010,(17):12-12
冯小刚的首部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全媒体方式同步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图书的同步全媒体出版。此次全媒体出版对于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问、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的全新出版理念是一次极具创新意义的实践,实现了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最习惯、最便捷的方式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是近年来在新闻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出版”等字眼儿,经常跳入传统媒体人的眼帘,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以传统纸媒为主要介质的产业形态正陷入数字技术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读者越来越多地习惯点击鼠标纵览天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利润被新型媒体抢先分羹;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正在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分流……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底中文在线和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非诚勿扰》,作为全国第一部全媒体出版的图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今年的3月份,中文在线又和作家出版社联合推出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全媒体出版图书,自此全媒体出版开始频繁出现在书业的关注点中。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出版: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媒体出版”是目前国内出版业的热点问题。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出版介质、出版机构、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将引发对传统出版业管理模式的反思。全媒体出版将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界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6.
夏德元:不久前因为话题讨论的需要,本人以“全媒体记者”为关键词上网搜索,最先映入眼帘的,竞是由权威媒体发布的几篇近乎八卦的新闻:诸如《“全媒体记者”某某某被批捕》、《“全媒体记者”落网警示录》等醒目报道,,我的第一感觉是,作为对全媒体时代全方位全时段全媒体传播需要的回应,“全媒体记者”有被污名化的危险这.也许正是处在信息传播大变局和社会转型焦虑中的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的真实境遇吧!不知两位教授怎么看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手机领跑全媒体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年底中文在线和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非诚勿扰》,作为全国第一部全媒体出版的图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今年的3月份,中文在线又和作家出版社联合推出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全媒体出版图书,自此全媒体出版开始频繁出现在书业的关注点中。  相似文献   

8.
论全媒体出版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中文在线凭借电影《非诚勿扰》的影响力,将冯小刚的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全媒体方式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图书的全媒体出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出版已由原来单一纸质图书出版延伸至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如《非诚勿扰》采用传统图书、互联网、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同步出版,其中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传统纸书出版,中文在线获得该书数字出版独家授权,并与汉王、移动梦网等共同实现多渠道的同步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跨越传统、网络及无线通信平台的全媒体出版方式日渐升温,成为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3月26日,作家出版社与中文在线联手,将目前已被翻译成36种语言,在世界各国热销的以印度社会为背景的畅销小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全球全媒体——同时采用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平台等出版方式同步出版。  相似文献   

10.
《东南传播》2022,(9):144-145
2022广电全媒体蓝皮书媒体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广电全媒体蓝皮书媒体研讨会9月19日在北京举行。编写《广电全媒体蓝皮书》是由国家广电总局部署、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一项年度性工作。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发布了《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2)》。据介绍,《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2)》(2022广电全媒体蓝皮书)是第17部广电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该报告自2006年起已成功连续出版了16本。  相似文献   

11.
许岚 《出版参考》2013,(10):32-33
"全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家电领域,是一个技术性名词,被应用到出版领域并引起重视,始于2009年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对其进行的定义:"全媒体出版就是同一个内容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该定义出现后不久,"纸质出版将为数字化出版所替代"的提法出现在各大媒体。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大英百科全书》等传媒巨头相继宣布关闭其纸媒业务。纸质出版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出版时代亟需强化编辑的文化选择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全媒体出版时代呼之欲出2008年12月,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同步出版。2009年3月,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同名原著也以全媒体出版方式全球同步首发,实现多渠道同步出版。近  相似文献   

13.
杨旺平 《编辑学报》2018,30(4):401-403
全媒体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出版实践中。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为例,探索了科技期刊基于全媒体技术发展的多种出版模式:“网”模式、“移动”模式和“刊”延伸模式。实践证明,多方位的出版模式可以推动期刊的多元发展,增加期刊的影响力。指出科技期刊多样化出版模式必须遵循“多样联动、以刊为主、内容为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葛鸥  郑万里 《传媒》2016,(5):15-17
近年来,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积极构建以《中山日报》为主体的多媒体矩阵,实现了多形式呈现,全媒体传播的格局.2013年,《中山日报》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2014年6月,移动互联发展大会发布了《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中山日报》再次跻身百强榜.  相似文献   

15.
动态     
《网络传播》2009,(8):9-9
“魅力香港”图片展在京举行;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世博网络播客团”成立;“数字时代全媒体出版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首家英文新疆门户网“真实新疆网”开通……  相似文献   

16.
精心选题、深入调研,专业立身彰显深度和厚度;深挖细采、巧讲故事,“草根叙事”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可视化表达、多渠道分发,全媒体跨平台传播形成“大合唱”。《“草根”到“顶流”》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实体经济等角度出发,运用全媒体手段呈现醴陵电瓷等8个独具特色的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创新之路,不仅有效助力了地方经济建设,也成为一次融合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大练兵。  相似文献   

17.
盛高 《新闻实践》2012,(8):80-80
今年5月29日,钱江晚报地方版《宁波城事》全媒体报纸正式上线。读者拿着一份《宁波城事》,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击新闻现场、追踪事件进程;6月7日。“你的青春我来记录”高考微电影正式开拍,这是《宁波城事》在全媒体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作为《宁波城事》的摄影记者,我为此深感自豪。  相似文献   

18.
期刊在线     
《出版参考》2011,(3):32
《尚漫》杂志创刊暨i尚漫全媒体出版平台上线本刊讯(记者缪立平)1月5日,《尚漫》杂志创刊暨i尚漫全媒体出版平台上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出版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袁亚平,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电信管理局副巡视员张迎宪,以及著名漫画人王庸声和众多知名漫画人、各类媒体、期刊发行界相关人士出席此次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出版是指图书一方面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图书出版,另一方面以数字图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多种载体同时发布。近年来,全媒体出版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与热议。自长篇小说《非诚勿扰》开创国内全媒体出版的先河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全媒体出版的热潮,《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也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清海 《编辑学报》2011,23(6):535-538
数字出版的本质是出版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出版的优势和市场的发展必将使传统出版引致跨媒体出版,而后至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全媒体出版的含义在于以经济的眼光看待不同媒体间的综合运用,以求最小投入、最优传播、最大收益,显然,它不是指同一内容资源在不同媒体问的翻版出版,而是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了适应性的编辑加工。立体化营销从空间的角度考虑对全媒体出版产品的全方位整合营销。全媒体出版的“全”并非仅指媒体类型要全盘考虑,还指同一媒体不同形式的产品也要全盘考虑。不同媒体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必须努力使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达到最小成本、最佳表现、最大效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整体规划经验可资参考。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的全媒体战略应各有不同,要各取所需。Springer以及《金属加工》《中国家庭医生》等的探索与实践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