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法藏敦煌藏文文书P.t.1097《官府支出粮食清册》应该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当地官府支出粮食等物品的账目记录清单,文书中记载的职官押衙(am va gav)、长史(jang shi,亦可译为长使)、人名ya ya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文书中已出现,并非只是在归义军时期才出现的职官,不能据此将该文书定为归义军时期文书。  相似文献   

2.
嗢末音义考     
晚唐五代时期河陇地区吐蕃奴部的称号嗢末,实际是吐蕃文vbangs myi的音译,其含义是庶民、属民百姓、奴隶,嗢即vbangs,末即myi.该称号表明这一部族正是由吐蕃统治崩溃后河陇地区的原吐蕃王朝下等属民百姓组成的,他们实际上是当地汉族等被吐蕃征服民族的普通百姓,也包含一些从吐蕃本部随主人迁居河陇地区的奴隶,被称为吐蕃奴部.元代吐蕃文myi演变成mi,vbangs myi随之演变为vbangsrmi,此词在现代藏语中仍然存在,含义正是庶人、属民、奴隶.  相似文献   

3.
敦煌写本吐蕃文雇工契(P.T.12974)为探究吐蕃文契约的样貌及其雇佣关系的性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本件吐蕃文雇工契与同期汉文雇工契相比较,在文书格式上保持独立特色的同时,更多地承袭了汉文契的模式;在雇佣关系方面契约双方地位较为平等,基本上是以役力换取粮食,属于帮工性质。  相似文献   

4.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王朝在河西、陇右、关中和西域等地区为保卫边防与对西域的控制,和吐蕃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本文主要梳理唐王朝与吐蕃在西域的争夺战争的历史背景、史实,以及唐与吐蕃在西域争夺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发现于新疆策勒县的C8号至C11号唐代汉文文书考释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释了20世纪末发现于策勒县北沙漠废墟的4件唐代汉文文书,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考证出佛经残页为《僧伽吒经》,并指出其为古于阗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其次对《曲伦致魏将军状》中的用词及职官进行了考释。最后对2件税粮籍账中的小、青、广禾等名词提出了新的见解,并能通过对籍账的研究,发现唐两税制在于阗畅行无阻,运行正常;同时,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于阗可能未陷于吐蕃。  相似文献   

6.
清代官员离职或出缺,由其他官员代理其职务称为署理,署理的期限可长可短,现关于乌里雅苏台将军中几任将军的“署理”与“正任”在《清实录》、《清史稿·疆臣年表》、《清史列传》、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章伯锋《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魏秀梅《清季职官年表》与《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之间记载有些出入,即作考察探讨.  相似文献   

7.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许多稀世的古代遗书卷子。它除大量的汉文写卷而外,还有许多是用吐蕃(藏)文、龟兹文、于阗文等诸多种文字书写而成的。为研究我国和中亚各国的历史,增添了许多新的资料,大大丰富了它的研究内容。近读《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所载王尧、陈践两先生的论文《归义军曹氏与于阗关系补证》,收益颇多。王、陈两位先生在文中公布了P.t1284号吐蕃文书中的第三封  相似文献   

8.
姜雨婷 《文教资料》2008,(28):130-132
木增是明朝云南丽江土司,他的作品<云莲淡墨>被收录在<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中,而<四库全书总目>凡例却把木增的作品称为外国之作.元、明把云南完全收复在自己的版图之内,在云南设立各种机构,采取各种政策进行治理.木氏历代世袭丽江土司,绝西域,断吐蕃,屏藩国,为明朝世世代代保卫着边疆,木增也为明朝做出杰出的贡献.木增不是外国人,他的作品更不是外国之作.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域都护的建置时间,在古代史籍中记载不一,各级教科书的说法也不一致,有的取神爵三年(前59年),有的取神爵二年,《汉书》中又有地节二年(前68年)之说.那么,西域都护究竟建置于何年呢?《汉书·百官公师表上》:"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汉书·郑吉传》则说:"自元狩之际,张骞始通西域,至于地节,郑吉建都护之号."以上所载,西域都护始建于地节二年,即汉遣郑吉为使者校尉出屯渠犁的时候.使者校尉是汉边郡的屯田校尉.徐天麟在《西汉会要·职官二·屯田校尉》下注说:"《西域传》云:武帝通西域,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外国者.至宣帝置都护,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于北胥鞬、莎车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汉置使者校尉在西域屯田,固然主要为屯田积谷,供应汉驻西域军队及商使;另一方面,因屯田区地近匈奴,而西域诸国与汉之关系也时近时离,尚不稳固,使者校尉一般又兼有军事性质,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农官.而西域都护是西北地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本职为职都尉谏大夫,都护是其加衔),主掌管西域的军政事务及督率屯田  相似文献   

10.
《通鉴》卷223在论及广德元年(763)吐蕃陷关、陇事时说:“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置朔方、陇右、河西、定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及安禄山反,边氏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唐朝由于“安史之乱”而撤回边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斑。为了对付安禄山的叛乱,唐朝除了征调边兵外,还“欲借兵外夷以张军势,以豳王守礼之子承寀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使于回纥以请兵。又发拨汗那兵,且使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史载入援的有于阗王尉迟胜,吐火罗叶护乌利多并九国首领等。据汉文史料记载,入援的西域军中还有大食兵众,可惜未被任何阿拉伯  相似文献   

11.
12.
蚂蚁与蚱蜢     
《双语学习》2013,(3):4-7
夏天,蚱蜢跳来跳去,兴高采烈地玩耍鸣唱。蚂蚁从旁边经过,他背着一大颗谷粒回家。蚱蜢说,“你何不停下这么辛苦的活计,和我聊聊天?”但是蚂蚁说,“我正在帮忙储存过冬的食物。我想你也应该做些准备。”  相似文献   

13.
法官与小偷     
<正> 法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我不想在这里再见到你。小偷:为什么,先生?难道你要改  相似文献   

14.
浣熊和河狸是邻居,但生活方式却各不相同.一个是孤独的掠夺者,而另一个则是工作狂和当家里手. 春天叫醒大地和动物们,浣熊暴露了匪徒本色,而勤劳的建筑师河狸却开始了修巢工程…… 在加拿大南方的春天,森林和溪流被寒气笼罩着. 冰封的大地还十分坚硬,浣熊用它柔软的手指很难挖掘到食物.显然它非常不满.那鬼鬼祟祟的举止,那戴着面具似的嘴脸,天生就像一副窃贼模样,但实际上它的胆量却小得可怜.它们不能算是匪徒团伙,因为大多数浣熊是单个地在树林里游荡.  相似文献   

15.
Two boys are talking about the sun and the moon. "Which one is more useful? " asks one of them. "Of course the moon is. The moon is in the sky when it is dark, but the sun is in the sky in the daytime, and nobody needs it. "注释:useful['ju蘼sf藜l]adj.有用的dark[d藁蘼k]adj.黑暗的daytim e['deitaim]n.白天The Sun and The Moon…  相似文献   

16.
虚静与迷狂     
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进入两种表现形式截然相反的心理状态——虚静与迷狂。在这两种极致状态中,情感与理性,无意识与意识都起着不同作用;但也有着共同的内在指向:在与日常情感的疏离中,使创作的“自主情结”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对《沉沦》与《青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故事结构、主题、人物形象、手法和风格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并揭示出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的原因,使得这两部作品得到更好地理解,对探索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group work teachers deal with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 group work, while they support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practice skills with group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skills in working with groups, and demonstrate them will vary greatl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eaching group work should reflect these variations. Specific and concrete ways that instructors may use to individualize their approaches in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ng are presented. Thes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also are relevant for teaching other social work practice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裁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西悲剧善恶观念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古典悲剧多属于世俗伦理模式,在对善的执著追求和对恶的坚决拒斥中实现善恶分明的意图。古希腊悲剧和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虽然也讲求善恶分明的原则,但她们所包孕的内容几乎没有中国古典悲剧那样强烈的伦理色彩。西方现代悲剧更是大异其趣,否弃颠覆了传统的真、善、美观念,致使善恶界限趋向模糊,却对更高层面上的真、善、美执著的追求。中西悲剧善恶观念的差异,昭示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